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洁 《文教资料》2010,(3):138-139
国内学者目前对于“潜规则”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吴恩的《潜规则》以及“潜规则”在各行业表现的描述及其分析来探讨“潜规则”的定义、根源、危害、根治等问题。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现象描述过于表象化、原因的探讨缺乏深入的道德分析、消解“潜规则”的方式缺乏创新等。因此,有必要借鉴现有所得的同时克服不足。为我们全面地分析找出其产生负面影响的根源以及为消解“潜规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潜规则是指暗地里通行、起实际作用而上不了台面的规则。潜规则对社会价值观影响深重,危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严重阻碍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分析淮北市科技局腐败窝案,可以从本质层面揭露潜规则的主要表现。要通过运用培育公民法治意识、完善制度设计、强化监督、规范自由裁量权使用、推行政务公开等方式来治理潜规则。  相似文献   

3.
话语的模式与内容乃是社会行为的模式与内容的反映和表征;“潜规则”一词的流行,是以潜规则行为大规模存在为基础的.本文基于实事求是的立场,结合对现实利益的博弈分析与道德哲学的批判视角,深入阐明“潜规则”行为中的合作与背叛、道德与利益的复杂关系,深入探究“潜规则”行为背后的利益博弈与心理机制,以期为治理潜规则行为奠定认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潜规则的存在一直是影响教育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什么是教育潜规则,如何正确看待潜规则的存在,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怎样合理限制与利用教育潜规则等,这些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这也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潜规则”是与主体制度体系相悖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它产生于正式制度的漏洞和实施机制中的缺陷,同时又有很长久的文化渊源,它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正式制度的执行。要有效遏制“潜规则”,更彻底地贯彻制度,必须加大公共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行业"潜规则"在社会各个领域已屡见不鲜,危害无穷.在对行业潜规则的伦理分析中,可以行业潜规则的内涵、特点并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潜规则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产生行业潜规则的原因和消除行业潜规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潜规则必须破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以来 ,“潜规则”一词在媒体中频频出现。小巨人姚明在奥运篮球赛场上发怒 ,有人说姚明触犯了体育界的“潜规则”。福建某县委书记投书人民网 ,有人说他违犯了官场的“潜规则”。而新近两件招生风波 ,也有人归咎于触动了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潜规则”。规则者 ,共同体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之明文行为准则也。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 ,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常识 ,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之所以要明文 ,在于它代表着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组织的公正和正义 ,必须用所有成员都能共同理解、共…  相似文献   

8.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当前客观存在的政企关系“潜规则”.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经济环境,对吸引外资产生了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政企关系模式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政府部门中的潜规则是指在政府管理中跟国家权力的行使直接相关与政府正式规章制度相悖的“地下规则”。根据近十年有关“潜规则”的报道,政府部门中的潜规则可以分为人事选拔和考核、政府采购、拆迁和土地出让以及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方面四类。其影响虽有积极方面,但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需要在对潜规则研究基础上,在加强思想教育、完善正规则、加强监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潜规则探源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潜规则的客观存在一直是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教育潜规则,如何正确看待潜规则的存在,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合理限制与利用教育潜规则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也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潜规则动摇诸多社会行为价值规范基础、突破诸多社会行为基本道德底线以及致使诸多社会行为游离并突破法律边缘三个方面分析了潜规则通过对社会规范的消解所导致的社会行为离轨问题,同时对这种社会行为离轨归类分析为违俗违德行为、违章违规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并且从社会转型期间新旧体制衔接过渡阶段出现的规则盲区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从众行为分析了潜规则盛行造成社会行为离轨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要从深化改革和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入手来解决潜规则盛行所造成的社会行为离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政企关系的复杂性是由于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熟人社会”、计划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等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市场化道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章指出了强势政府与“潜规则”存在的原因,以及其如何才能走出困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政策执行的诸多非制度因素中,“潜规则”政治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潜规则”政治文化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潜规则”政治文化的影响以提高政策执行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潜规则”是人们为了利益能够更便捷地分配而做出的规则选择。由于潜规则的利益吸引效应、扩散效应、适应效应以及退出和揭破潜规则的成本制约效应,校园“潜规则”在90后中广泛存在并导致了学校某些正式制度功效的弱化甚至失效。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该从完善显规则、强化规则敬畏意识、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重视潜规则的积极教育价值等方面,努力实现90后大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潜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江湖规矩,江湖文化是其亚文化母体。江湖文化是由游民创立的一种底层文化,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文化和寄生文化,具有聚群、趋利、恃强、尊上、寄生五个基本特征。江湖文化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潜规则的盛行是江湖文化被广泛认同的结果。潜规则的消解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内潜规则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热情。然而对党内潜规则本质的理解却各不相同。通过对当前党内游规则研究现状的归类式分析、学理式思考,我们认为党内潜规则的实质就是正规则的异化。消除党内潜规则既是实现党内和谐定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潜规则在我国源远流长,它是权力腐败的载体。中国古代高度行政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官僚层级制度是潜规则发生的根源,而中国特有的儒家文化思想和民族性格的劣根性客观上对“潜规则”的肆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由于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不完善,使得潜规则的蔓延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只有加强权力监督,培育并壮大行政监督主体的力量,同时在民众中加强法律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潜规则。  相似文献   

18.
官场上有潜规则,职场上同样也有潜规则。职场潜规则有规律可循,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言。这使得这股无形的力量左右着员工的行动,却又让人触摸不着,琢磨不透。职场新人被潜规则所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被哪股“潜规则”所伤。因此,好好解读一下职场老人们的职场潜规则,来学习、认识这些隐蔽的、不成文的心理默契与行为规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谈“潜规则”文化里的管理,其实,核心就是在谈学校的管理得用上辩证法的思想去认识、解决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从而促进一所学校健康发展。“潜规则”管理文化,在很多场合都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是对某些事项的事先约定。一个对“潜规则”文化有认识和研究的校长,他的管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能瞻前顾后、左右逢源,体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问的凝聚力,所做的事几乎成了广大教职工认可度最高的事,所说的话成了广大教职工满意率最高的话,和谐成了学校的主旋律。但是,有时,“潜规则”对新校长来说,它往往是一个雷区,操纵时必须居安思危,从容应对,才不会有危险,才不会因内讧降低内耗,从而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校长能否辩证地认识“潜规则”,能否驾御“潜规则”践行管理,反映出一个校长管理能力的高低,这成了衡量一个校长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0.
培育法制观念相对于整个法制工程而言是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西方法治思想源远流长,而中国人治思想极为丰富。当前中国官方和民间存在着法制观念的诸多障碍:官方视法律为管制民众的工具,持片面的“秩序观”,对法制采取“机会主义”和“便利”态度,盛行官场“潜规则”;民间“情”重于“法“,迷信“关系”,缺乏权利观念和争讼意识。官方和民间的观念障碍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培育法制观念既是渐进的,又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