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探索《文选》学形成的原因,其因有四:一、《文选》所选诗文大都是名篇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二、《文选》的文体分类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体分类的高峰,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三、《文选》李善注是古籍注释中的名注,它不仅注释《文选》,而且保存许多失传的文献,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四、唐代《文选》学者教授《文选》和科举考试考诗赋,对《文选》学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和国际作用的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来了解和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于是,中国古典文献就自然地成了他们学习和研究的一把“金钥匙”。然而,古典文献年代久远,且用文言文,造成了理解上的不便。为此,就出现了大量注释古籍的著作。对古籍注释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最重要的是“语文注释”。现在就重点探讨一下”语文注释”.  相似文献   

3.
中医古籍整理工作是开展中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版本研究、校勘标点、辑佚辨伪、训诂注释、语译索引等。为了提高此项工作的成效性,陕西省中医研究院与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通力合作,根据古籍研究、文献研究的方法和规律,从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文献研究“通检编制”的方法入手,开发成功中医古籍整理工作计算机系统。内容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进行中医古籍通检编制,版本、书稿编辑及打印校样等几项功能。通过对《黄帝内经灵柜经》的字、词、语名通检编制进行验证,该系统确实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的优点,对校对书稿能根据需要编排打  相似文献   

4.
《文献》季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学术刊物,自1979年创办至今已历30年。为了总结30年的办刊经验与不足,进一步加强刊物与海内外各专业古籍收藏及研究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图书馆于2009年11月13-16日举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学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献学定义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正> 引言文献学,按其所讨论的年代范围可分为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1930年,郑鹤声和郑鹤春曾著有《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但此书主要讨论古籍的分类、校订、编纂和印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著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文献学的兴起和发展,我国一些文献学家脱出了传统的古典文献学的藩篱,而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贮存、传递和利用及其规律的探讨上。近年来,中国文献学界十分注意吸收西方国家现代文献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对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南朝时期,文献学呈上升发展之势,古籍的注释经史并重,学术评论专著勃兴,出现了史学世家裴松之《三国志注》、裴Yin《史记集解》这 样的史学名注和裴予野《雕虫论》这样的评论文章,对前人著作进行了高水平的注释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本文对三裴在文献学上家承和贡献作了探讨和述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是民国期间重要的索引编纂机构,最兴盛时也只有10余人,却在20余年时间内编纂出版了64种81册《汉学引得丛刊》。通过对引得编纂处成员予以分析研究,揭示引得编纂处编纂古籍索引取得成功的关键。[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挖掘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中引得编纂处成员构成,通过钩沉史料,揭示各自生平、学术背景、学术思想及其在引得编纂处所承担的任务与角色。[结果/结论] 拥有精干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在古籍索引编纂方面取得斐然成就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有《文献学讲义》、《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文献学概要》、《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目录学概论》、《广校雠略》、《校雠广义》、《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乃至《中国藏书通史》等通论性著作的结撰问世,但汇编清代以来文献家事迹于一编;却是长期以来文献学界的一个空白。日前,中华书局又出版了郑伟章先生撰著的《文献家通考》三大册,该书在一个极高的学术水准上填补了这个令人遗憾的空白,对于全面总结清以来文献家对中国学术文化所…  相似文献   

9.
古籍书志学的新收获———评《书城挹翠录》●韩锡铎(辽宁省图书馆)1996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沈津先生的《书城挹翠录》。拜读之后,认为这是一本对于古籍版本研究、古籍文献研究、古籍流传研究及古籍鉴赏等诸多方面都很有价值的书,是古籍书志学的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部郭沫若史学著作全集,《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本,经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整理编辑,已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这部全集,收编了郭沫若从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七二年近五十年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的一系列专著、论文、考释、随笔、序跋和整理中国文献古籍的著述。郭沫若关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学、考古学方面的著述,另有《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十卷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它和现已全部问世的《历史编》八卷本互为姊妹篇。  相似文献   

