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和力,通俗地讲就是报纸对读者的影响力、号召力。当报纸拥有了亲和力,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就具有了吸引力。报纸与受众之间紧密度、信任度、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决定了一张报纸亲和力的高低。笔者在《新疆北屯报·金山周末》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十余年,在如何提高周末报纸的亲和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在此与新闻同行进行有关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经长期市场摔打,美国报纸的读者意识非常明显。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读者沟通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改进报纸的形象,增加报纸的亲和力,从而使报纸赢得更多的读者。访问美国报纸,明显一个感觉就是编辑部的工作很多是为读者切身需要设计的,从报纸的"导读"、"更  相似文献   

3.
笔者结合新时期报纸新闻发展前景的分析,结合读者心理,从增强报纸版面视觉亲和力、视觉感染力及视觉触动力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报纸版面设计中视觉传达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党报的亲和力。说到底是党报尊重读者、关心读者、服务读者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报纸办得可亲、可信才能可读。与晚报、都市类报纸相比,目前党报的报道从总体上说还是离读者远了。新闻“三贴近”实质上是新一轮媒体改革的导向标,是新一轮争夺受众的新闻市场的竞争。其特征是由过去僵硬的、形式化的、政治口号式的舆论导向,向满足广大读者知情权转化。向增强与读者的亲和力转化。它高扬的旗帜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  相似文献   

5.
亲和力,通俗地讲就是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亲和力应是报纸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地市党报在这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采编人员就生活在城市中,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但是,不少地市党报由于对党报指导性、权威性的理解片面、僵化,版面上官话、套话太多,从而大大降低了报纸的亲和力。所以,地市党报在保持固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的同时,要嫁接晚报、都市报的长处,在增强亲和力上多下些功夫。  相似文献   

6.
郭嵩  孙立 《新闻传播》2005,(7):71-71
报纸与受众之间紧密度、信任度、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决定了一张报纸亲和力的高低。在传播学中,亲和力既是衡量报纸与受众关系的指标,也是衡量报纸的受众价值的绝对值之一。一张报纸如果拒绝关注受众所关注的兴奋点,所处立场有失公允,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内容脱离群众生活,形式呆板教条,在多个层面削弱甚至丧失受众价值,则必然会遭到抛弃。多年的企业报宣传工作赋予了笔者这样的经验:要想使企业报在读者中找到生存的土壤,必然要在不断增强亲和力上做文章。那么,亲和力究竟从哪里来呢?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网络时代媒体竞争的白热化,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审美习惯的多元化,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日益凸显。新闻散文化写法在实践中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新闻信息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些散文化的新闻作品以自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走近读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接受了信息。可亲、可读、可信、有趣,就是这些散文化新闻作品被读者接受和认可的重要原因。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顺应读者需要,掌握好散文化写作技巧,增强报纸新闻的亲和力,委实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提倡报纸与读者互动,做好报纸与读者互动,已是深入许多办报人心中的理念。这是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报纸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报纸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党的办报传统,所谓“开门办报”,就包含了与读者——群众的互动内容。从最初的读者来信、征文、读者调查,到现在几乎每个报社都开通的热线、邮箱、读者报料,以及一些话题讨论,都是办报互动实践的结果。本文所说的“互动”,是特指围绕中心工作、主题  相似文献   

9.
好的版式形象,向来是版面编辑追求的目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富有个性与亲和力的版面,又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的“先遣大使”,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吸引力。如何设计出富有个性与亲和力的版式形象?今年元月,我参与了《山西农民报》的全新改版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闻信息不对称对报纸公信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在读者和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公信力也是衡量一个报纸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影响报纸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一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专刊板块在生活类报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担负着为读者提供各方面的生活指导和服务信息的职责,体现出报纸的亲和力、贴近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12.
姜鹏飞 《新闻前哨》2008,(12):23-24
各类晚报、都市生活报的崛起,第四媒体的兴盛,更是对地市党报的自身定位、读者定位、报道内容及风格定位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增强报纸可读性,提升报纸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是地市党报改革的必然方向和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纷纷开设“新闻热线”,力图通过“新闻热线”构筑起媒体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从而达到“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目的,并以此强化媒体在读者中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党报的一版是整张报纸的门面、窗口和领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一张报纸的定位、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一版的亲和力,让新闻报道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让读者爱看、看了有用,才能留住读者,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更好地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而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报纸副刊的舆论导向,主要靠新闻版面来体现。其实,报纸副刊,由于它特有的可读性、趣味性、服务性和通俗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读者亲和力,它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尤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从一定意义上讲,读者与报纸关系的“亲”和“疏”,影响报纸的“存”和“亡”。读者群体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层次方面的消长、读者生括方式、价值取向、阅读趣味方面的变动,既能使一些报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会使一些报纸“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报纸路数:跟着读者“感觉”走近年的报纸有三个变化值得玩味。一是晚报受欢迎的程度高于日报(机关报),与读者的亲和力较强。据京、沪、穗、深四城市居民常看的“10种报纸”排名,前3个城市均是  相似文献   

17.
读者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读者不需要一些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画脚的记者,也不需要一张对他们疾苦漠不关心、对他们的麻烦事不闻不问的报纸。而需要能集中反映他们的根本利益,时刻在他们身边,为他们着想,给他们办实事的报纸。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除了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私利。作为党的机关报,理应做好为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这就必须坚持“三贴近”,不断强化报纸的“亲和力”。1.“亲和力”来自身子下移视角下移在新的形势下,党能否最终赢得市场,要看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能否与读者靠得更近,即所谓的贴近性。贴近…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新闻之眼标题的新颖表现在或言人所未言,或出人意料,让人震惊,引人注意,这就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口语化和亲和力让标题抢眼。为了营造读者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增强报纸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纸媒面临残酷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地市晚报受到省级都市报和舆论环境趋紧的双重挤压。新形势下,地市晚报需要加强化人文关怀,让报纸更具亲和力;凸显新闻价值,让新闻更加悦读;主打服务,切实贴近读者。总而言之,只有始终心中装着读者,时时处处为读者提供服务,不断强化内容的吸引力和新闻的贴近性、亲和力,地市晚报才能真正赢得读者,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与受众之间紧密度、信任度、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决定了一张报纸亲和力的高低。在传播学中,亲和力既是衡量报纸与受众关系的指标,也是衡量报纸的受众价值的绝对值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