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于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反感和否定,出于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考原则的信奉和推崇,出于对语文教育现状的深深忧虑和1998年全国语文统考试卷的“似曾相识”,武汉市特级教师朱显驹先生“别有用心”地推出了《高考语文试题新拟》(载《中学语文》1998年第9期),其作用于读者的不仅仅是耳目一新。朱先生在《“命题意图”说明》中说:“我们旗帜鲜明地砍掉‘基础知识’这一块的命题,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2.
’95高中语文毕业会考试卷分析梁肇响会年的语文会考命题和’94年相比,指导思想、命题范围、命题依据都没有变。试题紧扣大纲、教材,从检查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着眼,统筹兼顾,全面图覆盖,突出重点。试卷不再分卷Ⅰ、卷Ⅱ,而是按知识系统分为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上课铃刚停,徐老师便单刀直入:“今天这节复习课,请同学们把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进行探究。”李一鸣同学先提问:“老师,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语音、汉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逻辑知识、古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舒畅同学赶忙说:“老师,我听人讲,现在中考不考语文基础知识,我们干嘛还提它?”“这是一种误解。”徐老师娓娓道来,“过去,确实偏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如,讲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喻体‘本体’‘喻词’名词术语一大堆,从概念到概念,脱离生动…  相似文献   

4.
千年语文高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和立意设计究竟有些什么变化 ,不仅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瞩目 ,也受到全社会的深切关注。翻开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总的感觉是 :高考命题在悄悄地“变脸” ,体现了“稳中有变、稳中有进”的命题精神。其实 ,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改力度的加强 ,今年的语文高考命题必然会有新的变化 ,而高考试卷的命题则关涉到千家万户 ,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因而其变化也应该是渐进的 ,不可能是突变的。令人欣喜的是 ,2 0 0 0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在保持往年命题特色的基础上 ,又作出了新的努力 ,尤其…  相似文献   

5.
许小红 《考试周刊》2009,(2):199-200
“新高考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趋势在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表现突出。命题贯彻了能力立意的原则,在考查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潜力,特别是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选择题注重识别、判断能力的考查,主观题注重阅读、  相似文献   

6.
今年语文试题仍然体现了命题者“稳中有变”的基本思路。“稳”,指试题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变”,指在某些方面又有所变化。从整体看,在试卷基本框架、考试基本内容、命题形式等方面保持不变,而试卷结构有所调整,试卷长度和题量有所增加,评分标准有所改变。例如文化...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本着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发展的原则,延续了近四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传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关注现实生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导向,期望对初中日常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998年第5期《语文试题应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轨》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国的语文试题自80年代初引进国外的标准化命题模式以来.经过命题组年年求‘新’求‘变’到现在题型可以说是到了花样百出、陷井密布的地步。”《杂文报》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考语文题每年都在变 ,从难度上比去年有所下降 ,但是由于成人考生的来源广 ,知识结构差异大 ,年龄参差不齐 ,行业五花八门 ,学习环境差等原因 ,多数考生还存在畏难情绪 ,对考试缺乏信心。尽管高考命题是不可测的 ,是不断变化的 ,但根据前几年高考命题情况 ,成人高考命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从分析不变的因素来应对命题的多变 ,就能抓住规律 ,变难为易。语文命题一般分为四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一、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从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分析看 ,分值为 30分左右 ,占试卷的 2 0 % ,其中对语音正误判断 …  相似文献   

10.
分析近年来我省中考语文试题的变化,表现在第一板块中,是把原来的“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调整为“语言积累与运用”。比较前后之间的“变”,主要体现在把“语文基础知识”变为“语言积累”,不“变”的是“运用”。这表明,考查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仍然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这部分内容命题的意义和对《大纲》、《课程标准》的误解作一说明。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能起到既“导流”又“开源”的引导作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所以,命题也应该围绕这一目标来设…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近三年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我“看到”的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是这样的:   一、试卷的整体结构已作了较大调整,语文基础知识是在一个更加灵活的语言环境中考查的。“老三篇”的结构形式,已延续了多年,尽管也有过多次“微调”,但其凝滞的模式,已阻碍了考试内容改革的进程,要求变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涨;加之上海试题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使全国试题没有不变革的理由。我们“看到”了语文基础知识并未“请到”试卷之外,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尽管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非议,但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把高考试题语言运用题型比喻为命题的试验田、自留地,这一部分题量虽少,却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体现了试卷的一些特色,掂量出考生的语言功力。通过分析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题目的内容和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2007年高考命题的一些趋向。一、贴近社会生活,重视实际运用社会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生活的“镜子”,离开社会生活,语言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所以语言离不开社会,高考语文命题离不开现实生活。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语言运用题目很重视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考查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广东卷第21题: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读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一些公共场所书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以随时上架。”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写一段话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醒他们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分析:题目引导考生对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促进这一活动的健康发展。考生在答题时应考虑以下问题:一是所写的语段必须突出“放漂”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特点,如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色;二是能引起读...  相似文献   

13.
语运题向来是语文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集中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命题特点,凝聚着命题人的创新精神。在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运题,在坚持对传统题型考查的基础上,如仿写句子、变换句子、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新题型的探索,一道道融多个考查点为一体、彰显“生活化”的试题,成为试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凸现了“语文生活化”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全国15套试卷呈现出稳中求变、凸现语文时代精神的基本特点,试卷结构和命题形式以稳定为主,材料内容与主题鲜明弘扬了时代精神;同时,试卷中的微变,体现出高考命题思路的开拓与创新。2016年的高考语文备考仍然要重视教材上基础知识的积累,强化能力训练,举一反三;课堂教学要少讲答题模式,多呈现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朱显驹先生在《对高考语文测试的反思》中,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总体构思。他鞭辟入里地剖析了“语文高考测试把语文教学导入了误区”这一严重现实之后,明确提出“试卷由‘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并且强调要“提高作文的权重”,这是非常正确的。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高考语文测试,理所当然地应该“提高作文的权重”。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那他们以后无论是升  相似文献   

16.
章倩  闵红玉 《文教资料》2014,(31):193-196
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悄然发生变化,社会各方舆论热烈,试卷命题会带给中学语文教师哪些思考?本文就如何应对高考变化、如何处理好“变”与“不变”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一、试卷结构与命题情况试卷试题由文言诗文、现代诗文、阅读与写作三大部分构成,满分120分。与过去及其他省市相区别的是“语文基础知识”不单列为一部分,而是贯穿在阅读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一、总体评价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严格依据《考试手册》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编制试卷。试卷努力贯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命题原则,进一步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渗透和体现二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语文试卷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重视语文试卷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轨迹□武汉洪镇涛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1.我在学生时代,对语文老师一讲到底和烦琐分析教材的作法十分反感,从不认真“听讲”,倒是在语文课堂上偷...  相似文献   

20.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也是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一个重点。汉语词汇十分丰富,其中成语又有言简意赅、考查点多的特点,因此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上,所以有必要对近年来成语试题的“稳”与“变”的走向作一些分析。 成语考查的“稳”表现在这些方面: 一、成语是“必考项目”,是重要的知识点。综观近年高考、会考和统考试题,几乎每一份试卷都涉及到成语,这是由成语在词汇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掌握汉语词汇的状况,是完全可以通过成语的考查来确认的,因此,成语成了命题者所钟爱的“宠儿”。自从1978年开始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后,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点不断改变、拓展、深化,而成语试题却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各份试卷上。这就告诉我们,成语是一项重要的必考内容,需要在复习备考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