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8,(4):56-57
Profium是芬兰一家在语义网技术基础上以开发内容管理系统为主的公司,他基于XML RDF和Ontology标准开发了一系列针对通讯社、出版社、公共服务部门的内容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Profium是芬兰一家在语义网技术基础上以开发内容管理系统为主的公司,他基于XML RDF和Ontology标准开发了一系列针对通讯社、出版社、公共服务部门的内容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语义网(Semantic Web)技术是最近几年研究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之一。经过六年的发展,语义网技术无论是在语言的开发、工具的开发、标准的建立上,还是在技术应用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近几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的系统跟踪,对语义网技术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详细地描述了语义网体系结构Stack各层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并对语义网技术应用的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给出了本体是当前语义网技术研究热点的结论。最后,文章结合图书情报行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研究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义网研究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目前我国语义网的研究现状,在简要介绍语义网概念和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当前我国语义网的四大研究热点,即语义网描述语言比较研究、元数据研究、本体层开发研究和智能信息检索研究,并阐述语义网的发展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带来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调研WWW.ISWC有关语义网的国际会议,从相关标准、语义网工具、研究项目三个方面分别概述国外自2001年以来有关语义网的研究进展,揭示并简要分析目前语义网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挑战,为国内语义网的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实用分类系统与语义网:发展现状和研究课题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语义网(Semantic Web)是当前因特网的延伸,在语义网中信息被赋予清晰的定义与含义,因而计算机和人可以更好地合作。语义网的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因特网的潜力,最终使技术能够让机器支持全球化的知识交流。实现语义网的核心是对实用分类系统(ontologies)的开发和利用。实用分类系统已经远远超出图书馆学、哲学、知识表述的范畴,图书馆、信息产业、工商业都在注视语义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实用分类系统在支持电子商务的浏览和检索与知识管理配置的可互操作性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语义网的发展和实用分类系统的技术,对其应用领域、主要技术和标准、研究项目、发展动向作一综述和评论,并介绍在语义网方面的几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语义网的核心理念是使人和软件代理能够获取基于语义的信息,而语义门户是语义网的组成单元,是实现具有共同兴趣目标的人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SEAL是开发语义门户的一种与领域无关的方法,为门户中信息供给、信息获取、门户创建与维护等挖掘语义信息。本文主要从SEAL核心方法、体系结构、核心模块及核心模块的应用等几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便为国内语义门户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馆藏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是语义网和知识组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加强馆藏资源的利用开发,实现馆藏资源的图谱展示和语义增值,文章通过语义网、知识图谱、本体构建等技术方法,探讨了馆藏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宏观模型理论和语义逻辑模型理论。在BIBFRAME基础上,构建了馆藏资源本体及逻辑关系,并通过对馆藏资源检索实例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对本研究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语义网的实现需要为网络上现有的和新的文档进行广泛可用的语义标注,使其内容可被机器所识别和理解。语义标注是清晰、明确、容易理解的,可作为大量应用的服务基础,适用于多种文本,包括网页、普通(非网络)文档、数据库中的文本等。本文根据语义标注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国内外面向文本的语义标注研究现状,对语义标注所使用的技术进行总结;在已有语义标注方法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标注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指出了近年来语义标注方法的不足,并探讨了面向文本文档的语义标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取2001—2010近10年间关于语义网的研究论文共736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从近10年间论文量变化、论文的地区分布、论文作者的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刊物分布等方面总结我国语义网应用研究的现状,并预测今后5年内语义网应用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 五、下一代万维网——语义网 大家知道,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或Web)是互联网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用户通过它可浏览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资源,但它并不是十分完美,万维网之后一语义网以被人们提上了日程。 1)“语义网”是怎样提出的? 1998年,“万维网之父”伯纳斯-李(TIM  相似文献   

12.
语义网是万维网的扩展和延伸,包括XML、RDF和Ontology三大关键技术.近两年,国外学者对语义网的应用研究集中在信息组织、虚拟组织、知识管理和Web 2.0等领域.由于语义网和图书馆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特点,图书馆功能在语义网中的应用、受控词表在语义网中的应用、语义网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也正日渐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关联数据技术的发展增强了语义网技术的可行性。学位论文元数据是一种具有代表性、富含语义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研究语义网技术在学位论文元数据上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善其管理、服务模式,为拓展基于知识的决策支持服务提供新的契机,而且可以反映图书馆数字资源语义化的一般模式与效果。通过建立面向关联数据的学位论文元数据语义化原型,研究评估了语义网技术在学位论文元数据上的应用效果:在满足学位论文资源发现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导航与浏览功能;具备了更强的数据互联性;获得了更明确的语义感知与内在的语义互操作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个体概念语义关系的微内容发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超文本标记语言只能显示而不能使计算机理解页面信息,导致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工具的查准率、查全率和智能化程度都较低.虽然语义网可以解决计算机对页面信息的理解问题,但以往基于本体的语义匹配算法通常是面向类概念的,在精度上不能满足微内容的发现需求.本文面向微内容检索应用,在分析了个体概念的语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语义关系的个体匹配规则、索引结构和相应的语义检索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基于个体语义关系的聚合机制具有更高的聚合细腻度,所提出的语义检索算法在面向微内容的检索应用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既有研究缺乏对语义网络分析法机制的深层读解。本文研究目的:从语言学的三种语境视角切入,结合对语义网络分析的文献梳理和操作过程的分析,考察语义网络分析法的机制及传播学应用前景。最后得出结论:语义网络分析显示出对语词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关注。内容上,选择符合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的具有实际语义的语词进行分析;形式上,语义网络分析重组语料并绘制网络,强调语词在整个语义网中的位置和功能,线性、顺序的文本语境因此被改写为另一种基于词共现关系的新的语境逻辑。这一逻辑不仅是对理性主义下线性知识体系表征方式和叙事模式的拒斥和反思,更是理解知识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语义网信息组织机制论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语义网是设想中的下一代万维网,对语义网的研究将推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使网络信息组织向知识组织发展。 Ontology是语义网的语义基础,是网络时代理想的检索语言。Ontology与XML、RDF(s)共同构成了语义网的信息组织机制,对此机制展开逻辑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语义信息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网资源的本体、本体文档资源、实例数字资源、语义关联资源着手,将语义网结构分为知识结构层、语义仓库层、逻辑证明信任层、接口互动服务层4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多层次语义网检索模式图。  相似文献   

18.
语义网知识组织系统的研究与构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语义网技术,对语义网知识组织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语义网知识组织系统的构架,建立一个语义网知识组织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讨论了近年来图书情报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提出的几个问题:知识学习、知识管理、知识重组、语义网、人类语义网、优势、知识创造,并认为人类语义网是实现知识推送到知识牵引并最终实现知识管理创造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量分析的馆藏资源语义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的馆藏资源语义化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引入信息计量学分析方法,结合语义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基于计量分析的馆藏资源语义化理论模型。通过对信息计量学和语义网进行理论和可视化应用的类比研究,发现:①信息计量学从定义、主要规律、馆藏资源元数据的关系研究到元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都与语义网的理论、应用非常类似;②基于计量分析的馆藏资源语义化方法在语义关系深度、计算机自动处理程度、可重复性和实用性方面比基于元数据和领域本体的馆藏资源语义化方法更好;③把计量分析方法应用到馆藏资源语义化中,不仅可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应用效率,解决基于元数据和领域本体语义化的不足,还能促进交叉研究和学科发展。图5。表3。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