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山水文学的出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刘勰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诚然,山水文学发展到晋宋,已蔚然大观,呈现出新面貌。但它并非“方滋”于此时。山水文学是自然美的映照,是人们将自然景色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并纳入文学艺术领域,使其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艺术珍品。根据这样的认识来考察山水文学的产生与繁荣,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薛自军 《语文天地》2009,(10):35-37
古人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当古代诗人的兼济之志无法实现的时候.诗人们往往选择一条大同小异的道路——与自然为友.寄情山水。于是,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应运而生。说到山水田园诗,我们首先界定一下这个概念:所谓山水田园诗即以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歌咏对象的诗歌。  相似文献   

3.
略论谢灵运对于山水诗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以后近百年问,在晋、宋人物崇尚老庄、清谈玄理的世风影响下,玄言诗充斥诗坛。这些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委实令人生厌。到义熙中,“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宋书·谢灵运传论》),于是“庄老告退 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山水诗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大收获,也是诗歌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它的出现固然如刘勰所说,乃是由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  相似文献   

4.
讨论山水诗,首先应该明确关于它的界定,这也是一个学界争论不已的话题。王瑶先生在《玄言·山水·田园——论东晋诗》这篇文章中曾言:“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并不是诗人们的思想和对宇宙人生认识的变迁,而只是一种导体,一种题材的变迁。”这个观点里面隐含着对山水诗的界定,即以山水自然为题材的诗歌。这种较为宽泛的定义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赞同,比如袁行霈在其《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中讲道:“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也主…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竟也。"这句话指出了晋宋之际诗风的转变。从此,中国山水诗正式登上诗歌舞台。山水诗的出现,不仅让我们在尺寸之间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而且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取材范围,是诗歌史上的一次大的飞跃。在无数涉足山水诗的大家中,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无疑是中国山水诗高峰上首屈一指的大师。他  相似文献   

6.
刘宋以来,山水诗作为独立的文学题材大量涌现,使人们对景物和景物的描写格外重视起来。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山水诗继玄言诗之后而来,如果从它们相承和相同(主要是相同的哲学基础)的关系看,则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言未为确论;但若从其相异的一面看,则此言正为的论。 本文就拟从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差异性着眼,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和山水诗一样,均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的“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就是描写了当时山水诗萌芽的状态。古代诗画同源,山水诗的萌芽与兴盛,也带动着山水画的萌芽与兴盛。古代的所谓“名士”风流,即“琴、棋、书(诗)、画”四者皆通。正因为如此,山水画伴随着山水诗的萌芽与盛行而萌芽与盛行。当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的山水画,除了与山水诗的萌芽有关,还和当时的玄学思想的盛行,玄学之士标榜隐逸的风气有关,也和江南秀丽的山水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有关。晋代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  相似文献   

8.
同其他事物一样,在诗歌史上,四言诗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东晋末年诗歌向着“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方向一直发展,并且出现了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使此时的诗歌艺术出现了些许的复兴气象。从陶渊明入手可以揭示晋末四言诗发展的必然命运。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论及魏晋文学时,他认为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而这里的"自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之文艺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疾速发展。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除文体、文风发生明显变化外,此时文艺上的嬗变呈现出一个令人注目的重要特色:一是"人的个性自觉",二是"山水美学意识之觉醒"。正如宗白华所说:"魏晋人  相似文献   

10.
(1)庄子“游心大道”的体道观,启迪了谢灵运的山水审美观照;(2)庄子“物我为一”的“物化”境界,影响了谢灵运的审美意境创造;(3)庄子“虚而待物”的“心斋”说,为谢灵运的山水审美心态所取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歌,发展到晋宋之际,产生了一种新的景象,这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所说的:“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刘勰的这段话指出了晋宋之际诗歌创作的两个变化特征,一是内容上的变化,即类似玄言诗的谈庄老思想的内容渐渐减少,而山水诗开始兴盛。二是写作技巧上的变化,出现了对偶中显文采,新奇上竞才华,注重对客观事物和景色的描绘的现象。刘勰的这个意见,既指明了我国山水诗兴盛的情况,又  相似文献   

