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跑某一战线的记者应当成为熟悉某战线的行家,诚哉斯言,作为编辑则且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此言极是。请看几则实例:郑州市有个中原区,中原区有个中原乡。有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稿明明是“中原乡”,见报后却成了“中原区”,不知是哪位编校高手大笔一挥让其由“乡”升格为“区”。一事之差,造成失实,显然是由于改者孤陋寡闻所造成的。此为例一。  相似文献   

2.
读者论坛     
读者论坛编辑要有广博的知识熟悉有人说,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否则,会闹笑话、会出洋相。此言极是。请看几则实例:郑州市有个中原区,中原区有个中原乡。有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稿明明是“中原乡”,见报后却成了“中原区”,不知是哪位编校者让其...  相似文献   

3.
《新闻战线》去年第七期刊登了阮礼录同志的文章《“野人”的报道失实》,11月14日人民日报《科学园地》副刊又发表了彭祝平同志的文章《猴是怎样“变”人的?》。这两篇文章对“野人”事件起了很好的正本清源作用。也许有同志说,事情过去了这么久,要搞清楚不难,但当初报道时不出错就不容易做到了。我们报纸最早报道了这一事件,但并没有出现差错。这是由于在开始报道时,我们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一滴水考验一座城市”——在2005年11月下旬发生的“哈尔滨停水”事件中,很多媒体都用了这样的标题来描述突发水荒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我看来,这滴水不仅是对老工业城市哈尔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国内各家媒体如何进行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一次考验。“哈尔滨停水”事件发生后, 今日早报编委会在第一时间派我赶赴哈市采访,这也早报推出“第一重点”栏目以后,首次直接派记者采访国内重大突发性事件。如何在这场“媒体战”中取胜, 一时间,成了全报社齐心协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去年第七期刊登了阮礼录同志的文章《“野人”的报道失实》,11月14日人民日报《科学园地》副刊又发表了彭祝平同志的文章《猴是怎样“变”人的?》。这两篇文章对“野人”事件起了很好的正本清源作用。也许有同志说,事情过去了这么久,要搞清楚不难,但当初报道时不出错就不容易做到了。我们报纸最早报道了这一事件,但并没有出现差错。这是由于在开始报道时,我们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采用第一线的来稿,在准确的基础上求快,从而使报道既快又真实。短尾猴是1984年10月24日被捕获的,老百姓传言为“野人”,  相似文献   

