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打一场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这就表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其成功实施有赖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诉求,从教师教学、学情把控、沟通协调三方面研究产教融合视角下教师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些对策,为打造高水平职教师资队伍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7)
产教深度融合是提升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教育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产教深度融合管理机构和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建设精品教学资源、提升产学研用服务能力等途径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许婷 《科技风》2023,(31):98-100
目前,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如何将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人才岗位进行快速接轨成为当代教学的关注重点。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改革成为应用型大学的改革首要方向。本文将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以移动开发技术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社会为导向”来进行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动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高效对接市场需求,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必须破解的议题。防灾科技学院通过开设“工程与环境物探”这门课程,实现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为加强我国城市工程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开展理论教学与和实际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并开设十二个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实验课程,为学生毕业后开展相关城市空间监测和应急救援勘查等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实习实训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学生通往社会的必经门槛。为了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校企融合,产教一体,产学一体"办学模式的转换,学校按照"一专业一实体、产教融合育人"指导思想,创建了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了校企融合、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7)
面向行业需求,构建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服务社会需求,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潜能。"产教融合"既是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集成电路专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以及电子系统的核心,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课程改革与探索,有效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对于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本文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对集成电路专业的课程体系展开研究,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基于利益相关者、资源依赖、系统论及耗散理论等多理论融合视角,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主要可分为浅层次、中层次和深层次产教融合模式。运用扎根理论提取可以提取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主体内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和多方耦合因素,具体包括15种重要因素,而不同模式下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基于此,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案例,探讨其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及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产教融合中存在学校、企业和政府等诸多参与主体,不同主体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且市场和地方经济政治环境和多方耦合因素也对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由此提出不同高校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产教融合阶段,而在产教融合不同阶段则要注意不同的方面,以及政府在不同阶段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芳  邢军  孙晶  刘强 《科技风》2024,(8):64-66
产教融合是基于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竞争力。高职学院根据企业所需开设专业,并协同开展专业教学,把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互相扶持,互相促进,把高职学院办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究、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及产业性教学实体,形成职业院校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稳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促进企校共同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的意义、现状及问题,提出推进产教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产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以江苏海洋大学现有的连云港土木建筑创新研究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分析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建设高水平导师团队、优化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等建议,通过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了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验可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可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庆伦  冯嫦 《科技风》2023,(20):77-79
基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和“双高计划”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预期目标分析问题。着眼于学生为中心、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综合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调查法分析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岗位层次与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思政主题与全过程渗透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课岗交替式实践法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替式课堂革命的人才培养特点。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4)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本文分析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提出职业院校需从自身内涵建设出发,提升合作的吸引力,从顶层设置,逐级推进,与企业多维度地开展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方式的多元化,通过教学与产业的对接,实现校企共赢,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2.
吴巧 《科技风》2023,(9):23-25
临床实习是中医类专业学生跨向医生至关重要的一步,对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岗前培训教学环节时间紧凑,仅在实习前两周进行,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临床操作有较大差距,导致大部分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较差,对于临床实习存在畏难情绪。基于以上原因,通过校院合作、产教融合,进行中医类专业岗前综合能力项目化训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锻炼临床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结合,将岗前培训教学内容项目化,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达成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实习质量的目的,满足医院对中医类专业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15)
在科技发展快速迭代升级的今天,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依托现代名企,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项目,深化产教融合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提升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和实际工作,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进行初步探索,从人才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塑造三个方面,寻找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是国家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现阶段,基于各种现实因素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实践教学缺少企业参与、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随着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及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产教融合已成为各大院校的重要改革方向.由余杰、荆怀芳和张龙等人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  相似文献   

15.
徐作华  赵丽 《今日科苑》2010,(8):328-328
电工实验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对突出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真实工作过程为核心,企业管理模式为样板,使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成绩评定相融合,实验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实现教、学、做统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毛云峰  刘妮 《科技风》2024,(11):136-138
国际能源战略转型之际,储能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革新的重要支持,储能产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当前,全球各主要国家正逐步加强储能学科建设,提高储能人才培养,制定和优化国家储能战略,以抢占能源战略高地。而大力推进产教融合,通过转变观念、健全制度、推进转化,对于储能相关专业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储能技术的升级和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优势学科,通过构建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增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尤其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实现校企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储能专业教学质量和储能技术发展水平。本文从储能产业发展、国际竞争、储能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讨论了储能专业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并从联合建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国家与省市研发项目联合申请等角度讨论了提高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上述讨论可为服务储能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实现储能技术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华 《大众科技》2023,(8):228-23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着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流于表层,学校人才培养不贴合企业切实需求,企业参与度不足,如何摆脱困境是当务之急,文章将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改革策略探讨如何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环节是船电专业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就业质量,提出以高等教育为主线、学生学习为主体,以校企合作为路由、产教融合为目标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以及混合式实践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实践教学方法避免了同一组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能实现因材施教,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有利于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良好生态,以及全面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龚君  张大海 《科技风》2023,(12):111-113
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引领下,本文以“正德—格力产业学院”为平台,从提升教师素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PLC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20.
白金柯 《科技风》2024,(3):143-145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地区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制造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元素,对本区域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域产教融合成为提升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制造业区域竞争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从河南省市域产教融合角度出发,结合河南省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基于政策实施、联合体构建、师资建设、评价体构建等方面提供产教融合工作实践建议,为新工业背景下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市域产教融合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