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信仰是主宰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超越有限对于最高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的追求,以这种道德精神与道德价值作为道德世界与道德生活最后支撑力量,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最高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施道德信仰教育呢? 以价值目标为导向,塑造完美道德人格 根据导向性原则的要求,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中道德信仰教育应为个体提供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目标,以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2.
道德信仰是主宰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超越有限对于最高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的追求,以这种道德精神与道德价值作为道德世界与道德生活最后支撑力量,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最高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实施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3.
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理想的极度推崇和信服。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道德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高校如何构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以弥补现有道德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信仰是主体对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大学所具有的信仰意义以及高校德育的信仰内涵决定了高校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在其现实性上,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将信仰教育作为其时代主题。高校德育要走出“信仰危机”和实效性差的低谷,必须进一步强化科学的信仰教育,突显信仰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理性化教育与情感性教育的互动通融。  相似文献   

5.
当前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坐标、动力、凝聚等作用。高校道德教育中缺失道德信仰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本体认识的片面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可以从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加强法制意识、加强校园道德舆论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论信仰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人类具有了自我意识以来,信仰也随之产生。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信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人类的信仰出现了危机,其突出表现是当代西方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极端教派。在东亚文化圈的日本、韩国也不断出现各种邪教。信仰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信仰危机的出现要求我们关注信仰教育。   一、信仰教育为受教育者设定人生的最高价值标准  信仰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主体对其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由衷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它统摄指导着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大爱"、"爱心奉献"、"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与期待的高尚道德精神,也越来越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精神价值导向,均与高等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大爱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大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大学文化的灵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追求至善教育的最高境界。高校志愿服务是一种培养大学生良好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参与行为,它体现了传统美德(爱心、奉献)与现代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8.
道德信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具有坐标、动力、凝聚等作用.当前部分高校道德教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高校道德教育中缺失道德信仰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本体认识的片面与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建可以从加强道德信仰教育、加强法制意识、加强校园道德舆论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方式的体现。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既具有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又具有大学生的独特性,主要聚焦于理想信仰、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层次。消费主义是消费手段与消费目的不一致的反映,是消费异化的一种现象,潜移默化中消解了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人际交往,要扬弃虚假消费、符号消费和攀比消费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树立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和形成健康合理的精神交往,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活向有序、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有德育模式面临着主体性错位、形式上单调和有效性欠缺的现实困境。借鉴西方价值澄清理论中突出大学生道德选择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以及追求大学生道德选择内在统一的积极因素,寓大学德育实践中追求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和谐、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和谐,对指导高校和谐德育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大荒精神具有顾全大局、勇担重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主体精神;追求崇高、无私奉献的道德精神;崇尚科学、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刻的内涵,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导向作用、道德教化作用、人文精神培育作用。通过北大荒精神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为北大荒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文章通过对某职业院校高职新生的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信仰教育的本质即价值传递与内化,指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主义信仰教育需突出情感体验、突出职业性、突出对象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程度,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对象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作为一种终极价值目标,大学生群体的信仰更值得关注与引导。区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心理结构,这里指对广东影响最大的本土文化——岭南文化。本文通过探讨岭南文化对人的影响,从岭南文化中汲取有利因素,为构建广东高校大学生信仰提供有力保证与支撑。  相似文献   

14.
道德信仰是指主体在一定世界观信仰的指导下,有机统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心理因素,把“善”作为道德生活领域内的终极追求,在主体自律的基础上对某种道德理想或者道德体系的笃信和奉行。与其它信仰形式相比,道德信仰具有基础性、真诚性、崇高性和非终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道德信仰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信仰是指主体在一定世界观信仰的指导下,有机统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心理因素,把"善"作为道德生活领域内的终极追求,在主体自律的基础上对某种道德理想或者道德体系的笃信和奉行。与其它信仰形式相比,道德信仰具有基础性、真诚性、崇高性和非终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如何将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一大课题。在深挖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可以筑牢大学生的信仰之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可以引导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可以锤炼大学生的精神意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可以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伟大建党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同构性,在内容上具有同义性,在路径上具有同向性。我们要善于抓住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同时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路径遵循上,坚持价值引领与情怀培养相统一,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坚持针对性和生动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底线伦理作为社会道德最低标准,依然面临着屡次被破坏的境遇。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不仅要遵守、践行底线伦理,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理想与信仰。实现大学生从底线伦理到价值理想的教育过程,必须从以道德信念引领大学生对底线伦理的遵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理想的培育,以信仰教育引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相似文献   

18.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的责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呵护、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形成的核心价值现、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以及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信仰是道德的内在要求,道德信仰是实现道德实践性的精神动力机制,培育道德信仰是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在培育大学生道德信仰、提高道德教育实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进行信仰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内容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五信”教育,即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基础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夯实大学生的法纪信仰和道德信仰,关键是弘扬主导信仰,根本是着眼最高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