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力 《语文知识》2006,(11):37-38
《离骚》中的这一段用词古奥难懂,造句估屈聱牙。一直被老师们视为教学难点。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用“三高一深”概括这段诗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去把握它。  相似文献   

2.
《离骚》云:“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逸注曰:“崦嵫,日所入山也,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渊。”历来楚辞注家多以“崦嵫”为日入之所,并无实指,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引《山海经》《淮南子》予以佐证,多被后人看作神话中的地名。神话中的地名有虚有实,不一定一一能考其实,但亦不当一律斥之为虚妄。今人对于“崦嵫”的所在也说法不一,没有定论,故在此对《离骚》中所提“崦嵫”一地做考证。  相似文献   

3.
《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帝,谓天帝。阍,主门者也。阊阖,天门也。”①这是不错的。古今释“剧赋”者,多从王说,罕见发明新意。问题是,古代天帝甚夥,各个族都崇奉各自的天帝,互不叨扰。这就是所谓“神不歆其类,民不祀非族”②,或“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③。古代族间壁垒森严,人、神(人是这样感觉的)均恪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④的信条。因此,  相似文献   

4.
“党人”一词在《离骚》中共出现三次,王逸《楚辞章句》对三处的训释互相矛盾,后世的楚辞学者对此各执一端,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予以合理解释,从而有利于读者对《离骚》文本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5.
"落英"一词最早见于《离骚》,学者对其义的训解莫衰一是。纵观各家说法,多着力于"落"字的探讨而忽视"英"。"落"乃"英"之形容词,"落"作何解释取决于"英",通过对"落"与"英"的考释,可得出新解:《离骚》中的"落英",可作"初生的苗叶"解,其中"英"应读作"央"。  相似文献   

6.
韦昭注《国语》云:“凡作篇章,篇义既成,撮其大要为乱辞。”洪补申之云:“《离骚》有乱有重。乱有总理一赋之终。重者,情志末申,更作赋也。”朱熹曰:“乱者,乐节之名。”元陈皓《礼记集说》:“乱者,卒(?)之节。”  相似文献   

7.
正如李白所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的词赋可以和日月齐辉,永垂不朽。但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有这些艺术佳作,更有崇高的精神。一首气贯长虹的抒情诗《离骚》更是他的灵魂自传,从中可以品味出屈原作为一流诗人的诗之魂和对故土、百姓诚挚热恋的国之魂,以及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人之魂。  相似文献   

8.
《离骚》这首伟大的抒情长诗集中地体现了屈原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特征。这首长诗有三百七十二句(诵读单位,非语法单位),有“之”字的计九十八句,即大约每四句就有一句是用“之”字构成的。“之”字在《离骚》的句子构造上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离骚》是怎样地运用这些“之”字,这些“之”字构成一些什么样的句式,把它弄清楚,是研究《离骚》的艺术形式不可少的工作,只是历来研究屈赋的人却很少去注意这一点。胡光炜著《离骚文例》曾说到“之”字的用法有三:甲、言之间  相似文献   

9.
《离骚》是一首痛苦而激越的生命悲歌,抒发了作者在现实中遭受的生命痛苦.幻化的两次飞行,一次正向追求,一次反向逃离,是作者为摆脱生命的痛苦所作的努力.从生命痛苦到努力挣扎,到最后知死勿让,这就是《离骚》的情感脉络.  相似文献   

10.
《离骚》内,三闾大夫自写神游。神游时驾车之物或龙或马,迷离恍忽。“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玉虬即无角之龙。这是把龙当作马来驾御。但是,写神游虬途中,却“饮余马于咸池”或“登阆风而绁马”,虬又变成了马。经过占卜,再次“周流观乎上下”,行囊准备就绪,即“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诗人行色十分壮观,“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一旦“睨夫旧乡”,“蜷局顾而不行”的却又是马(“仆夫悲余马怀兮”)。屈原所御,究竟是龙是马?纵然幻境神游,也不应自相龃龊若斯。  相似文献   

11.
《离骚》云;“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喟凭”为楚语,连读为词,乃慷慨愤懑之义。《淮南子·修务》云:“发愤而成仁,(忄胃)凭而为义”(“(忄胃)”原讹作“帽”,下引高注同;此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忄胃)凭”即“喟凭”,与“发愤”对文,义亦相同,故高诱注云:“(忄胃)凭,盈满积思之貌。”又作“(忄胃)恲”,音同之异文,《广雅·释训》释为“忼慨”,“忼慨”,即不得志之貌(《说文·心部》)。“(忄胃)”字不见先秦他书,经传多作“喟”。《说文》无“(忄胃)”字,而《口部》云:“喟,大息也,从口、胃声。嘳,喟或从贵。”《方言》十云:“沅澧之原凡言相伶哀谓之嘳。”知其为楚语。又,“凭(憑)”亦楚语,见《方言》二。连词作“喟凭”,以状愤懑不平之意;此正《离骚》所用。又,从屈赋辞例看,“喟凭心”盖本作  相似文献   

12.
《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这篇杰出的抒情长诗通过它的特殊的艺术形式集中地塑造了诗人屈原自己的形象: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有高尚的品格,坚持远大的政治理想。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就表现形式说,《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的。和《诗经》比起来,《离骚》的句法是很特殊的。《诗经》里的诗,句子都很短,大都为四言诗,而《离骚》为了加强句子的表现力量,突破了四言诗的定格,句子长了起来,而且散文化。《离骚》三百七十二句,以六言为主体(278句),杂以五言(28句)、七言(55句)、八言(10句)、九言(1句),而绝大多数的句子都有一个虚词。有“之”  相似文献   

13.
今版屈原《离骚》一诗中之两“替”字,于韵不叶,于义不通,都应当是“”字,属形近而误。“”与“谮言莫入”之“谮”通假。复“替”为“”,原诗在音韵、语义、语法、逻辑诸方面就都妥贴了。  相似文献   

14.
表现理想,追求理想,象一条红线贯穿着《离骚》全篇。屈原在这诗刚开头就明白地指出:“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他认为,“此度”是不行的。也就是说楚怀王那听信谗言,排斥和打击贤良的倒行逆施的政治,必须实行改革。对于他理想的  相似文献   

15.
《离骚》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   媒体设…  相似文献   

16.
一、高阳考屈原在其自传性的长诗《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开宗明义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家谱,说明自己是高阳的后代。高阳是谁?自西汉司马迁以来,历代学者几乎无不认为高阳就是黄帝之孙颛顼。司马迁《史记·楚世家》云:“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也说:“高阳,颛顼有天下之号也……颛顼娶于腾隍氏女,而生老僮,是为楚先。”司马迁之说同王逸一样,大抵都本于《帝系》:“黄帝产昌意,昌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选的《离骚》,有一个难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书下的注释是:“(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这个注释有如下的毛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妈夸靶几《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教材注:“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今按,课文节选凡十三节,提示云:“前七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情操……”此说当本于戴震《屈原赋注》:前七节“言君信谗之故,而己终不随流俗”;后六节“设为退隐之思,言事君虽不得,而好修不变”。可见节选部分通篇文意不涉及人民。林云铭《楚辞灯》“可怜这些人民,征戍则危其身,赋敛则夺其财,谋生多少艰难”云云,多是增字为释,强作解人。因此,“民生”解为“人民生活”实…  相似文献   

19.
全面准确地把握“求女”喻意,对于了解屈原《离骚》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求女”喻指什么?众说纷纭,其中“求贤说”与“求君说”最有代表性,本文评述二者的偏颇性后指出:“求女”即为追求“美政”理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