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继承传统佛教慈善的基础上,认为佛教慈善是近代佛教复兴的重要标志,佛教慈悲精神对国家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在他一生多变的思想历程中,始终把佛教慈善作为其佛教革新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广泛参加了诸多佛教慈善的实践活动,并对孤儿教育、慈善医院等佛教慈善有所建言。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理论为近代以来的佛教慈善事业作了新的理论补充,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新的媒介手段促进和扩大了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其契理契机的慈善理念同样也蕴含了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思想,佛教慈善与佛教教育的紧密结合也构成了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太虚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大德高僧、佛教思想家和改革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革兴运动,到处弘法传教、兴办教育、住持寺庙。更重要的是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佛学思想,这是贯穿太虚大师佛教革兴始终的基本精神,至今对佛教的发展还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对太虚大师本人及其人间佛教的思想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建设人间佛教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太虚佛教理性观以空理而非实体为世界理性;以五俱意识现量为直觉理智、以康德先验范畴为心不相应分位假法;以独行意识比量为逻辑理智。他批评常人理智现量及比量的谬误,认为只有佛教无分别根本智才能现量亲证世界理性从而起真比量后得智;具有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太虚在批判鬼神之教、提倡人间佛教思想的过程中,他从六道轮回、因缘果报、五乘共法、一切唯心、自他两利等众多角度阐述人间佛教思想的意义,并大量引用儒家思想,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用儒家重人生及人之德性的内容,诠释人生佛教的意义;二是借儒家的伦理观念,张扬佛教人乘善法的理念;三是引儒家成贤成圣之路径,阐述佛教济世利他的大乘思想。太虚法师经过有选择地吸收儒家思想,使其人间佛教理论得以发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邹林珊 《文教资料》2010,(29):100-101
太虚的美术思想具有“空中道”的佛教辩证法特色,即缘起的普遍联系观及正反合的矛盾范畴观。他以唯识理论辨析“直觉”.倡导直面真实的“艺术化的人生”。这些都是现代中国美术急应汲取的宝贵智慧。  相似文献   

6.
7.
巨赞主要从救教救世革命精神的承袭、对僧尼现实人生关怀的角度对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进行实践,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佛教改革思路的摸索与尝试,为大陆佛教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佛教大同理想作为佛教对理想社会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其个人观、家庭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等息息相关,并在深层理念上体现了佛教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近代以来,胡礼垣、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谭云山等人的大同思想中,均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佛教特色,佛教界高僧如宗仰、太虚等人提倡的“人间佛教”的革命中同样包含佛教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佛教的缘起观、平等观、心性观蕴含的大量思想经过现代化的阐释之后,可以作为全球社会奉行的黄金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夏同龢状元与太虚大师相识相知的佛缘,来阐述两人的佛学增上缘和两人的人生理念及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佛学启示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太虚大师把图书馆作为实践其“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机构.为此.他多次考察、构思和设立各种佛教图书馆,其中他所创立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馆藏丰富.人才辈出.成为近代研究型图书馆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弥勒信仰在近代人间净土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太虚对弥勒信仰,尤其是兜率净土信仰一生尊崇,贯穿弘法始终,这是由于其学宗唯识,宗归弥勒以及兜率净土的出世间性以及弥勒信仰独特的释疑特点决定的。太虚对“慈宗”的构建扩展了慈宗内涵,体现了其八宗并弘、融会贯通的佛学特点。其释读使弥勒信仰与人间佛教在弥勒下生信仰中有了切实的理论连接点。印顺发挥了弥勒下生信仰,阐释了人间净土的真实含义并比较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星云提出了更为圆融的人间净土观念,其理论根据却已偏向自性净土。  相似文献   

12.
弥勒信仰在近代人间净土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太虚对弥勒信仰,尤其是兜率净土信仰一生尊崇,贯穿弘法始终,这是由于其学宗唯识,宗归弥勒以及兜率净土的出世间性以及弥勒信仰独特的释疑特点决定的。太虚对"慈宗"的构建扩展了慈宗内涵,体现了其八宗并弘、融会贯通的佛学特点。其释读使弥勒信仰与人间佛教在弥勒下生信仰中有了切实的理论连接点。印顺发挥了弥勒下生信仰,阐释了人间净土的真实含义并比较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星云提出了更为圆融的人间净土观念,其理论根据却已偏向自性净土。  相似文献   

13.
传统佛教一直被世人视为远离尘世的出世之道.近代著名佛学大师太虚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不仅在理念上主张积极入世,普度众生,而且在行动上提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太虚本人为此身体力行,也因此倍受褒贬.究竟应如何看待佛教传统与现代、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关系的呢?本文拟从太虚大师与蒋介石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如何把握出世入世的分际,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与政治家,二十世纪初期他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发动、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虽然在思想上、路线上与中国共产党发生了极大的分歧,以至分  相似文献   

15.
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学术史上 ,胡适、太虚和印顺都具有某种强烈的革新精神 ,尽管他们在文化价值的选择上分属不同的阵营。胡适致力于现代学术规范的建立 ,他倡导和实践的对佛教和禅宗进行历史考证法的研究对传统佛教形成了很大的挑战 ;致力于佛教现代化调适运动的太虚和印顺从各自的角度对这种挑战作出了积极的应对。文章从这个角度入手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论争进行考察和梳理 ,以窥视其中丰富的文化思想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太虚法师与蒋介石的关系,可分为1930年代以前太虚法师初识蒋介石、1930年代的太虚法师与蒋介石、1930年代以后的太虚法师与蒋介石几个阶段,透过全文,我们可以了解太虚法师与蒋介石的交往情形,进而窥知民国史上佛教与政治关系之一斑———“不即不离,相互裨益”的政教关系原则。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叶以来,由于西学的输入和民族危机的深化,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宋明以来就已经形成的以理学为中心的儒释道三教会同的格局正在呈现出缓慢解体的趋势。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一道,都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动荡、大困惑、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转折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在当时的思想界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被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又被  相似文献   

18.
印光大师与苏州现代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十五年(1926年)净土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提议将原苏州崇报禅寺辟为十方净土专修道场并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题额旧称“灵岩山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印光大师驻锡灵岩山寺,确立了灵岩山寺作为中国最大净土道场的地位,从此“南无阿弥陀佛”成为灵岩山的经久不息的旋律,同时也成为苏州佛教的主旋律。今天的灵岩山寺已成为苏州人心中的圣地,今天的苏州佛教主流正是印光大师所弘传的净土宗。  相似文献   

19.
印光大师乃中国近代知名佛教高僧,净土宗十三祖,他不仅佛法高深,而且慈悲为怀,扶危济困,体念天下苍生,为中国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宋代理学家汪苹认为诗歌散见于太虚之间,需要诗人通过其才智才能够看到,最终表现为诗歌,并且通过诗歌可以起到"观其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