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儒学的生命潜质,一定程度上说,在于儒学于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并于实践中对其历史使命的担当。正是在历史中、社会中、实践中的担当,儒学才一次次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提升着生命的意义。当今时代,儒学在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语境中,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优秀的文化资源,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担当历史与社会赋予的重任,并在文化担当中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文化自觉,维护世界多元文化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思想交融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儒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先秦"原始儒学"、宋明"新儒学"和当代"新儒家",并就此做了一些价值判断.这三期的儒家们,虽然同在合理吸纳中外文化资源以"为我所用",但其结局却不尽系统("同途殊归");而这也昭示了儒学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儒学与西方文化 ,尤其是民主、科学的关系问题 ,换言之 ,儒学的现代定位问题 ,是现代中国思想家都力图回答的问题。“中体西用”论者把西方文化定位为保卫儒学的技术或工具 ,“全盘西化”论者把西方文化定位为消灭儒学的武器 ,“现代新儒家”认为儒家思想中有生长出民主、科学的种子与土壤。在此三种定位之外 ,现代哲学家张东荪提出了可名为“儒学退缩说”的第四种方案 ,把儒学定位为“中国的瑜伽”、“中国的精神分析学”、“内圣之道”、“修养之方法”、“心理卫生学”等。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为脉络,辨证地分析历史赋予孔子儒学"至圣"地位形成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从正确认识文化孔子与政治孔子的真正内涵来确立其儒学"至圣"地位。  相似文献   

5.
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前期儒家可区分为“原儒”、“汉儒”两个阶段。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儒将史前、史初时期的原始自律精神扩展至与人以及人的活动相关的各个领域,主张由“人”向宗教和宗法之“天”的皈依,于是在确定主体性的同时便消解了主体性;其大力提倡的“自律”最终也就不可避免地转向为“律人”或日“它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更强调“以天为律”、“天主人从”;由此,不仅巩固了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既有倾向,而且促成了儒学和神学的进一步结合。作为其直接的结果,是神学的儒学化和儒学的神学化。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进一步颠覆了中国文化深层意识结构中人的主体性地位,消解了原始宗教和原儒文化中原本就已经很脆弱的人本意识和主体精神,使中国文化它律性的自律传统进一步得到肯定乃至强化;而起源于原始宗教、滥觞于原儒文化中的自律精神,自此亦成为封建社会中长期具有支配性地位的主体精神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庸之道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思想要义。笔者立足于目前我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代背景,通过论述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挖掘、整理其现代理论价值,为解决转型期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传统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9.
孔子所创立的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同宗同源,儒学已经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儒学思想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动两岸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两岸同仁应大力弘扬儒学精华,为构建两岸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对待儒学的问题上,张岱年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儒学,坚持了阶级分析、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的统一,对儒学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儒学观的辩证性与科学性.张岱年的马克思主义儒学观符合儒学的历史实际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声运用是伴奏创作的重要因素.好的和声设计并有效地运用在伴奏上,将对歌曲的表现起到补充和衬托的作用.要想使和声在民族风格歌曲伴奏中的表现力得到了更大的扩展,除了在传统功能和声的基础上追求民族风格,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和声手法外,还要对多样化民族风格歌曲进行不同的和声处理,以便达到更具时代感的和声效果.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区参与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它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是培养公民意识、培育市民社会、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主体自由自觉的现代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儒家和谐思想与青少年幸福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幸福,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美好生活境界。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心身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三个方面。儒家的和谐思想对当代青少年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谐幸福观认为幸福是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协调地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而当前许多青少年的幸福观存在三类需要“失和”状况。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知和谐幸福观,积极创造和谐幸福,学会体验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理论支撑。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传统“和谐”理念价值观与新时代价值理念的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该文试从“和谐”思想的研究领域、党的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内心和谐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观念。内心和谐与否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外部的社会环境。人的内心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许多现象暴露出人们内心的不和谐。要想达到内心和谐就需要注重自身修养,进行良好的自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17.
郭三德 《培训与研究》2010,(7):22-23,39
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熔历史、文学和宗教于一炉,通过主人公"哲合忍耶"百年孤独的信仰之路、殉教之路惊天地泣鬼神的描绘,感知暗淡历史背后的教门、民族、信仰与皇权之间可怕的隔阂与冲突,以及人类走向文明和谐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8.
较之西方美学推崇的外在形式和谐,发源于天人合一的深远背景、以自然、社会、人生的和谐为基础的中国艺术的和谐之美,更加深入地触及到了"和"的本质。这主要在于:(1)由天人合一所推衍出来的意境创造理论,正确地体现了审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产生了一种独具风采的审美样式,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2)揭示了和谐的实质,将艺术辩证思维和方法引入审美领域、启发美学家艺术家们自觉地运用相反相成的法则,将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有机协调起来,以造成一种起伏变化、抑扬曲折的艺术审美效果。(3)作为一种思想原则,"和"演化出了诸如虚实、情景、文质、风骨、奇正等一系列相对范畴的精湛论述和运用,对后世美学艺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尚和”是中日两民族伦理文化历史长久积淀的产物,也是两民族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和伦理法则。“和”伦理对中日民族各自的社会人伦关系、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中日民族关于“和”伦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论心理和谐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对心理和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