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学术论著的出版质量,探讨学术书稿引文及其标注的规范化使用。文章介绍了学术书稿引文及其标注的作用,说明了学术书稿引文及其标注应遵循的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最常发现的问题,具体包括:引而不标,不加甄选地转引、滥引,断章取义、歪曲引用,引文量少或引文时间陈旧,引文存在知识性偏差,引文标注格式不规范等。提出出版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作者与编辑的责任:一方面引导作者严肃对待引文及其标注,另一方面编辑在验收、审读、加工环节须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2.
参考文献引用分类标注与科技期刊和论文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建军 《编辑学报》2006,18(6):406-409
为了规范参考文献的引用,减小引文问题对科技期刊和论文评价所造成的影响,使得以引文为基础的各种分析方法在科技期刊和论文的评价中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提出了参考文献引用分类标注的概念.依据被引文献对论文作用的不同和引用意义的差别,将论文所引用参考文献分为正相关性引用类、负相关性引用类和平行相关性引用类,建议在论文写作中标注出分类的标志,编辑和审稿人在编审时可据此核实参考文献引用的正确性.在论文评价时分类进行检索统计,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引文分析的各项指标,变笼统的引文分析为细化的据类分析评价,使引文分析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报》论文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国海 《编辑学报》2014,26(6):617-618
对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引用的《编辑学报》56篇论文,从被引和施引作者、作者单位、论文关键词、施引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引文同时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数据库引用情况作比较,从中了解《编辑学报》在国内外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研究主题及相关学者等信息,发现引用和施引论文的学者及研究机构,提出缩短出版周期等建议,进一步提高《编辑学报》的学术质量及其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林业类科技核心期刊文献引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深入分析文献引用对林业类科技核心期刊质量的影响,通过资料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选择同一层次的5家林业类科技核心期刊,对其2014年全年的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篇均引文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的时效性、期刊自引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5家期刊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不尽相同,篇均引文量需要提高;参考文献来源类型主要是期刊;语种以中文为主,其次是英文,其他语种引用比较少;参考文献时效性和期刊自引率控制较为合理,但有提升空间.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希望期刊编辑重视刊发文章引文的各项指标,从而提高刊发文章质量.  相似文献   

5.
著述引文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述引文之我见墨愚不少编辑都深有体会:有时花在替作者查寻、核实、勘误、抄写引文上的时间和精力,比在语言文字上下的功夫多得多。某些作者不负责地草率引用,丑化了自己的"学者"形象,也不尊重编辑的劳动,实在是害人害己。笔者认为,无论对作者,还是编辑,都应重...  相似文献   

6.
参考文献引用错误是科技论文的严重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常见的引用参考文献易出现的5类错误:缺乏引用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所列引文文献是作者未真正查阅过的,引用了有时效性的无效文献,引用内容错误或不当的文献,参考文献引用格式上的错误。本文对这5类常见的引用错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引起作者及编辑的足够重视,严格把关,减少甚至杜绝参考文献的引用错误,以利于作者、编者共同努力办好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7.
赵贤瑶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139-143
简述引文失范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在重新阐释引文定义的基础上,对引文的实质内容与外观形式进行界定和区分,确立6项引文原则,并逆向运用于引文微观测评。从引文必备要素的广度和引证效果的深度两个维度,引入关联度、适量度、准确度、规范度、引证强度5项测评指标,构建引文微观测评指标体系及其综合得分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编辑发现和剔除虚假引文和错误引用问题,也适用于论著引证强度分析以及对期刊编辑质量的深度评价,还适用于基于引文分析的其他学术评价,为引文分析奠定科学、准确的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引文分析方法,对《编辑学报》7年内刊载论文的引用文献年代、语种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其普赖斯指数和半衰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吴彤 《新闻爱好者》2011,(4):110-111
本文分析了学术期刊引用古籍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七种主要错误,认为在引用古籍时,作者自身不重视引文、电子文稿的使用、出版事业现状、转引是造成引文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引用古籍必须认真核对原文,力争引用最新权威版本,遵守著作权法关于古籍引用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将引用内容分析与引文著录分析进行比较,旨在引起国内学者、出版商、图书馆、信息服务等相关人员和部门对引用内容研究的关注,促进引文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对引文著录与引用内容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然后从引用频次的计算、引用极性的分类、引用动机的分析、引文网络中文献之间的关系、应用发展5个角度将引用内容分析与引文著录分析进行比较,得出引用内容分析相对引文著录分析的优势所在。[结果/结论] 与引文著录分析相比较,引用内容分析在科学评价和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方面更合理,是引文著录分析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学术期刊引用古籍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七种主要错误,认为在引用古籍时,作者自身不重视引文、电子文稿的使用、出版事业现状、转引是造成引文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引用古籍必须认真核对原文,力争引用最新权威版本,遵守著作权法关于古籍引用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8,20(5):411-412
以<建筑结构学报与<建筑技术引文统计为例,对学术性期刊和技术性期刊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的某些特征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简要阐述其差异的内在原因.认为在论文稿件鉴审、编辑和期刊质量评价时,对学术性期刊与技术性期刊引文的客观差异应予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学术论著应杜绝无效引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陶范 《编辑学报》2007,19(3):173-175
学术论著中的一些过度标引、不相关引用、错误引用以及引用的信息滞后是一种无效引用,它影响论著的简洁表达,损害论证力度,浪费出版资源,影响引文计量的真实性.为杜绝无效引用,应破除对参考文献的认识误区,遵循必要性、准确性、新颖性的引用原则,重视作者的养成教育,帮助提高其论文写作水平,编辑则需严格核查把关.  相似文献   

