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课程整合的行动理论和科学教育相似论.我们尝试着把综合性学习和作文合为一种课型,在同构共生、水乳交融、交相辉映中创获最佳的课程效益。我们引领学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获取资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分别有:“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提到:"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广大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被创见性地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但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付诸实施,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讨。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位毋庸置疑,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三…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学习     
复习目标1、《语文课程标准》在九年义务教育各个学段之后都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和标准,比如第三学段的要求是:①为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②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  相似文献   

6.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学习中要求: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教育观充分说明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领域的开放性和学习目的的综合性。课标将"综合性学习"单列(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分段阐述),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从而有力地摒弃了"课堂为中心、课文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端正了作文教学沿着"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学科间沟通"的前进方向,为整合小学作文教学要素,建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一、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大作文"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一体化的大作文课堂1.整合习作素材,建立相对稳定的题材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教育观充分说明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领域的开放性和学习目的的综合性。课标将"综合性学习"单列(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分段阐述),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从而有力地摒弃了"课堂为中心、课文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端正了作文教学沿着"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学科间沟通"的前进方向,为整合小学作文教学要素,建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一、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大作文"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一体化的大作文课堂1.整合习作素材,建立相对稳定的题材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就头痛、心烦、害怕,甚至“厌恶”,把作文当作是一种负担,根本没有写作情感和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融听说读写于一体,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笔者结合自己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尝试着把习作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56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中提出了"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目标。其目的是为了达成"总目标"中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以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路小学高年级学生有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解决和生活自然相关的问题,实地调查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科学小论文等研究性文章,同时形成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本次学习内容是关于人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确立了“关于水污染的调查与研究”这一课题,下设“水污染与人口素质的研究”“水污染的成因研究”“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等子课题。力求通过此次作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调查研究、整理信息等多方面素养形成。课前…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学习     
<正>一、复习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以下四个目标:第一,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二,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三,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第四,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综合性、实践性,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切实落实课标提出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 7— 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 :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 ,走向生活 ,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 ,走向社会 ,走向大自然 ,开展与生活、自然的对话。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主要在开展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如浙江省编义务教材语文第三册说明文单元作文训练 ,编者只给了作文范围“介绍一处名…  相似文献   

15.
冯素恒 《广西教育》2012,(38):19-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但是,因种种原因,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读与写上,对于综合性学习,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或是放弃不上,或是把它当成单纯的写作课,让学生写一篇习作了事,从而违背了设置综合性学习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宗旨。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如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和文化意识,这就成了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活动课的背景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作文资源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积累的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影视资源等写作资源和习作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作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解决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收集、整合、利用资料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多次强调学习内容的真实、学习过程的真实、学习评价的真实等,强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周程勋老师在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师展示与观摩活动中执教的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一课,很好地关注了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内化阅读策略,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2011年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充实并细化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大有可为;同时还提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猜灯谜的方法后,亲历综合实践,自己动手制作灯谜,学得轻松,用得自然,感受到无限意趣在谜中,别有洞天在谜外。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综合性学习,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具体的要求是:"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和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