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乡村社会治理一直是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十九大以来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重点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研究和乡村社会治理力提升的路径研究。研究者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全面阐述了“三治”融合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内涵以及意义、地位和作用,还具体分析了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解决的对策,并进行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研究。研究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阐释;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探索。但也存在研究视野有待拓宽、内容有待细化、现实指导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广东紫金县茶产业为例,运用田野研究方法,探析乡村农业空间的数智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乡村振兴视域下数智乡村建设仍存在数智技术应用环节单一、村民数智素养总体偏低和数智乡村治理路径滞后等现实难题。未来数智化赋能乡村振兴应推进数智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乡村居民数智素养和优化数字乡村治理路径,使数智技术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长期倚重于技术治理及制度约束的刚性治理手段,而忽略了情感治理的价值。在国家全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嵌入情感维度弥合治理空隙成为可行路径。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情感的异化及疏离性偏离,有别于情感治理所追求的反映公共精神的正向情感,影响治理效能,需要通过治理模式的转型、治理方式的更新、治理氛围的营造及治理保障力度的强化实现情感的矫正,建设“有温度”的乡村,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的协同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的时代条件下,新乡贤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加强乡村治理、营造乡贤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面临着权力重叠、动力不足、法治缺失的现实困境。通过界定权责,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保障利益,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完善法制,提供治理的有力支撑等路径,走出乡村治理困境,推动新乡贤村治工作的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效治理实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满足新时代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决策和精英规划替代农民真实诉求表达而导致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错位现象颇为普遍。针对上述问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协商治理的视角关注多元治理的问题,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路与建议。研究认为:协商治理是对乡村振兴总要求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双重回应,与乡村振兴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受传统管理惯性的桎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协商治理无法达成有效的运转,主要表现在协商治理主体的缺席,议题的缺项和制度的缺位。针对现实困境,研究从促使治理主体归位,拓宽议题渠道和健全议事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集自治、法治和德治于一体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并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较强的“乘数效应”,从而必将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自治是常态机制、法治是保障机制、德治是先发机制,这是“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丰富的治理实践是“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历史逻辑,乡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是“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现实逻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以自治激发乡村民主活力,以法治维护乡村公平正义,以德治纠正乡村失德行为,探索出一条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除了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代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极大影响,是促进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乡村治理,其核心在于治理有效,深入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搭建现代乡村治理新体系,让自治、法治与德治可以在基层中得到契合.乡村治理不仅要对乡村治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也要不断落实治理能力现代...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典型路径有乡村旅游电商、乡村研学、乡村生活体验等,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旅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乡村研学旅行为视角,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等方法,剖析目前合肥市乡村研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研学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新乡贤与“三治融合”的概念内涵剖析发现,新乡贤与“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建设间具有内在耦合性。基于对上海市D村“乡贤治村”的实证考察,新乡贤通过引领村民自治、提升乡村德治、促进乡村法治等实际行动构建了赋能“三治融合”的实践路径。以打造“共同体”为导向,从理念形塑、规范引导、目标整合等方面探究新乡贤赋能“三治融合”的作用机制,以期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进程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推进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莱州市在加强和推进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村庄,为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启示。通过这些实践与经验,总结出新时代加强和推进乡村治理必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等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优良家风家训在我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文化育人的角度来看,优良家风家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中起到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等积极作用。以优良家风家训和乡村振兴为研究对象,从优良家风家训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出发,探讨优良家风家训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及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作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乡村治理凝聚情感力量、构建文明秩序和塑造文明乡风的价值功能。但在当前激活乡村治理中,乡贤文化面临着承载空间日益萎缩、传承主体弱化和乡村传统精神淡化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整合乡土资源,传承好乡贤文化精神,优化治理空间,为乡贤回流提供平台,并发挥好德治力量,重新构建乡土秩序。  相似文献   

13.
农民积极的参与意识是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前提,其有序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关键,其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是乡村治理民主化的标志。为此,必须培育新型政治文化,创新农民政治参与渠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政治参与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乡贤作为地方能人是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将新乡贤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中,是建构乡村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也是新时代基层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式。当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和职责难以界定,其参与身份处于模糊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责定位不明确,权力异化需要防范;权威认可度不高,参与积极性不强;人情主义色彩浓厚,参与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协同治理视域下激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活力和动力,亟须加强党的引领,完善新乡贤治理的规章制度;弘扬新乡贤文化,提升新乡贤的社会威望;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新乡贤治理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莱阳市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针对莱阳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中缺少群众支持、乡村特色不够鲜明、农民的主体参与程度不够和乡村治理机制缺失等问题,必须做好生态宜居乡村的宣传组织工作、特色工作、主体引导工作和村级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旅游产业既是乡村振兴业态创新的一条成功路径,也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和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的不利影响,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经验的传承发扬,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虽然农村基层党组织历经了脱贫攻坚的锤炼,但在引领新时代乡村治理方面仍然面临党员“量”与“质”不达标、农村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元价值理念影响、乡村治理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必须强化党的领导;着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激发其内生动力;在推进纵向下沉中坚持群众自治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加强横向拓展,统筹协调多元治理主体;落实乡村治理制度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的重要承载对象。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关系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现。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中,烟台市莱山区以五个“贯穿始终”为抓手,对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继续需要从强化班子建设、抓好人才开发、统筹各类资源、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乡村体育赛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模式,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以贵州特色乡村体育赛事村BA、村超为例,详细论述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价值体现,并针对贵州省及乡村赛事旅游发展实际,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乡村体育赛事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提振国民经济、传播传统文化、丰富精神文化、加强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统筹规划、挖掘民族体育文化内涵、创建“体育+节庆+旅游”模式、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利用新媒体营销宣传等路径来推动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作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性要素,广大农民需要积极有效参与,以改善并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这其中,社区教育的功能不容忽视。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互动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两者互动困境,着眼于阐释互动机理,重点刻画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互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