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外语教师角色的教育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教师角色理论和国内外语教师研究的现状,以教育文化为视角,从教育文化与教师角色的本质、关系及角色呈现过程三方面诠释了外语教师主体、教育文化环境及教师角色呈现三者的内在联系.结合一线教师调研理据指出:我国外语教师角色承载着文化、社会、学科三个层面的负荷,教师角色的完成和提升并非从理论到实践、从提倡到实施的直线过渡,而是随教师主体对教育文化环境的认知与适应选择性呈现的.因此,外语教师角色研究必须超越理论束缚和角色规约,重视教师叙事、教师信念及本土教育文化的作用,将教师作为普通社会人来探究教师主体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从政策系统的三要素即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外在环境三方面,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深受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央政府直接参与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民众的政治文化的倾向性推动着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而构建民主、科学的外语教育政策决策机制则是提升我国外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研究已经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厘清文化身份的概念与特性,然后从外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失语和文化身份焦虑两个问题入手,指出建构中国外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外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建构学习者文化身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切入跨文化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介绍了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哲学倾向,描述了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特征,从二语习得的研究角度指出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为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借鉴美国积极推行全面外语教育改革的路线,明确新的外语教育政策规划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升外语教育的战略层级,优化制定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各项环境,促进多元文化的双向交流,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外语教育改革。同时,要增强民族文化意识,有效抵制外语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制定一个相对稳定的、和谐的、科学的外语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47):90-91
在外语教育中重视文化教学及文化导入已是外语界的共识。文章从分析外语文化导入教育的现状着手,详细说明了文化导入的具体内容,并从教学环境、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导入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广大外语教师和学习者进行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玉 《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42-144
语言生存的环境依赖于它所依托的文化环境,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造成极大威胁。打破了语言生态平衡。为此,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应以加强学生文化认同为目标,从教师、教材及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方面改革来抵制文化帝国主义,从而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化视角下,高校外语教育评价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其只有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契合社会文化理论要求,从跨文化视角展现教育效果,发挥以评促教的重要作用。但在当前阶段,高校改革外语教育评价仍存在一系列阻碍,表现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及文化环境等层面。高校及教育者应深入探索社会文化理论对外语教育评价的影响,深化社会文化理论在外语教育评价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评价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强调过程性评价、考察文化环境,开展全方位、多元化评价,在契合社会文化理论的同时提升外语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表明了我国正在快速融入国际的舞台。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肩负着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大使命。随着多元文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多变的思想意识的大量涌入,当前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和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究当前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为何以及如何去提升新时代下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校园外语文化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出发,指出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校园外语文化的概念和功能的阐述,提出应该从四个方面营造适合国际化人才成长的校园外语文化.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向.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其中以新疆的跨文化环境最为典型和复杂.民族结构和地缘环境决定了新疆跨文化教育的区域特殊性,也赋予新疆外语人才多元化的跨文化结构.因此,必须明确新疆跨文化教育的特殊使命,构建对内涵盖中华各民族文化、对外涵盖周边国家文化的双向文化认知体系,强化培养各族外语人才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国际意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外语学科跨文化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大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更加紧密。东盟多语种、多文化的语言状况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独尊英语的外语教育发出了挑战;通过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中小学外语教育应遵循师生家长的意愿、大脑语言学习规律,整合语言学习环境、多语种师资等有利条件,实行多语种、多文化的外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化的主体性表现为自由创造性、开放性、个体性、批判性,这与西方哲学中的主体能动性、主体间性、解构具有深刻的关联。从哲学角度对西方文化主体性进行梳理,分析中国外语教育的教学机制并指出其中的不足。西方文化的主体性对中国外语教育的启示是改革西方文化教学,把主体性融入中国外语教学,求同存异,促进中国外语教育的良性发展。文章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吸收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有助于促进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学习的教学设计角度出发,尝试构建和分析了Web-BasedFL学习模型,指出了模型所反映的主要外语学习观念,并对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学习的内外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以期对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大学外语教育与中西方文化整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外语教育有利于文化的整合,使我国文化多样化;文化整合为大学的外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背景,有效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为了研究大学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整合,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外语教育与文化整合的联系,其次重点探讨大学外语教育的文化整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从文化的角度对外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作一些新的审视、探索,是各级各类外语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外语的文化性外语揭示了外语所在国家的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思想和价值观念等等,这是由外语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外语的这种特性,为外语的内在文化性;在民族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观念,文化思维)下教学外语,民族文化和外域文化之间发生了聚合、比较、相容或排斥的过程,这一现象为外语的外在文化性.外语的内在文化性是固有的,相对稳定的;而外语的外在文化性是在外…  相似文献   

17.
思辨能力培养是深化中国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博士生外语教育亟待扭转硕、博同质化教学倾向,以学术思辨贯穿于"课程之心",以外语为媒介的高层次学术思辨能力培养引导博士生外语教育向批判性教学文化转向。文章指出,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融入学科内容、创新多元教学主体结构以优化教育生态的教育创新是改革博士生外语教育体系与模式的路向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从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所共同参考的水平整体分级中,语言学习者可以做到自我评价。根据欧洲语言档案的执行模式,语言学习者能在学习中提高自主性、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反馈学习,也能记录学习者的熟练程度和语言经历。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中可尝试使用这两种标准,促进外语教育的国际化,而对于学习者应树立多元文化的语言教育理念,拓展外语学习环境,更好地发挥外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育的文化尺度,就是要坚持其文化传播、调适冲突、变迁整合等文化解决的立场。外语教育“文化尺度”审视,主要体现在外语教育文化性及其文化目标与功能等维度考查上。呼唤“文化尺度”,既是我们的主观期许,也是外语教育文化功能发挥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外语教育体制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设置,母语及母语文化教育没有得到教育政策的保证和支撑,外语教育一味脱离实际地逃离母语语境而泛化目的语,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却轻视母语文化的教育和输出,导致母语文化"失语"严重,不但妨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更阻碍着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外语界应科学认识外语教育的地位,重新审度和调整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推行外语教育改革,加强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研究,促进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提高我国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以及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