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住在火里的人》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第三部。小说中的"火"象意象具有双重象征含义:一是小说中的童谣所象征的充满痛苦煎熬的现实困境,令人想要逃脱又深感无力。二是小说中喻指的《金枝》中的神话学意象,在"火"的困境中只要保有檞寄生这一核心,便不会被火毁灭。"火"的意象层次丰富地展现了斯泰西的个人追寻和成长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和"生存"这两大主题的一贯关注。  相似文献   

2.
意象的恰当使用可以突显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以火为例,探讨了《简·爱》作品中意象背后的心理空间。“火”在小说中随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的的象征意义:愤怒与复仇之火、涅槃之火、生命之火、温情与爱情之火。《简·爱》作品中“火”的意象的使用,增添了作品的美感,展示了作者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深化了这部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蝇王》中“火”这一意象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的意义的阐释,展示其从文明之火到毁灭文明之火的嬗变轨迹。火这一特殊意象形象地展示了在人类文明蜕变的过程人性逐步泯灭、从理性走向非理性的运动轨迹。火的意象的嬗变轨迹,正是人类文明从希望到无助的演绎,是人类文明从高峰跌入低谷陷入尴尬境地的痕迹,这对于深化小说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火""花枪""风雪"等意象词语的探究,有助于丰富小说的主要人物性格,探析它们在本篇小说中的作用,突显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夏洛特·勃朗特善于选择意象凸显小说主题。在《简·爱》中,她选择自然界中象征惩罚罪恶和净化纯洁的“火”,作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在传达生态女性意识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之火反映女性自我意识的心理原动力;血性意识之火代表一种源自心灵的最自然的感觉;涅磐之火代表追求自由的人性。  相似文献   

6.
火意象的崇高性和奥运会的宗教性使二者很容易找到了契合点。从一开始"火"就在奥运会的宗教仪式性的借用中被赋予了"和平"的象征意义。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说,火有原型,且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形成一种意象。世界各种文化体系都有对火意象的内涵的阐释,这使"火"具有了某种超越文化体系局限的价值同构性,因而引发了全球性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火”在小说《简·爱》中被反复提到,作者对“火”寄寓了不同的寓意。它是这部小说的一条暗线,在刻画男女主人公罗切斯特和简·爱的情感发展过程以及简·爱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即光明温暖之火、生命之火、可怕之火、比喻之火来谈谈“火”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王小波的《青铜时代》小说三部曲里,都出现了"城"或与"城"近似的意象。而在王小波的创造性写作中,"城"的意象已经不再仅仅单纯作为人物活动的地点,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隐喻的意味,寄寓了王小波作为小说作者的艺术理想。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万寿寺》中"城"的意象,解答以下三个问题:"城"在小说文本层面内的隐喻、"城"意象的现实指涉,以及"城"的意象与王小波的艺术理想之关系。  相似文献   

9.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经常被称为"寓言化写作"、"亲吻神秘"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大部分小说通过一些奇特的意象穿插勾连,建构了很强的象征意义。其长篇代表作《羽蛇》也不例外。但是这部小说中除了单个象征性意象外,还有由几个象征性意象构成的子象征,以此共同支撑小说的象征意义。在此体认下,论文意图通过对《羽蛇》中象征性意象的分析来解读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玻璃船》是韩国女性作家全镜潾创作的一部介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小说,讲述主人公金恩玲、文友庆、李振之间的情感纠葛,意象鲜明。小说借植物意象群表征人物的"自缚"特性,营造"星"意境作为命运"沉沦"走向之隐喻,采取意象复现策略凸显主题悲情状态,充分展示意象的叙事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玉梨魂》是鸳鸯蝴蝶派"开山之祖"徐枕亚的代表作,也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力作。小说叙述了一男二女的"哀情"纠缠。其中意象的选取和营造是其小说中的叙述特色之一。主要的意象有:花,泪,疾病,死亡;这些意象对表现小说主人公的性格、思想等具有指示意义,对小说主题意蕴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就文本中的这些意象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解读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王树春 《文教资料》2014,(31):69-71
笔者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倾城之恋》和《简·爱》两部小说各用了相似的意象“野火花”和“火”来象征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本文意在比较这两个意象相似的象征性含义,并且试图对两意象间的细微差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流浪汉小说,《茫茫黑夜漫游》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包罗万象的作品以其流浪汉小说的特质以及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在问世70年来一直为人称道。而贯穿全书始终的"黑夜"意象也是该书的精妙之笔。通过阐述该书中"黑夜"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该意象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性作用,进而说明"黑夜"意象的独到之处以及该意象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意象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林白小说中火的意象具有独特的意义。火的意象在林白作品中既象征着故事人物的仇恨,罪恶,死亡,也象征着人物对爱情的追求。另一方面,火的意象在其作品中还象征着对尘世的救赎与净化。  相似文献   

15.
《所罗门之歌》中"飞翔"意象一直备受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然而除了"飞翔"意象之外,作者托尼·莫里森构建了磅礴的意象体系,尤为"花""树"为甚,这些意象揭示了女性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和艰辛命运,透视出很强的女性化话语。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小说中"苍凉"的基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意象描写来体现的,这些意象并非只是作为小说画面必不可少的组成而被刻画,它们同时起着烘托气氛,反映人物心理,象征人物命运的作用。此文试从纵向角度梳理张爱玲小说中的几个典型意象,归纳分析这些意象的内容和意义,并从其散文和生平中探讨这些意象的获得。  相似文献   

17.
<正>综观李昌亮老师执教的《爱之链》一课,师生和谐共处,通过"观、品、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在小说阅读的核心地带建构意象。一、观:读解人物关系,感受精巧情节,初见小说意象观,是大略地读,直接地感知,是学生对小说直观、初步的感受和意象重建。教学伊始,教者直接交代课文文体,触发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经验,将学生带入阅读新起点。接着,学生浏览课  相似文献   

18.
吴组缃小说<菉竹山房>在叙述人物悲情命运时,摒弃了人物对话和复杂曲折的情节,运用了多种意象,通过意象所指的内蕴,塑造了一个既让人怜又让人恨的"二姑姑"的形象.对小说意象内蕴进行解析,并与<简爱>中被囚禁的"疯女人"进行对比,能够揭示其悲剧命运的根由.  相似文献   

19.
浅析恐怖小说中的意象及其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恐怖小说中,作家经常会反复地使用某些特殊的意象,用以推进情节、增强刺激、营造气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恐怖小说摆脱了通篇"群魔乱舞"的俗套,开始发掘日常事物背后的禁忌、隐喻、并灌注恐怖感,从而生成了新的意象。本文将通过恐怖小说中最典型的"超自然意象"和"动物意象",对其意象系统作一个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其第八部小说<爱>运用了大量象征意象.这些意象成为贯穿小说的语言道具,对刻画人物性格、展示矛盾关系、揭示小说的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意象的层层解读,在向读者展现意象美的同时,揭示小说"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