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动于世纪之交的我国第八次课程教材改革,是中国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挑战,培育创新人才,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决策。其深远意义远远超越了课程与教材的范畴。然而,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基点在课堂。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进步,新课程理念就无法落到实处。于是,对于处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较为关切的便是对新课程、新课堂的探问。正因为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课堂教学的奥秘又怎么能不让教师“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新课程理念在新世纪的创生,为我们照亮了迷径。原来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文的;不仅是传…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经十年,透过这风风雨雨的十年岁月,我们发现,不少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对新课改精神和理念认识模糊,仍旧不会有效地使用新课程教材、高效地创设课堂,需要全面审视新课改问题,认真总结新课改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提升他们的新课程思想和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有了不少新的发现,新的创造.现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已修订完毕.要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核心在课堂教学.教师转变了理念,掌握了教材,还要践行在课堂上,课堂是课程的载体,也是课程的表现方式.要借助于新课堂的构建,将课程理念转变为现实的教师行为,进而形成为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教学智慧.只有这样课堂改革才得以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的向我们走来,一个崭新的教材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将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适应新的教材体系,走进早已熟悉而今又陌生的生物课堂,是我们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和新的教材走进我们的校园,如何在教学中使这种"新"得到充分体现,是值得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感悟新理念体验新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像一股清新的气息吹进了课堂,也吹进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里,新课程的出台伴随着一种新教学理念的诞生与实施。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课堂"和谐教学"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方法之间以及教学过程和  相似文献   

7.
陈宝旺 《考试周刊》2014,(4):137-137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构筑和支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什么呢?本文就此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主题与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开展了几年,新课程以新的理念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物理课程改革不仅是更换一种教材,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超越.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教学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新过程.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呢,本人就以参加省创新教学比赛《压强》一课的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对我们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少先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认为,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学校课程改革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观念,以及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新实践、新体会融会贯通,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现结合新课改精神,对少先队工作作以下两方面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必然要带来课堂教学的改革,怎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呢?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标准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作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课堂,重新考虑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增减能力的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果,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构筑和支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多了,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同时也遇到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课程和教材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人们通过对过去教育改革失败原因的反思,发现新课程、新理念向课堂深入是课程教材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实践的新尝试。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背景,着重探讨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4.
邢宝志 《考试周刊》2009,(35):17-18
改革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常有又常新的问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要求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倡导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新理念。由于新课程改革,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思索、不断创新.创造出一套教学相长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以已有的课堂理论研究为依据,以已有的课堂研究方法为指导,深入课堂教学,探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有的新视点——新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同步变革、"统整课程"的实施、新课程资源观的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堂文化的创生以及"学习型共同体课堂"的建构,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与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周小艳 《考试周刊》2012,(29):124-12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们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评价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课堂教学也由"沉寂"到"活跃",以合作性、探究性、情境教学为主,提高了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创设了既能体现政治课教学特点,又符合本校学情的分层式高效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在高中已经开始,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觉得并不陌生。因为许多教学理念就是教师教改经验的总结、升华。其实,如果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即使是老的课程框架、老的教材版本,仍然能探求并达到新课程的理想境界。因此,我认为,只有对新课程认识正确了,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改革的教育行为。否则,即使课程的设置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课仍然是老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关键还是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从2002年秋季开始,我省已经有22个县(市)区实施了新课程。在全国,也已有义务教育阶段的20个学科、50多种教材正在课改实验区投入使用。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公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关心、思考有关新课程方方面面的问题;当新课程进入学校、走进课堂的时候,许多新的问题也会不断地产生。教材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实施新课程后,会有些什么变化?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新课程对教师、对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本刊记者访问了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马云鹏教授。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了,我们地理教师以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积极投身新课改,认真参与新课改的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努力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习、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中不断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会不断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新革命。  相似文献   

20.
赵轶森 《考试周刊》2011,(83):22-22
在新一轮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师以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积极投身新课改,认真参与新课改的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努力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习、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中不断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会不断遇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提升自我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