11.
从文献分类学、文献编纂学、文献辨伪学等方面分析了《史通》的文献学价值,认为应将《史通》视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文献学著作。  相似文献   

12.
王玉冲 《兰台世界》2011,(12):42-4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马长泉、张春梅两位老师经过十余年的资料搜集工作,潜心探研,将《松文清公升官录》作了补注。该书体现了微与著的结合、史与论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是一部边疆史地研究不可多得的著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马长泉、张春梅两位老师经过十余年的资料搜集工作,潜心探研,将《松文清公升官录》作了补注.该书体现了微与著的结合、史与论的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是一部边疆史地研究不可多得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严遨、严谷声父子毕生以古籍文献收藏为己任,搜求、收藏古籍文献30余万卷,其中善本5万余卷,其藏书楼"贲园书库"被誉为"成都天一阁"、"抗战时期的文化客栈"。严氏父子痴爱古籍文献,苦心孤诣地对古籍文献进行搜访、校勘、补正、辑佚、注释,完善古籍文献,创造有效的保护管理方法;以学术传衍为使命,利用藏书刊刻古籍文献;慷慨无私,将私藏古籍文献捐奉国有。他们取得了突出的文献学成就,成为我国近现代重要的文献学家。  相似文献   

15.
黄天鹏:中国新闻学术史观的第一阐释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6,(11):75-76
黄天鹏(1904-1982),名鹏,别署天庐主人、消遥居士,广东普宁人。黄天鹏是现代中国著述最为丰富的一位新闻学者。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的新闻学著作十之七、八出自黄天鹏之手,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新闻文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天庐谈报》、《新闻记者的故事》、《新闻记者外史》、《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新闻学入门》、《新闻学概要》等十余本新闻学著作。期间,黄天鹏还整理出版了《新闻学论文集》、《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学演讲集》、《报学丛刊》等,为保存新闻学文献资料做出了…  相似文献   

16.
台港澳之窗     
台湾对中国古籍 的研究和出版 十年前我们在海外参观华文书展时,常常看见台湾出版界展出的书籍中,一类是翻译西洋的书籍,一类是翻印中国古籍,展出书籍这两类居多。后来两岸出版交流展开,才听台湾友人说,这两类正是台湾的优势。 五六十年代台湾出版校订与评注古籍的著作不多,大多为翻印古籍,或以专题辑录古籍原文出版。一些出版社如艺文印书馆在50年代影印《十三经注疏》、前四史及部分诗词,60年代还印行了《百部丛书  相似文献   

17.
岳麓书社地处长沙市风景秀丽的湘江西岸,是一家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出版的湖南古籍出版社。它成立于1982年2月,现设有地方古籍、古典文学、历史、综合和装帧设计等五个编辑室,有正副编审、编辑和经济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49人,主要负责整理出版湖南地方古籍文献、古典著作普及读物以及研究古籍和古代文化的专著和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新古籍”拓荒者陈子善张放喜欢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没有不知道陈子善先生大名的。不是因为他的文名有多盛重,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位“新古籍”园地里孜孜不倦的园丁,以及十余年间经他手整理编辑出来的许多具有权威性的代表著作,知名于世,“远销”海外。从80年代的郁达...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有着蒙古民族不平凡的历史和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千余年的蒙古族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蒙古文古籍文献。这些古籍文献具有文字独特、内容丰富、历史价值高等特点。《中国蒙古文占籍总目》收录了1949年以前我国用蒙古文刻写印刷的图书、经卷、档案、金石拓片、期刊等近一万三千余种文献资料目录,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蒙古文古籍目录,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蒙古文古籍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真有意思     
张帆 《全国新书目》2008,(21):30-30
崔自默,艺术史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中心专职创作员。主要从事学术学、艺术史学、美学以及中西文化对比、交叉学科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从前》、《章草》、《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崔自默篆刻集》、《崔自默水墨情怀》、《文怀沙崔自默书画作品集》、《美术学研究法》、《批评学》、《莫得忒什》、《艺文十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