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节的设立转眼就是27年了。在中国,但凡为某个群体、某个玑世设立节日多半就意味着这个群体和职业的弱势。所以我们有教师节、护士节,而不会有“公务员节”和“老板节”。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当今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具体方法有: (一)心理换位法就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表扬某个学生,其他同学越是看不惯这个学生;过分批评某个学生,反而激起其他同学的同情;越是禁止学生某种行为,而重复该行为的学生。反而日渐增加;等等。这类现象都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种违背常规的心理活动,通常表现出多种特点:一是对立性。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众人和常规相对立的言论…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教师关心不够,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么就是“破罐子破摔”,要么就是另类。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必将对提高他们的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5.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6.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任教的科目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7.
王国兴 《宁夏教育》2009,(12):78-78
“唠叨”型。从心理学上讲,唠叨是一种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去。某个道理,孩子明明清楚,可家长却絮叨叨没完没了,无形之中把自己孩子看“低”了。促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中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解读,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积极的方式重新看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并通过四个层面总结积极教育引导方式,以期能够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塑造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完善其人格.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我们迎来的是一个“群体时代”,群体的作用从未如此凸显。然而个体却在群体现象普遍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无意识”状况,由此使得群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承载负面价值的危险。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更好地适应群体时代,我们必须把握住影响群体性观念的重要因素。从文化层面对个体生活世界的认同对于个体在群体中发挥作用具有积极意义,进而群体层面观念的表达也获得了实现其正向价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凡事都有“度”,外在环境我们无法改变,逆反心理多了无益,任其发展,往往愤世嫉俗,走上偏激和顽固的歧途。消除逆反心理,“解铃还需系铃人”,也应该多从个人自身角度注意调适。  相似文献   

11.
一、中职生主要存在的影响群体和谐的心理倾向和障碍 (一)逆反心理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主动型逆反心理和被动型逆反心理。主动型逆反心理一般表现为学生有意识地与老师或家长的意愿对抗。如有的学生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处世哲学,事事处处表现出玩世不恭的心态;有的表现为发泄对老师的不满,与学校作对。被动型逆反心理多是在老师或家长的言行刺激或其它条件直接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与教师和家长意愿相违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原“有老失业群体”的同时,无论是在政策制度上,还是在社会认识层面上,与之相对应“的新失业群体”的各种严峻问题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随“着新失业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国未来的失业人口结构与主体必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和谐发展带来诸多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学上讲。“唠叨”是种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去。某个道理,孩子明明清楚,可家长却絮叨叨没完没了,无形之中把自己孩子看“低”,促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轻则对家长的善意教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重则让家长耐心的教导得到“爸爸,你真烦!”的回报!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逆反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主要表现为信度逆反、禁果逆反等;具有抵触性、极端性等特点。处理不好,往往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困生”的健康成长都带来及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学困生”,通过“情、理、法”来调适“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指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目标无法实现或当需要无法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对抗情绪。一旦条件具备,这种情绪就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心理反泄”。换言之,“心理反泄”就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逆反心理”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它对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有极其消极的影响,如任其发展,造成“心理反泄”,必将导致严重后果。一、“心理反泄”的成因1.生理因素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处于青春期的人,性腺功能显现,大量分泌的性激素,能增强下丘脑的兴奋度,使…  相似文献   

16.
“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那么面对后进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吴冠丽 《广西教育》2007,(6B):47-47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当突出。笔者认为:导致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杨宜音 《云南教育》2013,(20):39-40
近日,《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刊发了一组由相关专家撰写的关注“群体逆反”的研究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群体逆反的产生原因、危害及化解之道。虽然此组文章关注重点在于社会性的群体逆反现象与行为,但相信它们同样对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有所启发,因为我们面对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最强烈的人生阶段,而学生首先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基于此,本刊特予转摘刊发此组文章。  相似文献   

19.
复习是记忆的母亲。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使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从而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但是,那种原教学内容压缩式的单调重复(如搞逐课或逐项复习),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产生一种厌恶的体  相似文献   

20.
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在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常见。对于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课来说,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抽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分析其形成机制,针对具体的表现形式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