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人教之”和“以书教之”,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以书教之”,强调的是所教的书,用韩愈的话来说就是所传之道,所授之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教书”当做“从教”的同义词,教的对象虽是学生,教的内容却是书。作为职业,“教书”自然偏重内容而偏轻对象。后来提出“教书育人”,指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教人。这里的人是指学生。我们现在想给“教人”一词,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即“以人教之”。人是指教师自己。我们认为,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不是书,而是教师自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春林 《教师》2010,(17):99-100
2009年,云南省教育厅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取消中考。这个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4.
我带的第—届学生聚会,几个组织者围着我嚷嚷个没完。差不多都是三十而立的人了,除了各自的成功以外,那份吵闹劲真是不减当年。  相似文献   

5.
陈晓慧 《现代语文》2007,(12):107-108
王尚文先生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论述了"语文课程的复合性",指出"语文课程肩负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项任务",提出了"语文教学分治的建议",对此我们提出两点意见与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6.
余彤辉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主持“问题之鉴”栏目.对中学语文教学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很有深度的探讨,使得刊物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近来关于“语文到底姓什么”的讨论很有意义。孔子日:“名不正,则言不顺。”做任何工作,了解自己工怍的性质是很重要的,否则岂不是瞎子摸象?余先生指出:“学生精神的失落,文化底蕴的欠缺,以及一系列思想、道德、行为的问题,都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不单单是语文教育的问题,甚至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这话是相当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拜读俞发亮先生的大作《“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思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4期),获益良多。但文中对下述几例歧义句的分析,笔者却持有不同看法,兹提出以求教于俞先生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和高考作文命题十分关切,仅在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上,就发表了<高考作文题的感性和智性含量问题><感性命题和智性"潜在量"问题><歪理歪推的智慧>等文章(以下分别简称<感性和智性><"潜在量"><歪理歪推>).这些文章颇见才气,读来时有启发.……  相似文献   

9.
拙在本刊2001年第10期刊出后收到了几位读的来稿来信。首先我应当感谢广大读对“问题之鉴”栏目的关注和支持。我特别欢迎广大读与我商榷,或对我的观点进行批判,还是那句话,真理越辩越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表示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因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只要他是在认真深入地思考问题,那么就一定会有自己明确的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否正确。所谓“不讨论还清楚,越讨论越糊涂”只能说明自己认识上还不到位。而“越学越糊涂”,“越学越不知道该怎样做”,只说明还没有学通,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然而,我们看了张正江先生撰写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育发展三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后.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 教学“圆的周长”时,在教师的“精心”启发下,学生终于想出了多种方法:①用一根绳子缠绕圆形物体周长一圈,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形物体的周长;②在圆上先做个记号,再将这个圆放在米尺上滚动一圈,观察所滚过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③在胶带起始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把它拉直剪断,用尺子量出胶带一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④把圆形纸圈剪开,再拉直,量出纸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⑤把纸片对折、对折、再对折……量出弧长,再乘份数,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在探索“圆周率”时,引人了“龟分”思想,介绍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杰出贡献,以及欧洲数学家欧拉对圆周率π的命名等等.  相似文献   

12.
近读《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8A期上包素茵老师的《“浅易”意味着什么?——新教材文言文改革刍议》一文,文中谈到了新课标、新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等的认识,对于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说明“浅易”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时谈谈对包老师的见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 学生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无需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必须要回答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便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因为,无论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还是把学生看作灌输的对象,都必须要弄清这个问题。这就好像加工宝石就必须弄清宝石的形状和质地一样,虽然这种类比并不确切。自从有了专门意义上的教育以来。  相似文献   

14.
一 学生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无需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必须要回答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便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因为,无论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还是把学生看作灌输的对象,都必须要弄清这个问题。这就好像加工宝石就必须弄清宝石的形状和质地一样,虽然这种类比并不确切。自从有了专门意义上的教育以来。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6,(26):212-213
一个语文教师到底要留给学生的是什么?让语文回归语文,让学生从语文课堂上体会到语文的美。语文,要留给学生的是独特的语文美,是一种浪漫的情怀和真挚的情感;要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能写文章,能写好字;还要留给学生思想的思考的美,通过语文去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和"教师",我认为传统教学是把教师定位在"二传手"上,似乎知识"必由"教师"传授"才能称其为"教学"。这样的定位对不对呢?教师当然可以"传授",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心得、体会、经验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徐国相 《历史学习》2001,(12):37-38
工业革命这一极大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并首选英国,的确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看法也不尽一致,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基本上按照传统观点作了分析。人们也普遍地把资本主义制度视为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的前提。今拜读王风超同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什么》(刊于《历史学习》2001年7、8期)一后,觉得其中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故作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无需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便会盲目、无所适从。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在设计教案时,考虑的仅仅是课标、教材、参考资料、补充材料,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个有长有短活生生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亚金 《云南教育》2008,(12):45-4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许多教师在学生自由阅读时总是表现出不规范的行为举动,如长时间地或坐或站立在讲台上,低头看书,看着学生发愣等等,这些举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教师上课的形象,甚至影响学生自由阅读的效果。那么,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时,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这是从某种角度上说的,即是说教师的品德和人格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形成。或者说,从学生身上可以隐约看到教师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