14.
谈谈编辑复核史籍引文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术期刊中所发表的文章引用古典文献中的某些内容是很普遍的现象(史籍引文几乎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本文主要针对学术期刊而言.),一般将引用的内容称为引文.引文少则几字,多则数句乃至成段.引用的目的主要是藉以立论,或说明某些问题.引文必须准确无误,如果引文有误,即使文章论证恢宏雄健,其学术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如果这类文章得以刊发,将给学术刊物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编辑在工作中有必要对史籍引文进行复核.编辑复核引文的必要性,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看:一、复核引文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需要一份期刊的学术质量的高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引文质量的高低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份期刊中的史籍引文屡屡出现差错,即使它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我们也很难说这是一份高水平的期刊.按常理推想,人们会认为引文都是录自古代典籍,原文照录,不会有什么差错.但在实际工作中事情并非人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在我们收到的稿件中,引文不准确、张冠李戴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那些颇有名气的专家学者也不免出这样或那样的纰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点:1.转引别人文章中的引文,自己并未复核原文,因此将错就错,以讹传讹.2.摘录时粗心大意,将个别字句或标点录错.3.对史料不作细致甄别,草率引用.一篇学术  相似文献   

15.
������ѧ�鱨�����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费城科学情报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nc.Philadelphia,U.S.A.以下简称ISI)针对现代科技文献浩瀚如海,文献内容涉及多学科,按传统学科分类编辑文献检索刊物工作量大,从编辑检索到供读者使用中间时差太大,传统的检索工具对检索者的要求过高,现有的传统分类检索工具不能反映文献被引用率不足等,自1961年以来,借助计算机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具有引文的文献检索索引。而《科学引文索引》(简  相似文献   

16.
核对引文是编辑不可推卸的职责。在这个问题上,编辑有四重责任。其中一是对引用者负责,帮助他纠正引用中可能发生的失误;其二是对被引用者负责,避免其文句被错用、歪曲、篡改,避免被人把他没有讲过的话加到他的头上;其三是对读者和其他传播媒介的受众负责,不使他们接受错误的信息;其四是对出版物和其他传播媒介的质量负责,因为引文的准确和适当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既然如此,编辑就只有认真对待、谨慎从事的义务,没有听之任之、大而化之的权利。现在颇有一部分编辑借口“文责自负”,根本就不核对引文,这是很不应该的。 或曰:核对引文,不就是保证引文和原文相符,没有错漏字吗?雕虫小技,何足道哉!此言大谬。核对引文,首先当然要保证引文和原文相符,没有错、漏、衍字(包括标点符号),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很不容易。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史资料》总第五期上有柳亚子1945年12月14日给马歇尔的一封信,其首句“倾闻大施(使)东来”只有六个字,却错了两个字。“倾”为“侧”之误,“施”为“旆”之误。“旆”是旗帜的通称。“大旆”犹“大驾”,是函牍中的客套话,不料误作“大施”,还自作聪明,在“施”字之下括注一个“使”字,以为“施”是“使”的笔误。有趣的是,该刊封二就是柳函的原稿,编辑只要核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引用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引用深度和引用效果的角度,提出静态引用和动态引用两个有关论文引用态的概念。并对静态引文、动态引文的引用目的、引用的内容及其对论文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引用频次开展的引文分析忽略了引文对施引文献的效用差异,依此展开资源评估、学术影响力判断难免受到“无效”引用干扰。为排除“无效”引文,提升测度及评价数据质量,文章从引文效用的角度,选择引文属性、功能、对象、情感等典型特征,建立引文标注框架。测试逻辑回归与支持向量机等方式对引文自动分类的效果,择优构建“效用视角下核心引文识别模型”。其中,为探索自动化分类方式,在数据标注阶段,除人工标引,还使用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对话系统ChatGPT进行自动分类标注,并进行建模效果测试,以期为引文自动分类方法及应用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引用频次开展的引文分析忽略了引文对施引文献的效用差异,依此展开资源评估、学术影响力判断难免受到“无效”引用干扰。为排除“无效”引文,提升测度及评价数据质量,文章从引文效用的角度,选择引文属性、功能、对象、情感等典型特征,建立引文标注框架。测试逻辑回归与支持向量机等方式对引文自动分类的效果,择优构建“效用视角下核心引文识别模型”。其中,为探索自动化分类方式,在数据标注阶段,除人工标引,还使用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对话系统ChatGPT进行自动分类标注,并进行建模效果测试,以期为引文自动分类方法及应用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参考文献的转引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范 《编辑学报》2006,18(3):199-200
转引参考文献是一种不良引用行为.转引是学风不严谨的体现,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容易以讹传讹、断章取义,影响引文分析的科学性,损害原始论文所属期刊的声誉.转引源于原始文献难以获得、不良引用心态以及编辑的把关不严.杜绝转引现象,需要作者强化规范意识,编辑提高责任意识,修订学术规范以限制转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