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石矿冶文化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效果。凭借浓厚的矿冶历史文化,黄石近年来在打造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在"四位一体"的背景下研究黄石矿冶文化与旅游城市共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文也将提出如何协调矿冶文化建设与旅游城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风景园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折射出各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特点,民族、民俗风情。向人们传递着特定的历史人文背景下的文化信息,风景园林绿化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它通过在城市建造一定规模的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生活质量,减缓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能和特点,对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并从多方面对风景园林的施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庆 《科技风》2014,(17):171-172
乡村魅力体现于地域与环境的差别,一座具有生命力的乡村必然是具有个性特色或独特文化的乡村。在景点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的当下,要长期保持乡村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乡村旅游景点的设计中,体现地域性和文化性,打造独特地域文化风情的景点。本文以安徽泾县百岭坑林业村为例,探讨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以期为更多乡村旅游景点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提升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九江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针对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从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角度提出提升具有九江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空间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是村民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场所,还充当强化集体认同的枢纽。地域文化符号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向外传达和通感的关键角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运用,对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尊重乡村地域特色,挖掘乡村历史脉络,塑造乡村文化形象,打造地域符号鲜明、精神归属感高、识别性强的乡村建筑,是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生态平衡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村旅游的无序盲目发展加速了当地的文化生态失衡.本文在分析乡村旅游不当开发导致当地文化生态失衡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化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倡导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等途径来维护乡村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具有社会功能、历史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载体。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直接体现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并且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还能有效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行为活动、日常生活等。但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致使中国许多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流逝。对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景观的设计进行研究,不仅能赋予城市景观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可以展现城市的文化及魅力,从而挖掘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开拓新的城市景观设计路径,使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体现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民族与传统。  相似文献   

8.
乡贤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蕴含了很多乡村治理的经验,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创新乡贤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彭玮 《科技风》2023,(8):92-9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实施和大型城市减量发展的转型,相应地,风景园林专业在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将由面向城镇绿地逐步向乡村建设转变。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园林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不够重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都较为缺乏乡村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与该战略的关系,调整教学内容,构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模式。结合高校、企业、乡村的联动育人合作教学是高校统筹企业与乡村资源实现乡村建设人才输出,企业作为乡村建设的设计方,经过相关人才积累可以高速对接乡村建设的专业人才需求;企业对高校的反馈、地方对企业与高校的反馈最终会导致教学模块的适度调整与优化,为风景园林乡村振兴人才的输出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天津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中文化特色延续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乡村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乡村景观的面貌。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受之影响而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景观差异,这些差异正是村落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乡村景观的发展过程中,保护规划好乡村景观的同时,要做到突出乡村景观的文化特色,保持传统,力求创新。本文着眼于解决乡村景观生态、生产、生活,特别是文化特色延续问题,主要以天津地区为例,研究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中文化特色延续的具体途径:统筹城乡景观规划;开展政府合作和民间协作;发挥非政府组织与乡村精英的作用;完善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审批与管理制度;以学术共识推进乡村景观文化特色延续工作等进行归纳与总结,使乡村景观形态回归地方,传承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研究城市文化特色,而城市文化特色又包含些什么,研究城市的文化特色对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与管理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说城市形态,它是社会多系统作用于城市所表现出的物质和精神表态,它不只是城市外部的、内部的形式,有形的表现而且包含了更广的文化内涵。 城市是载体,它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物质精神的综合反映,我们剖析形态就是从城市形态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其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养老”指的是政府、社会或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的一种精神慰藉,使老年人有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精神追求,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而农村文化礼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礼堂开展服务,旨在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礼堂是村民寄托情感、获得精神力量的空间。因此,农村广大老年人以文化礼堂为依托进行“文化养  相似文献   

13.
在建成遗产保护理论的框架下,首先在建成遗产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回顾基础上梳理出风景园林遗产理论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接着提炼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实践的自身特色。作为一种"有生命的遗产",需要遗产保护方法的动态性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为延续精神意境或保持环境的文化关联,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中的"重建"扩展了遗产保护的实践领域范畴;风景园林遗产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需要保护方法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总结指出在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关注的今天,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丰富并促进了建成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应在其框架体系下培养符合自身特色的遗产保护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新园林建设、传统风景园林的传承、保护及改造中面临着如何继承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如何保持历史连续性及传统特色和如何使风景园林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续保持生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成熟与文明进步的表征,一般而言,城市聚焦了一个历史阶段该区域内最优质的资源,往往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个城市的历史愈久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越深厚,构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而一个城市的建筑也正是一个城市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都面临着建设和保护的矛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将建筑历史文化拆除,还是谨慎对待予以保护,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尊重人类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水文化,因地制宜的运用水文化营造特色河流景观,是景观设计师必然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将乡村河流水文化进行了分类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文化探究不同方式的运用手段,以增进对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特色运用与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广场综合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含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广场综合文化具有公共性、节庆性、自娱性、时代性、兼容性等特点。应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承载功能、维系功能和教化功能,城市群众文化增添亮丽,展示出城市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全面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山东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与群众期盼、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本文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总结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对推动山东乡村文化振兴、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新文化、科学精神与城市技术人才吸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伦蕊 《科学学研究》2009,27(2):170-175
 城市独特的创新文化是其吸聚技术人才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对沪、穗两市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经济因素对城市的技术人才吸聚能力并不具有充分的解释力,而城市创新文化对技术人才的流动和聚集发挥了引致作用,形成了一种人才集聚的自组织机制。通过深入考察沪、穗两市创新文化的现实特色及其历史渊源,本文发现,海派文化能够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异质文化和新事物,因而成功实现了向现代理性主义的转变。而由来已久的弱包容性文化特质使得岭南文化既没有强烈的儒家人文文化作背景,又未能在开放契机中充分吸纳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中的价值理性。相比之下,海派创新文化更重视基础科学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方面,具有自由探索的纯科学倾向;而岭南创新文化则更重视实用技术和科学的社会功能,具有功利化的倾向。正是城市文化品格的不同导致沪、穗人才创新模式与流动向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加快小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发展之魂。近年来,瓜沥的文化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个农村文化礼堂陆续建成。这些文化礼堂,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整合创新,不仅是老百姓喜爱的文化活动场所,更是以"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内涵之地。有着千年历史的瓜沥镇,文化底蕴深厚,这份底蕴,来自水塘纵横、稻米花香的昭东水乡;来自明代女将沈云英、近代绘画巨匠任伯年的名人遗韵;也来自千年积淀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