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飞石索"看纳西族原始体育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西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发展历史,至今得以保存产生于旧石器中期的复合工具--"飞石索",并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及民俗活动中大量保存了与"飞石索"密切相关的民间传说、原始宗教仪式及娱乐活动,为揭开纳西族原始体育起源之谜,提供丰厚的材料.运用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整理田野调查、查阅文献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再现了"飞石索"从远古狩猎、战争工具.通过原始巫术逐渐演变成原始体育并流传至今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了纳西族原始体育起源于巫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纳西族传统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西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该民族在特定的区域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而积累起来的,它与纳西族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实践和生存环境有关,与纳西族的宗教、民俗民风紧密结合,鲜明地显示了纳西族农耕民族文化中所保留的游牧、渔猎和采集经济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采取访谈法等对丽江市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大安村藏族村民在祭祀仪式中的"锅庄舞"和周边纳西族祭祀仪式中的"打跳"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丽江地区纳西族和藏族的祭祀仪式有着明显的文化涵化现象,处于"文化孤岛"中的藏族村民也在刻意的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其中标示着民族身份的符号就是祭祀仪式中的"藏族锅庄舞"和"纳西打跳"。  相似文献   

4.
元、明以来,由于纳西族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类型由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向农耕经济文化类型转变.汉纳文化的融合与变迁,促使纳西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异,并产生了纳西族以麒麟蹉为代表的众多以农耕经济文化为主,兼有渔猎、畜牧经济文化等多元体育文化特征的纳西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东巴跳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它深深植根于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吸吮着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营养,向人们展示着纳西族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文章分别从纳西族东巴跳的起源,纳西族东巴跳的传统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阐述,为纳西族东巴跳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东巴教的跳神舞蹈(东巴跳)里的战争舞蹈,保留了较完整的原始形态。通过这种原始的战争舞蹈,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武术在发展初期的一些情况,以及战争舞蹈在武术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能为中国武术发展史提供一些佐证。 纳西族是云南省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古  相似文献   

7.
"东巴跳"作为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但具有健身、娱乐身心的体育功能,还折射着纳西族人民几千年的社会形态、艺术观念、人生哲理、宇宙哲学等等,可以说它是对纳西族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对"东巴跳"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东巴文化具有神灵性,有着浓郁的神灵色彩,作为东巴文化因子的纳西族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神灵性的烙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地域文化理论,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对纳西族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纳西族武术文化丰富多彩,是纳西族东巴文化表现神灵观念的主要手段。其形成的基础是纳西族的尚武传统,而频繁的战事是纳西族神灵性武术文化形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那达慕文化的产生、变迁、信仰机制与仪式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那达慕文化起源于蒙古族人民的生存、战争需要以及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那达慕文化中的“男儿三艺”兼具生存、军事和娱神、娱己的多重需要;那达慕文化经历了起初的军事性质向现代娱乐竞技主题的变迁过程,其动因来源于社会环境的改变;萨满教的原始宗教认识催生了敖包祭祀活动的产生,进而形成了那达慕文化的信仰机制;那达慕的仪式性是对族群和草原文化记忆的高度展现,同时也是对族群意识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朝雍正元年以前涉及纳西族的文字记载,把纳西民族记载成尚武好勇的民族,但是清政府在纳西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之后,史料记载纳西人"性柔弱","生性懦弱"等。该研究通过对纳西族改土归流前后对纳西族尚武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来探析改土归流对纳西族尚武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藏族赛马运动的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深入研究,探析藏族赛马运动在文化活态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藏族赛马运动存在人才断层、赛事缺乏标准、法律法规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其脱离了环境、生产与生活,严重阻碍了该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应对策略,为有效促进藏族赛马运动文化活态传承良性循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赛马产业性质与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现代赛马已成为一种休闲文化活动。赛马业具有显著的福利性特征,是一种强大的集资手段,成为当代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体育事业日益显示出巨大作用。赛马的投注与股票、彩票是同类性质的经济现象,带有一定投机性,然而马迷投注的心态更注重于休闲文化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参与,而不是博彩本身。政府通过政策指导和宏观管理,可以使这项经济活动的投机性缩小到最低限度,引导赛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赛马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赛马产业的发展对策,即:加大宣传,改变旧的思想观念,重新认识赛马和审视赛马产业;放宽政策,对赛马产业做适度倾斜;健全法制,将赛马产业纳入法制轨道;加快赛马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赛马用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试点发行竞猜型赛马彩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国外竞猜型赛马彩票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发行赛马彩票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试点发行竞猜型赛马彩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我国应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遵循国家垄断发行、先试点后推广和规范运作等原则试点发行赛马彩票.提出我国赛马彩票发行方案:在我国现有赛马场的基础上竞猜本国赛马赛事;以赛马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赛事为竞猜对象,在我国发行赛马彩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海南省发展赛马运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赛马+旅游"的模式符合海南的发展,海南赛马政策的落地,必将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形成经济发展新模式,占据政策上风的海南赛马产业有望以此为新起点,为海南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对旅游产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层面明确赛马运动的合法性,游客对旅游线路的选择更加多样性,游客来源地域更加多元化,海口+三亚两大赛马场的落地建成,形成南北呼应的有利格局,必将成为海南省旅游业的标杆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16.
岳春波 《精武》2013,(36):120-121
赛马运动历史悠久,在最早的为军事和劳动服务之外,只有在很少的娱乐项目中出现,而今的赛马不单单是为了测试马匹的优良程度,也为娱乐和商业增添了新的血液,也是属于比较频繁的大众体育娱乐之一。在处于赛马之乡的内蒙古,赛马体育文化产业已经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简单阐述赛马运动在内蒙古的发展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纳西族打跳是丽江地区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积极推进,纳西族打跳因其群体性、娱乐性、民族性和简单易学等特征已成为了丽江地区各种人群的日常健身项目,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族人群参与其中,在全民健身过程中初显成效。利用文献法对纳西族打跳的起源与发展、动作特征及功能等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了打跳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其在全民健身应用中的对笋。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迪拜迈丹赛马场的发展经验,运用实地考察、参加记者招待会、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成都温江赛马主题旅游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成都赛马旅游空间存在问题有:赛事举办方对赛马赛事的宣传力度不足;未组建专业的赛事组织管理团队;赛马场没有固定的年赛事周期;国内赛马、骑师不能参与成都迪拜世界杯的竞逐感到遗憾。建议:通过新闻媒体等方式加大赛马赛事的宣传,努力提高赛马赛事的知名度;借助明星效应来提高旅游目的地和赛马赛事的影响力;加强赛马场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政府做好引导作用,开展慈善公益性马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