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网络化将使世界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只有在国际化、网络化方面领先世界的大学才能谈得上是世界—流大学,中国大学首先要“冲出亚洲”,才能最终“走向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迈入网络化社会。网络化也将使世界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有鉴于此,西班牙“因特网实验室”最近公布了“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这一排名的出炉引起全球高教界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3.
从关照生活世界中的儿童出发,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儿童是教育的对象”、“儿童是教育的目的”这些基本的本质规定。尽管儿童生活世界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多有所逗递,但始终却没有脱离“成人宰制儿童”的阴影。让我们正视儿童所面临的处境,并进一步反省当今儿童的“生活世界”。惟有拨开其迷雾和锁链,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得到真正的彰显,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回到“原初”状态,才能“敞亮”起来。  相似文献   

4.
成尚荣先生曾说过:“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我们教师要踏进儿童世界的门,首先要拥有一颗真挚的童心,用这颗童心去理解儿童,才能“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我们的习作教学写什么,怎么写,都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让儿童心甘情愿、满心欢喜顺着你的“导”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彰显他们独特的言语个性。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选择,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的规定。只有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才能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发展的“世界历史”性特点以及它的“中国特色”。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和“五形态”的联系中把...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为山发点。一个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将爱心融入孩子的童心世界,才能做到尊重孩子、了解孩子,从而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才能感悟到“爱”的伟大真谛。  相似文献   

7.
在BIRTV2002年展览会上,Sony将以“Anycast-Workflowinnovation”为主题,向业界介绍Sony最新的“共享全新工作流程”概念。Sony公司提出的Anycast即“无限传播”世界,是利用已成熟和不断开发出来的技术和产品,为用户提供“Anycast-共享全新工作流程”的服务。通过“无限传播”世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联络,欣赏高品质的视音频节目。今年Sony公司在Anycast世界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将为广播电视业界提供“共享全新工作流程”的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应用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高效、低成本地制作播出高质量的节目…  相似文献   

8.
“商州”的山水,永远落在贾平凹的记忆中。贾平凹发挥自己的艺术和审美才能,营造了“商州世界”。“商州世界”系列小说呈现出一种质朴、清逸、隽永的审美情趣,显现出与阳刚相对的“阴柔”美。他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表现传统文化中的美融合到新生活,古旧文化在新时代被抛弃。  相似文献   

9.
当教师把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自己预设的教学内容之中,他的世界除了上课、作业、考试、成绩……以外,将是一片空白。但是,关注这“以外”的世界,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提出“和谐世界”理论根植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历史积淀,以《易传》为代表的“和合思想”正是这种文化历史的生动体现。“协和万邦”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正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处理对外关系的“和谐”思维。当下,只有寻求对普世价值的认识,致力于实现世界经济和谐发展,尊重各国的多样文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能构建和谐世界,共创人类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你想申请加入《语文世界》“小记者团”吗?你想成为光荣的“小记者团”中的一员吗? 既然是“小记者”,那就必须具备一些素质——目光敏锐,洞察力强,而且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只有如此,才能胜任我们派给你的每一项任务,才能更接近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种关乎人的活动,是一种“人为”和“为人”的社会性活动。但是,自从教育制度化以后,教育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张力,使得“人为”与“为人”在教育实践中分裂,教育无论从时空、形式、和内容都越来越远离生活世界。因此,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制度化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中,教育才能成为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李伯重先生是中国经济史研究方面的权威。这篇访谈录虽然不长,但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发人深省。比如,他提出中国学者要把自己的研究“融入世界”,才能面对“国际化”的挑战,而他自己正是一个已经“融入世界”的学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融入世界”。  相似文献   

14.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土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学界“回归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在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时候,有必要考察“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提出的本土特殊语境及其独特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前中国德育找到正确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和方向,从而避免对西方学界的简单追随和效仿。  相似文献   

15.
真实的世界是实现了的“可能的世界”,为弥补不能亲历其他未实现的“可能的世界”的遗憾,人类通过叙述构建出种种“虚构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与“虚构的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堂吉诃德所患的“叙述蛊惑症”在一般人身上也有存在。叙述永远具有述史功能,读者借助“虚构的世界”来认识真实的世界,后者因此常打上前者的烙印;然而人们毕竟依赖后者来认识前者,前者中的逻辑规律与“可能”的标准必须从后者中化生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中,应当改变以前将中国本土文学排除在外的模式。根据国际世界文学史的书写经验,将本土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的构成,可以使中国文学具有世界性的视域,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建立中国的主体性话语。只有通过主体性话语的对话,发出中国的“声腔”,中国才能真正进入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学史应当是多元主体话语、“多声腔”的体系,从“理一分殊”的辩证理性观念来看,世界文学的整体性表现为一种“理一”,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话语则是“分殊”,从分殊到理一,推动多元化的世界文学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7.
受“科技理性”支配的教育观视教学仅仅为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沦为知识的“奴隶”,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难以确立。只有当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教育才能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摆脱多年来所深陷的工具价值的地位,确立能够重视人的价值和经验的“主体教育观”。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是中学全面打基础的课程之一,它在形成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方面,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中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放眼世界。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发展来的,只有让学生了解世界的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今天的世界,才能具有雄才大略,为建设共产主义的中国、共产主义的世界而献身。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12,(12):53-53
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伸出双手.用你的爱拥抱世界吧!因为有了你、我、他……无数双手的力量,这个世界才绽放出笑容,如嫣然菊花。  相似文献   

20.
成人教育自诞生以来,教育界的争议与歧视也从未终止,主要原因在于成人教育在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又逐渐脱离了自己本应关注的“成人生活世界”。我们认为,成人教育只有真正关注自己的“存在”,才能保持其成人特色的教育模式,才能确立其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