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认为物质概念、物质范畴反映的是物质原型;与此对应,意识概念、意识范畴反映的则是意识原型。物质原型和意识原型及规律论同属逻辑客观层次;物质概念(范畴)和意识概念(范畴)及其规律同属逻辑主观层次;逻辑主观层次是对逻辑客观层次的反映;在实践的基础上,逻辑客观层次与逻辑主观层次是相互转化着的;而并不因此失去它们当初的层次属性,表现出逻辑层次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研究及其邻近概念的逻辑关系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及其邻近的教育叙事、教师叙事研究,是在教育叙事研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行中经常容易混淆的三个概念.事实上,三者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牵扯、彼此依存的逻辑耦连,又存在着相互区别、不可等同的逻辑分殊.对其做出明确的概念阐释与逻辑梳理,具有理论的建构意义和实践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是辅导员发展的本体论范畴。辅导员是在"交往中使大学生做成人的人",即承载着辅导员自身发展与大学生全面发展、辅导员主体性与大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人。对话与体验是辅导员发展的过程论特点,构成辅导员发展的实践逻辑起点。理解与共识是辅导员发展的价值论规约,构成辅导员发展的价值逻辑起点。辅导员、辅导员发展的实践逻辑起点与价值逻辑起点相互规定并内在一致,共同保证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图景,主要由四大范畴奠立:一是人,表征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的出发点;二是自然,表征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的前置范畴;三是社会,表征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的中心范畴;四是实践(社会活动),表征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逻辑的纽带。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正是由这种内部逻辑要素的相互链接和交互作用来架构和彰显的。  相似文献   

5.
在胡塞尔之前黑格尔已经提出了回到事情本身这一哲学要求,他们二人所看待的事情本身与其对可能性范畴的理解有着内在关联。黑格尔在逻辑的自我演进过程中区分了形式的可能性、存在着的可能性和真实的可能性,胡塞尔同样从逻辑及其发生学角度区分了观念的可能性、悬疑的可能性和开放的可能性。他们对可能性范畴的划分有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二人经由对传统形式逻辑的超越,在可能性范畴的现实维度与本质维度之间保持着张力,而这种张力则开显了他们对事情本身的理解上相异与相同的旨趣。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自我超越中,新实践美学提出了"实践-创造的自由论",对实践美学作了切实的开拓与完善.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实践概念新论、实践功能新论和美学范畴新论上,这三个维度相互贯通、相互应证,建构起来一个既有严密逻辑又与现实生活和艺术实际密切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体系,它迥然有别于近现代西方美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其崭新的面貌拓展和丰富了中国实践美学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7.
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的基础.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探讨由哲学层面的实践范畴向马克思主义其他领域(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转化的中介范畴.生产社会性范畴是实践范畴向政治经济学范畴转化的逻辑中介,权力范畴则是政治经济学范畴向科学社会主义范畴转化的逻辑中介.马克思主义就是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和逻辑线索,以若干个中介范畴为纽结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基础课题。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体系应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由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过程范畴和终点范畴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  相似文献   

9.
对逻辑推理四大基础类型的反演算和非演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中华传统8大阴阳矛盾范畴分析数学中的开闭区间,得出相同、相似、相异、相反这4大逻辑推理基础类型问存在着三极对立统一的组成关系,进而提出涉及此组成关系的逻辑推理基础类型的互蕴公理及其描述内涵的反演算和逻辑外延的非演算。由此说明:只有将对逻辑词的外延否定演算和对描述词的内涵否定演算对称互补起来,这才可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现代数理逻辑关于能指否定和断定否定相互结合的逻辑演算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四个方面:人是其内在逻辑的出发点、自然是重要范畴、社会是中心范畴、社会活动是纽带。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在其逻辑内部的核心要素相互关联中而构建,其整体性便在不可分割的逻辑要素关联中彰显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整体性对“原理”教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是一件事关电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大事。本文就电大在校生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以及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目的是使电大这两种教育形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教师教育标准。学术取向、实践取向、批判或社会取向以及综合取向的教师教育标准,既彰显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多样性,也显示出格外重视教学实践的共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举措.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一致,具体目标有别;既互有交叉,又各有独立的部分;既有共同的途径,也有不同的方法;原则要求存在明显不同,二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应该相互独立.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与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4.
从建构主义角度审视军事任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就要做到,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既要着眼于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学员的长远和全面发展;课程的微观内容设计既要遵循“知识逻辑”,更要注重“实践逻辑”;课程的作用方式既要重视运用传统的“文本方式”,也应高度重视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方式”;课程实施既要重视“事先预设”,更要重视“过程生成”;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既要重视“甄别性评价”,更要重视“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意识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获得他人尊重、改善人际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有助于建立高校人本生态,构建和谐教育。我们应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巧妙激发其感恩情感,积极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成人教育战略内涵和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昌灯圣 《成人教育》2011,31(8):38-39
成人教育战略是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划和蓝图,是为教育制订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和实施步骤。在新时期制订和实施成人教育战略,不仅要把握成人教育战略特点,同时处理好全局性和阶段性、多样性与区域性、创新性与实用性、可持续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不仅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革命,同时也“催生”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诞生。对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日制教育的教学方法,其理论成因是密切相关的,虽然存在教育个性化的差异,但相互整合、优势互补的空间较大,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增大办学效益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李文英  田山俊 《教育研究》2012,(5):17-21,47
教育史学科和比较教育学科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虽然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维度上差异显著,但也存在着许多交叉之处。厘清教育史学科与比较教育学科的关系,探讨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对深入认识两个学科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既应彼此借鉴研究方法,加强科际交流,同时又要创新研究范式,彰显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教育,除了具有教育实践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不能用理论的逻辑代替实践的逻辑,教师教育研究要面对实践形态的教师教育,要将一种实践状态的教师教育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去寻找实践的轨迹,解释实践的逻辑.用实践的理论来分析,用实践的逻辑来思考,用实践的话语来表达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研究,正是其实践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作为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的教育,必须努力把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传递民族文化的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中必须肩负起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语文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就业需要,又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文明、塑造学生人格、健康学生心态、锻炼学生谈吐、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