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3):F0002-F0002
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 Adv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
薛定谔(Erwinschrodinger,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AdvienMauriceDirac,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薛定谔(右图)第一次发表波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1923—1924年间,德布罗意对与自由粒子运动相关的波进行的研究,对薛定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薛定谔试图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束缚粒子,以改进玻尔模型。在新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一个周长为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  相似文献   

3.
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因发现原子理论的有效的新形式——波动力学和狄拉克(Paul Adv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因创立相对论性的波动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共同分享了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薛定谔(右图)第一饮发表波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确定了波函数的变化规律。1923-1924年间,德布罗意对与自由粒子运动相关的波进行的研究,对薛定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薛定谔试图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束缚粒子,以改进玻尔模型。在新的原子模型中,电子可以位于一个周长为其物质波波长整数倍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探讨》2008,(1):F0002
1955年——兰姆、库什 兰姆(Wi1lis Eugene Lamb,1913-)因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库什(Po1ykarp Kusch,1911-1993)(左图)因精密测定电子磁矩,共同分享了195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5.
德布罗意(LouisVictorDeBroglie,1892-1960)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获得了192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22年起,德布罗意(左图)在法国科学院《波动力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数篇有关波动和粒了统一的论文。1923年夏天,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物质粒子特别是电子上。他把这一想法以两篇短文的形式分别发表于《通报》杂志和《自然》杂志的评注栏内。1924年,他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想法,捉出了微观粒子波动性的物质波理论。1925年,他把这篇100余页的论文发表在《物…  相似文献   

6.
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bgliie,1892-1960)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获得了192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22年起,德布罗意(左图)在法国科学院《波动力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数篇有关波动和粒子统一的论文。1923年夏天,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物质粒子特别是电子上。他把这一想法以两篇短文的形式分别发表于《通报》杂志和《自然》杂志的评注栏内。1924年,他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想法,提出了微观粒子波动性的物质波理论。1925年,他把这篇100余页的论文发表在《物理年…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3):F0002
1927年——康普顿和威尔逊 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1962)因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Chales Thomson Rees Wilson,1969-1959)因发现通过蒸气结观察带电粒子径迹的方法,共同分享192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薜定谔波动力学与牛顿力学体系的五个知识点的比较,阐述了薜定谔波动力学体系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2):F0002
1960年-格拉塞 格拉塞(Donald Arthur Glaset,1926-)(左图)因发明气泡室,获得了196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0.
格拉塞(Donald Arthur Glaselr,1926-)(左图)因发明气泡室,获得了196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探讨》2008,(1):F0002
玻恩(MaxBorn,1882—1970)因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基本研究,特别是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博思(Walther Bothe,1891-1957)因提出符合计数法以及由此取得的发现,共同分享了195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探讨》2008,(2):F0002
西格里(Emilio Gino Segre,1905—1989)(右图)和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1920-)(下图)因发现反质子,共同分享了195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3.
汤斯(Charles Hard Townes,1915-)、巴索夫(Nikolai Gennadiyevich Basov,1922-)和普洛霍罗夫(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1916-)因在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他们的工作导致了基于微波激射-激光(Maser—Laser)原理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建成获得了196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4.
当然除了前面7位,还有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由于他们有着深厚的数学修养,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Schrodinger,18871961)在1926年发现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是量子力学的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数学变换,从一个理论转到另一个理论.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1):F0002
戴维逊(Cliton Joseph Davisson,1881-1958)和汤姆逊(George Paget Thomson,1892-1975)因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共同分离了193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6.
1929年-德布罗意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1960)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获得了192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22年起,德布罗意(左图)在法国科学院《波动力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数篇有关波动和粒子缔一的论文。1923年夏天,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物质粒子特别是电子上。他把这一想法以两篇短文的形式分别发表于《通报》杂志和《自然》杂志的评注栏内。1924年,他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想法,提出了微观粒子波动性的物质波理论。1925年,他把这篇100余页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F0002-F0002
弗兰克(James Franck,1882-1964)和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因发现电子和原子的碰撞规律,共同分享了192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8.
霍夫思塔特(Robert HofStadter,1915—1990)因开创电子与原子核散射方面的研究并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概貌,穆思堡尔(Rudolf Ludwig Mossbauer,1929-)因研究g辐射的共振吸收并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穆思堡尔效应,共同分享了196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9.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4):F0003-F0003
西格班(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1886-1978)因在X射线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和发现,获得了192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3):F0002-F0002
1944年-拉比 拉比(Isidor Isaac Rabi,1898-1988)因发现测定原子核磁性的共振方法,获得了194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