12.
齐宋时代的山水诗代替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是南朝诗歌发展上的第一个重要的变化。 沈玉成先生《谢灵运评传》说:“山水诗脱胎于玄言诗,又否定了玄言诗。这两者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在玄言家的心目中,山水本来有‘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的一面。山水之中包孕着玄趣,玄言诗中出现一点山水描写也并不罕见。东晋后期。模山范水的作品渐渐增多,诗风开始转变。谢灵运的叔父谢混在这一转变中曾经作出过贡献,但真正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完成这一变革,并使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一个流派的,则是谢灵运。”这里。不仅指出了山水诗代替玄言诗的过程,而且充分肯定了谢灵运的贡献和功绩。  相似文献   

13.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情感的思想主题的先例。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重要表现主题,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味,可以说这一主题的呈现对他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章辨析了谢灵运山水诗歌中的主观抒情色彩的成因,以及这一思想主题与诗人本身的遭遇、性格、家族和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一谢脁(公元464—499)字玄晖,又称“小谢“。其所以有“小谢”之称,有人说,因为“他和谢灵运是同族”。其实这种说法,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谢脁和谢灵运同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朓的高祖谢拔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谢安之弟,而谢灵运的祖父东晋名将谢玄乃谢安之侄。谢脁确为谢灵运的族属晚辈。但是在晋、宋、齐、梁之间,谢氏族属的诗人,并不只谢脁和谢灵运两人,而后人为什么不把他们和谢灵运并称呢?就以《诗品》中在籍的谢氏族属的诗人说罢:谢庄是谢灵运的族侄,《诗品》称之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山水诗人。山水诗自谢灵运之后成为华夏诗歌的第一表现主题,开创了借山水表达内心主观色彩的思想主题的先例。谢灵运是一位杰出而又成功的山水诗人,但却又是一位十足的政治失败者。他一方面执着于仕途而紧抓不放,但一生仕途蹉跎。另一方面又对隐居生活表现极强的愿望,但一生时官时隐。他把那种仕途失意的愁绪和悲伤,传递给山水让其洋溢着浓郁的主观情感。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是六朝时代一位有着多方面才能和素养的悲剧性诗人。他在仕途受阻、进身乏路的“幽愤”之中 ,为寻找“所泄处” ,便转而走向山水自然 ,以他独到的审美情调、趋向所创造出来的山水审美诗篇 ,挣脱玄言的桎梏 ,走向诗的审美独立机制 ,成为刘宋诗美学转型期的关捩人物。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 ,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深微的审美敏感 ,极貌追新 ,兼声兼色 ,出水芙蓉。然透过章句 ,兴喻存焉。杜甫所看到的谢灵运重掩的肺腑内有着深深的“幽愤” ,才是对谢氏山水诗的精当把握  相似文献   

17.
晋宋之际,在玄言诗之后,出现了山水诗,谢灵运被公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在谢灵运以前,山水诗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到了南齐的谢眺,山水诗有了新的发展。谢灵运、谢眺人称“大谢”、  相似文献   

18.
1 谢灵运的《山居赋》,虽然形式及表现手法上明显带有汉大赋雕饰励姿、求新逐奇的痕迹,但内容上却突破了汉以来大赋京观游猎的传统格局,把山水林壑等自然现象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从而赋予它新的内容。又由于它的创作动机是“顺从性情”,因此,情感的运用便决定了此赋在写作过程中不可能过多地追求丽质的成分,因为板滞的形式,雕饰的语言,不仅不利于表现山水自然固有的情致,而且对情感的自然宣泄也会构成一种障碍。谢灵运在《山居赋序》中说:“即事也,山居有异乎市廛”,“今所赋即非京都宫观游猎声色之盛,而叙山野草木水石谷稼之事,才乏昔人,心放俗外,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盛唐时代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谢氏家族清谈的书面体现,谢氏清谈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把清谈的务虚之风与务实抒怀有机结合,二是在清谈中重视语言的辞彩,注意语言音韵的流畅谐美。在家风濡染下,谢灵运抛弃了纯粹的“空谈析理”,而是借助于山水形象“媚道”,从而导致富有“理趣”、注重辞彩的山水诗的涌现,无心插柳般地完成了中国诗歌史的“转关”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