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然而语言在对话的状态下能更好地实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综观小学英语课堂,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是课堂交流中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习作为文化的载体,汇聚了人类文明和智慧,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内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定义英语课程性质时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是指人通过英语学习所形成的气质和修养,如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英语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认真实施。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仅重视知识点和考点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了以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培养,英语课程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不仅要着眼于英语学习方面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更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挖掘英语文本中的人文素材及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发展认知,丰富情感,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3.
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然而语言在对话的状态下能更好地实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综观小学英语课堂,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是课堂交流中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外语,一方面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英语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英语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地“人文关怀”。英语教学如果舍弃了“人文素养”,也就舍弃了语言教学的精髓本质。作为英语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当体现“人文性”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可见,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英语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同时,还强调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因此,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性,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树立跨文化意识。通过欣赏地道英语,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感受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2011版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这样的总体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总目标采用多维方式描述,实现了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方面是英语课程任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英语课程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这次课  相似文献   

10.
邱美霞 《快乐阅读》2011,(11):52-53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既包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课堂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范围,而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纳入语文课堂。语文,是一门综合型较强的科目。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提升精神境界,影响个人的气质。因此,教师要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借助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是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展开的叙述。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85):81-82
作为英语专业必修课之一的高级英语不仅需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英语综合能力,更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使命,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主导下的课堂往往导致人文教育缺失。本文结合高级英语教学实践,从第一堂课、教材选用、课堂导入、授课过程、课后巩固五个方面阐述了高级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探究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琳教授指出:英语课程10年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我们明确了关于英语课程的功能的新理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5.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阅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理想的英语课堂是阳光地带,是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将经典文学作品带到课堂上来,在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语言技能,但是在研究和学习语言蕴涵的深层文化等方面还做的很不够。这就告诉我们,要想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准确得当的使用英语,在学习词汇、习语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学习,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目标,并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保 《快乐阅读》2011,(17):56-57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基  相似文献   

19.
王蕾 《考试周刊》2014,(39):103-104
人文素养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的目标。英语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一门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承担重要任务,英语教育也要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就是立足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作为世界交际语言的一种,地位非常重要。英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借助英语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以及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素养。本文分析了英语阅读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提出了在提高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依托课本教材和营造阅读氛围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让初中英语阅读沐浴在人文的色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