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差异甚大。这种差异,在全国范围内,从东向西呈梯度分布,大体形成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次发达的中部地区——不发达的西部内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该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较为雄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更是迅速起飞,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已普及或即将普及。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内陆地区,该区域主要包  相似文献   

2.
“飞地工业”发展模式在福建省内陆地区可行性理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探讨广大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利用“飞地工业”模式进行经济建设的可行性和有利时机,以期为福建内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前,我国地区发展政策重点在内地,国家在内陆地区投资200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本1400多亿元,占当时全国固定资本总额的1/3,与1952年比,1978年内陆地区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8%上升到56.1%,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0.1%上升到39.1%。在整个内陆地区,基本建成了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大大促进了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布局。这一时期战略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内陆的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也朝着国际化深入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来华留学工作已成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留学。以四川省为例,研究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陆地区的开放程度。也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是在总结我国建国后区域经济布局历史教训基础上,在改量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在内容上,它强调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然后带动西部内陆地区共同发展。江泽民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则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在经济、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改变这种不平衡状态,实现共同富裕。本详细地分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同时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西部大开发,东西部联动发展战略思想,对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生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我国80年代沿海开放的巨大成就及其局限性,特别是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差距拉大所引起的诸多矛盾,论述了由沿海开放发展到全方位开放的必然性,特别是论述了沿边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特点,强调抓住机遇,并且对近期出现的边境贸易滑坡问题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沿海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对内陆地区发展的影响何志伟我国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点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我国这一地区能够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国际市场,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这一战略取得了明显成...  相似文献   

9.
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在沿海地区集聚,沿海与内陆地区人均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高度聚集在沿海地区,是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促使下形成循环累积过程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工业部门不断吸纳内陆地区劳动力的过程,也表现为不断吸纳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改革资源税、鼓励高学历人才到内陆地区创业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湖南大学徐波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既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以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幅员辽阔,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文化等发展迅速,但内陆地区人口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相对落后。为此,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内陆贫困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东西方文化经济等的交流。目前,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也时刻的影响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也逐渐被我国诸多领域所采用与学习。且在一定程度上以及领域中逐渐形成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与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区域教育技术发展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域辽阔,人文地理条件差异极大,因此,形成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若干经济区。本文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如何发展教育技术谈点粗浅看法。一、不同经济区域教育技术发展存在的差异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教育发展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人口众多,教育规模大,学校数量多,教育经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不一,旧教育传统的影响很深,教育技术手段基础薄弱;其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着梯度差异,沿海地区城镇和较发达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认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整个进程,具体分析我国农村经济中的获利机会状况。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与社会政治、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农村经济所拥有的不均等发展机会及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的社会文化已成为其发展的巨大阻力。  相似文献   

15.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转变生产机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湘南地区为例,探讨我国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产业模式与经营组织模式以及应采取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初教院学报创办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东部沿海地区教院学报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大大超越了西部内陆地区,西部地区教院学报发展严重滞后。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西部地区社会经济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教院学报应该抓住丰契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接挑战,在为学校和当地的教育教学服务中发展自己,在发展中更好地为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叶欣茹①一、引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存在和发展,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培养高级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上...  相似文献   

18.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六城市,随着辽宁雀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六城市凭借自身沿海的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辽宁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实力对比关系演变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辽宁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已经逐步超过内陆地区。对这一结论我们给出了相关的分析与解释.并提出了促进沿海与内陆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开发,有两个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一是前 30年的发展经验,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从新中国成立到 1 978年,中国实行的基本上是以地区间平衡发展为目标的内陆地区重点发展战略,国家建设投资重点主要在内陆地区,区域经济布局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西移,拓展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内陆地区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为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对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从国民经济总体看,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的差距并未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其中原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问题是,五六十年…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高等教育本身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比普通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无疑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