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卫凯 《图书馆界》2012,(6):50-51,59
《涵芬楼藏书目录》形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系列,在近代目录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它反映了涵芬楼早期的发展历程与藏书建设,展现了商务学人保存古代典籍与传承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孙毓修先生是商务印书馆早年的一位高级编辑,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整理学者和著名的藏书家.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协助张元济创办涵芬楼,主持涵芬楼古籍的鉴定和整理工作,并写出<图书馆>一文,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1979年版《辞海》提到近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一共有六个词条,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占了两个词条,可见其影响之大。这两个机构已都不存在。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被毁时有四十六万三千多册藏书。它的前身是涵芬楼——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图书资料室。出版机构有这样规模的藏书,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提的两个东方图书馆系指上海东方图书馆和美国普林斯敦大学的葛思德东方图书馆(The Gest Oriental Library)。胡适先后和这两个东方图书馆都有过一段密切的联系。上海东方图书馆前身为商务印书馆1904年设立的资料室——涵芬楼。二十年代初商务印书馆决定以涵芬楼的藏书为基础,另建一座规模更大的公共图书馆,它就是上海东方图书馆。1926年5月3日东方图书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1932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5.
刘芳 《中国编辑》2018,(9):93-96
《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与《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是近期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与张元济相关的两种文献。其中,《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是张元济为"一·二八"事变后幸存的涵芬楼珍本古籍所编撰的版本目录底稿;《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则收入了张元济等围绕《孤本元明杂剧》与相关人士的往来信札470件,完整地记录了堪称"战时出版奇迹"的《孤本元明杂剧》整理、校订、编印、发行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种文献文本的分析,试图还原以张元济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的诸多工作细节,及渗透于其间的理想信念、文化担当与工匠精神,这对当代的编辑而言不啻一笔来自先贤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吕长君 《出版史料》2004,(3):102-105
颇具规模的“涵芬楼书店”开设在北京王府井商务印书馆大楼前。寸地寸金的王府井商业区,不是将它租出去做日进斗金的大卖场,而开书店,实在是读书界的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宋庆元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和宋龙山书院本《左传》,分别由涵芬楼和袁克文收藏。解放后,周叔弢收藏的鹤林于氏家塾刻本、宝礼堂后人潘世镃收藏的宋龙山书院本、铁琴铜剑楼收藏的元刻明修本《左传》皆捐予国家。  相似文献   

8.
周武 《档案与史学》2017,(12):50-53
<正>创建涵芬楼张元济在商务所办之事极多,其荦荦大者如主持编辑教科书,组织出版汉译世界名著,辑印古籍善本,改进新式排字机等,无不驰誉海内,影响深远。其中他创办涵芬楼与东方图书馆,更显示其博大的事业型努力。中国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名目各异的公私藏书楼,但大多着眼于藏,"嫏嬛深闭,检读为难,缥缃万卷,徒资玩饰",是故"见者未必能用,而用者常恨不得见"。同光年间,伴随西学的传播,西方  相似文献   

9.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涵芬楼秘笈》影印艺芸书舍藏本《太和正音谱》一种(双红堂-戏曲-286),上有长泽规矩也手校,是以此本与内阁文库藏明版《太和正音谱》《北雅》校勘的校记。在此集《涵芬楼秘笈》未出版面世前,盐谷温已将内阁文库藏明版《太和正音谱》曲论部分排印出版,并略作校记。与之相比,长泽细致校勘了日本所见三种版本全书,得出了版本考订的初步结论,并坚持搜求其他版本,较早留意到该书流变。长泽亦是较早对戏曲展开版本文献学研究的日本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上午还在谈论关于书市的话题,傍晚收到一位在乡村中学任教的老友的短信,说是费尽周折买到两本某国学大师的专著,要送我一本。我的心情无法形容!像小说里一样的巧事儿,果然就让我遇上了?先说那本国学大师的书。这一段时间,我在北京见习,每天上下班,可以经过涵芬楼——是我经常逛逛的书店。那本书,涵芬楼有,只是,我还没作购买决策。再说我这位老友。诗人,语文教师,所在学校距县城约四十公里。隔三岔五的,我会搜罗些书刊寄给他,他总想用核桃等山货谢我。  相似文献   

11.
张元济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他创建了涵芬楼,重点收藏善本古籍。后来他又不遗余力创建了东方图书馆和合众图书馆,为我国近现代文化、出版及藏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元济老先生是著名的出版家、校勘家,也是商务印书馆所办东方图书馆的前身——涵芬楼的创始人。他生于1867年,卒于1959年,终年92岁。清光绪年间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由于参加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13.
宋版《三谢诗》为现存三谢诗集最早的本子,嘉泰四年(1204)谯令宪重修,江州(今九江)刻本。宋唐庚辑,收录南朝谢灵运诗四十首、谢惠连诗五首和齐诗人谢脁诗二十一首。此本原刻已成孤本。明清先后由著名藏书家邵弥、蒋杲、黄丕烈、汪士钟、杨绍和等收藏,均珍如拱璧,后归大连图书馆,最后流落国外。20世纪30年代,涵芬楼准备影印流通,但未能成行,留有珂罗版毛样一份。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涵芬楼宋嘉泰重修本珂罗版毛样影印出版,框尺寸悉准原本,让我们还能一睹宋版书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张元济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30-40年代,张元济曹创建了三个图书馆,即通艺学堂图书馆、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合众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为广大读者服务,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1月15日,美籍华人招思虹女士捐赠中国近现代文献史料及华侨文献仪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招思虹代表"《金山之路》读者慈善团队"和"旧金山涵芬楼外楼"等同仁,将一批流落海外的中国近现代文献史料及华侨文献无偿捐赠给国  相似文献   

16.
张元济是著名的古籍文献版本专家和目录学家,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从1916年影印《涵芬楼秘笈》开始,50余年间,先后主持辑印《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十余种大型古籍文献,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与中国近代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济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先后创办了通艺学堂图书馆、涵芬楼、东方图书馆和合众图书馆,在图书的采集、管理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他精密和广博。”这是叶圣陶先生当年对初出茅庐的茅盾的评价。茅盾的最高学历是在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就其一生来看,他主要是通过坚韧不拔的自学而成为伟大的现代文学巨匠的。由于经济窘迫,他二十岁时就踏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见到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图书馆藏书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本期书榜     
2007年7月北京三联书店陆华供稿老照片(第五十三辑)山东画报10.00谁是最可爱的员工中国经济29.80这里是北京华艺28.00舞者(冰卷)作家22.00看罢西游不成精东方25.00退步集续编广西师大36.00茶人茶话三联20.00玩心大发三联28.00酒人酒事三联22.00窥视工作间三联21.00涵芬楼刘继蕊  相似文献   

20.
孙毓修先生在我国出版界可谓无人不知。然而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除了出版家这个身份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图书馆馆长和一名不折不扣的图书馆学家,不但在实践中将涵芬楼打造成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在理论上也开创性地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理论专著,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