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意是作文的灵魂,有了明确的立意,构思、选材才有凭依,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均富灵气;没有立意,则"言愈多而理愈乱"。故无论高考、中考的作文评分,都将立意作为第一标准。笔者在高考、中考的阅卷中,发现无立意,或立意错误、散乱的作文其实并不多,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立意一般,缺乏竞争力。古人主张作文要"道人之所未道,道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更正面地呈现社会生活,立意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意义。但学生理解材料表面化,立意笼统宏大。其实,好的立意背后有正确思想价值观的支撑。价值观立意已进入写作教学探索的视野。一、新材料作文中的价值观立意1.新材料作文的立意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3.
纵观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们明显感觉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作为高考作文"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作文。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复习备考时,切不可眼睛只盯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4.
<正>材料作文给每个考生的材料是相同的,至于你根据这材料弄出什么文章来,那就看各个考生的能力,对材料的解读,对生活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能以"意"判文。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细则明确指出,高考作文考的其实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立意不可谓不重要,但关键还要看作文本身是不是具有思想性和文学性。一篇表达漏洞百出的作文,立意再准确,立意再好也不可能成为高分作文,相反,一篇立意一般的作文,如果展示了作  相似文献   

5.
<正>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则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因此,作文的立意万万不可忽视。近几年的高考,不论是新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一般都是要求考生"立意自定",但是脱去了命题作文的"镣铐",有些学生反而不会"跳舞"了,而近年的高考作文往往审题难度不大,所以立意对于作文的成功与否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立意类型,可供大家参考:一、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相似文献   

6.
对于写作,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而老师也常常为了应试教育,教给学生"伪"作文,使老师成了学生作文路上的拦路虎。其实作文也可以轻松教,教学生立意,写真实的作文,就会使学生对作文更加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所谓立意,就是作者为文章确立主题。而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统帅文章的"纲",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是评判文章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所以,作文立意是非常重要的。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但是,学生在平时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却没能对立意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对"学生作文立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作文该如何立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地说明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变格作文"专栏征稿要求: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习作的立意改变为应试作文所需要的立意。评点指出变格后作文在立意上质的改变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9.
方明 《语文天地》2012,(9):36-37
高考作文题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立意多元性。这种多元性,虽然有助于展示考生的写作个性,但是也增加了作文立意方面的难度。那么如何在多元性的立意中有效地选取立意角度,使文章"立意准、寓意深、效果好"呢?一、同中求异,角度新颖在高考中,学生所写的作文是同题作文,大多考生的作文都是"众人一面,千人一腔",  相似文献   

10.
作文构思也有规可依,即王国维的"三境界"。构思时应有新意,注重立意的标杆,立意的高远境界。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低。好的构思能使作文脱颖而出,从而进入最高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立意的角度,基本能定位出作文质量的优劣高下,依据就是作文立意境界的高低。立意是作文之魂,立意低了,即使结构再精巧,语言再漂亮,也难以掩盖其思想的贫弱与苍白。审题立意,努力提高立意境界,是写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写好开头     
有不少同学在作文时,常常为如何开头而冥思苦想,大有"开头难,难开头"之感.其实,一篇作文是整体性的,要写好开头,应先审题、立意,拟好行文提纲,胸有成竹后再构思开头,就比较容易了.  相似文献   

12.
所谓"最佳立意",是指文章所立之意与文章内容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取得深刻、新颖效果的立意。从近年高、中考学生作文看,无立意或立意错误的学生并不多,较为普遍的是立意一般化,达不到深刻、新颖的高度,使其作文缺乏竞争力。究其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切实掌握作文立意的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缺乏立出深刻、新颖之意的能力。怎样才能立出"最佳之意"呢?  相似文献   

13.
正一、初中语文作文中学生情感融入现状(一)学生为应试而写作由于升学的压力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平常练习写作时习惯套用优秀作文的立意。虽然优秀作文的立意非常具有代表性,但其实很多学生没有真情实感,无法很好地把握、体现作文的主题,从而使得文章僵硬、别扭。还有些教师为了学生考试作文的高分,在平时训练时传授给学生一些"高分作文技巧或规则",但有些学生并不能把这些技巧或规则运用自如,便造成了作文结构的生硬。  相似文献   

14.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立意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而立意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立意的高下决定文章的优劣。本文从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常见作文训练方式入手,探讨作文的审题立意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文立意,即写文章确立主题.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立意,因为文章的优劣成败主要取决于它.今天,占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立意是其难点,更是重点,这是大家的共识.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紧紧抓住"立意"这个重点不放,在整个作文教学的系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时动笔先立意、立意要"三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变格作文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选评变格前后的两篇作文。变格前的作文是有特色的课堂习作,变格后的作文是假想的应试作文。作者能根据应试作文题目(或话题)要求(主要指立意),在基本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将课堂习作的立意改变为应试作文所需要的立意。  相似文献   

17.
邓福赖 《考试周刊》2014,(32):60-60
新材料作文的题型在高考中已经是主流。在作文评改中,作文得分在立意上的要求有"基本符合题意"和"最佳立意"之分。本文从"抓住主要对象"、"析异求同"、"突破关键句,抓住情感的倾向句子"等角度,对如何在审题中确立"最佳立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是作文备考第一难.有人说,现在考话题作文,立意自定,审题立意可以淡化了,其实不然.无论什么形式的命题,只要是考场作文,只要是别人命题你写,就必须"遵命作文",除非你不想得高分."遵命"则要仔细审题,则要精心立意.  相似文献   

19.
<正>好的作文必须要好的立意,正如《香菱学诗》中所说的"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然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立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改进作文立意教学呢?下面就以2015年淄博市中考作文情况为例,浅谈作文立意教学如何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20.
靳贺良 《新高考》2008,(Z1):6-9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若要成功闯关,必须关注三个"度"。一、把握立意的尺度尺度,即标准。衡量一篇文章是否切题、合题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往往由以下几点"约定俗成":一是文章的立意是否与题旨相合。若是材料作文,要看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