6.
在丹巴特大泥石流事件中“抢”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颖 《新闻爱好者》2003,(10):10-11
新闻是“抢”出来的。大凡经过新闻专业学习或者从事新闻工作一些时日的人,对于这个命题,自然耳熟能详。而我在这次四川丹巴特大泥石流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对一个“抢”字,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理解。先说说丹巴特大泥石流事件的发生。7月11日晚上10时30分左右,四川西部横断山区腹地丹巴县巴底乡水卡子村“美人谷休闲山庄”,二层的藏式小楼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原来,这个晚上,有4个上海游客通过成都川大教育旅行社安排的川西自助游来到这里。热情的老板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了解丹巴的民俗,特地组织了一场歌舞晚会,请了附近3个村子四五十名青…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以来,照片在网络上引发的新闻是接二连三,如“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还有“华南虎”、“藏羚羊”照片,等等,网络图片新闻可谓是热闹非凡,经久不息、有的还演变成了重大的网络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8.
<正>一、事件回放2007年2月26日,在猫扑、天涯等网站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图片:在一片工地中央,有一栋突兀的二层小楼,周边的地基已被挖空,小楼犹如建在孤岛之上。当时的图片说明写道: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边上。这张照片是作者站在轻轨杨家坪站的站台上拍摄的。3月8日,《南方都市报》以《网上惊现"史上最牛钉子户"》为题独家报道了此事,由此掀开了媒体对该事件报道的序幕。其后,"最牛钉子户"被新闻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至4月间,“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成为了中国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事件由互联网各大论坛间流传的一张图片开始,而日渐受到民众关注。这张图片拍摄了重庆九龙坡区的一个建筑工地,整个工地已被挖成10米深的地基大坑。但在大坑的正中央,却孤零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网友将其命名为“史上最牛钉子户”。2007年3月19日,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至4月间,“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成为了中国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事件由互联网各大论坛间流传的一张图片开始,而日渐受到民众关注。这张图片拍摄了重庆九龙坡区的一个建筑工地,整个工地已被挖成10米深的地基大坑。但在大坑的正中央,却孤零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网友将其命名为“史上最牛钉子户”。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至4月间,“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成为了中国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事件由互联网各大论坛间流传的一张图片开始,而日渐受到民众关注。这张图片拍摄了重庆九龙坡区的一个建筑工地,整个工地已被挖成10米深的地基大坑。但在大坑的正中央,却孤零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网友将其命名为“史上最牛钉子户”。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一些报纸围绕“马丁事件”作了不少文章。从学术讨论的角度看,人们倾向于这么一种意见:需要造就一种比较融洽的气氛,一种此较宽松的舆论环境。报纸本应为造就这种气氛和环境作出努力,然而很遗憾,“马丁事件”之所以成为“事件”,却与我们新闻界不无关系。违背事实作报道,是一个原因。事情是由国外的新闻机构引起的。马丁的文章《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早在1985年11月2日就发表在《工人日报》上,《北京周报》作了转载。可是日本时事通讯社在电讯报道中,却把马丁的原文意思歪曲了。马丁在文章中只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任务”,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经济问题时,“在《资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新闻学概括深度报道“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它不仅要说明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要分析它的意义,预见事件的发展和影响”。这就是说,深度报道既要说明“怎么样”,“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是什么”可以从画面中看到,“为什么”则需要报道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无主档案”的概念、特征及其处置的途径与方法 ,提出了用法律方式预防“无主档案”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孙喜云 《新闻采编》2002,(3):17-19,13
最近一个时期,各家党报纷纷加重了深度报道的份量。 何谓深度报道?《新闻学简明辞典》解释其为“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某些论著称之为:“是一种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深刻透视新闻事件与社会问题,全息结合,富有理性思辩的一种报道方式。”有的则称之: “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至4月间,“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成为了中国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事件由互联网各大论坛间流传的一张图片开始,而日渐受到民众关注。这张图片拍摄了重庆九龙坡区的一个建筑工地;整个工地已被挖成10米深的地基大坑。但在大坑的正中央,却孤零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网友将其命名为“史上最牛钉子户”。  相似文献   

17.
“亲历式”报道,在国外较多地被称为“个人经历报道”。这种体裁,或者是记者直接参与某一事件,或者是记者亲身经历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且把自身直接参与其事的亲身经历写进报道中去,用以吸引读者,说服读者和感染读者。它要求记者在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亲临事件发生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感受来构思主题,描述新闻事件的经过、发展。这种报道形式本来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形式之一,然而,一些媒体由于盲目跟“风”,出现了大量模式化的亲历式报道。许多报道纯粹是为了“亲历”而“亲历”,大搞各种带有炒作色彩的“亲历”,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8.
“钓鱼”一词的引申含义包括网络欺骗行为和手机、电话、短信欺骗行为。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使“钓鱼”一词扩展为执法欺骗行为。2009年11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含暗访素材的的新闻“公益医院非法行医,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11月18日,北大医院发表声明,称央视的报道有“钓鱼采访”之嫌。由此,“钓鱼”一词被引申到新闻采访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从“动新闻”事件谈新闻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底,壹传媒《苹果日报》推出了一种新的报道方式——"动新闻",以精细的3D动画形式再现暴力凶杀案等新闻事件,标榜以全新的写实动漫方式呈现新闻,手机网络皆可下载阅读。而此种报道方式也引起了强烈争议。2009年11月26日上午,约有20个台湾民间团体来到壹传媒大楼抗议.强烈指责“动新闻”以大量模拟动画方式报道色情、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