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教育体系整体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了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则需要开展更加高效的顶层设计,而“教育治理”的理念又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机构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改革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紧迫性,提出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原则,并给出具体的顶层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体系整体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了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则需要开展更加高效的顶层设计,而"教育治理"的理念又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机构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改革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紧迫性,提出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原则,并给出具体的顶层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从人才培养的全局出发,对成人教育活动的各环节、各要素"自上而下"进行统筹考虑,系统优化,将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和培养目标的明确性融汇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过程:理念提出、目标确立、方案提出、方案评估。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治理理论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创新,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其存在的实践依据与所遵循的原则.它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区别就是,高等教育治理模糊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客体边界,高等教育治理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认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大学的管理,并在治理过程中引入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5.
6.
学校顶层设计和底层治理的脱节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升级,针对该问题,从实践经验和反思出发提出了学校顶层设计落实到底层治理的几条经验,包括明确顶层设计与底层治理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的顶层设计主体,以及构建全员参与的底层治理基础等。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首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在注重强化政府作为战略统筹者的地位、依法合理运用如规划和评估等各种有效政策工具的同时,弱化其对高校过多的行政干预的角色,为高校释放出最大的自主空间,鼓励高校依照章程开展"摸着石头过河"的多样化探索与创新。概言之,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宏观改革的基本取向为:宏观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微观层面高校"摸着石头过河"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提升、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高等教育相关事务的恰当处理等方面。当下高等教育治理不尽如人意的一个症结是高等教育法治化水平不高。中国应当针对体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几方面事务,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水平,特别是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体系、科学设计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增强高等教育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加大高等教育依法治理的教育培训力度,强化高等教育依法治理的评估与监督。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有之义。当前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法治建设面临立法难以满足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执法难以适应高等教育行政方式转型、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回应权益保障诉求等困境。应着力健全高等教育立法体系,以良法促进善治;完善高校多元纠纷机制,满足权益救济需求等措施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迅速,逐步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而其中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又是重中之重。湖南科技大学教务处总结了以往的经验,结合学校的现状,在顶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下,重点围绕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理念、功能需求、管理制度、推进实施、安全保障几方面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启发及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变迁70年,大致经历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建立(1949~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1978~2011年)以及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为旨归(2012至今)三个阶段。从70年的治理变迁中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主要体现为: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政府政策始终发挥主导作用、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始终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这些相关治理制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形成、确立、完善和定型,并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根本制度。同时,在这70年中,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在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等三个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未来,在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应着重考虑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推进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新理论,开始波及到高等教育评估领域。本文提出高等教育评估治理理念,探讨该理念的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并分析该理念产生的原因和效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实现了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转变,但随之出现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引起我们高度关注.文章先分析当前我国在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再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创新、国际化战略、教育投入等方面提出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在得以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隐忧,尤其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方面,存在着盲目办学、供需脱节等突出问题与矛盾,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严重的消极性滞后影响,亟待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有效治理来加以督导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全方位预测基础上,综合考虑城乡统筹与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布局,并对现有的专业办学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在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外部治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经费市场、师资市场、生源市场、院校市场以及技术服务市场等,通过竞争、选择、多元等市场规则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在将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时,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法规来规约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市场行为,多方参与,弥补市场的不足,促进高等教育外部治理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发挥着核心和基础性的作用。治理能够促进发展,谁拥有高等教育的良好治理,谁就能够赢得人才、赢得未来、赢得世界。高等教育的良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盛。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新时代国家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治理理念、治理组织、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等方面。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实现治理理念现代化、组织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的高级过程。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面临机遇与挑战,亟须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质表征、制度困境和目标指向,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让中国以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和更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外部治理萌发于中世纪,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得以强化,并逐渐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显性因素。从未来发展和演化趋势来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仍处在不断发展、变革、调试和演化之中,但基本范畴归根结底是由一系列要素勾连形成的一整套治理架构,这些要素包括价值与行动、制度与机制等多重维度。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何在博弈中寻求管理和自治的平衡,形成大学、政府、市场的有效联结,仍是未来高等教育外部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从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看英国高校治理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治理模式发生了变革,1919年建立起的大学拨款委员会模式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基金委员会模式。基金委员会模式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新思路,以英格兰地区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最有代表性。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不但要求大学在财政方面积极承担绩效责任,而且在科研以及教学方面也对大学施加外在影响。基金委员会主要通过财政备忘录对大学进行财政风险评估。作为政府的代理机构,基金委员会有鲜明的商业特征,主要通过一系列审查和绩效问责措施促进高校治理变革。然而,基金委员会自身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民间的协会组织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协会组织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各个重要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协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诸多优越性以及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