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龙 《今日科苑》2011,(21):117-125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的影视人类学,不能忽视了这门学科的最终载体—人类学影片。人类学影片的发展有赖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比如日新月异的影像技术。但是它的实践与研究却是要人们追溯传统文化和原始文化的保存、记录与交流。尤其是要在人类学广阔的学科背景下,它的紧迫性更与全球下的文化寻根的潮流相映衬。作为人类学影片在学科发展中经历了严谨的科学考证研究阶段,开始思考尝试突破学科界限打开美学的可能性,从影片的制作原则上与影视艺术有所融合,题材选择不仅仅关注原始族群和文化,更关注原始文化对社会的延续影响力,从异域文化到日常生活,从边缘话题到世界热点,都开始运用影视手段进行多元化的表达和人类学视角的研究。从而实现学科的社会功能,尤其是通过影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延展人类学影片的价值视阈。  相似文献   

2.
欧燕飞 《科教文汇》2011,(16):69-70
文学和史学的起源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文史不分家是我国古代治史的传统。随着学术的日益发展则分科愈精密,此前本是一家之体,而今蔚然成一独立学科者,比比皆是。就史学和文学这两大知识门类来看,无论是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还是在西方的学术背景下,两者间的关系既呈现出划然可分的边界,又往往互相含摄、彼此纠缠。自从历史学被划入科学的范畴后,史学和文学之间的问题就尖锐起来。本来是孪生兄弟的史学和文学,如今却在争论何者更早出现,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里,我主要以中国的史学与文学为探讨对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学和史学的起源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文史不分家是我国古代治史的传统。随着学术的日益发展则分科愈精密,此前本是一家之体,而今蔚然成一独立学科者,比比皆是。就史学和文学这两大知识门类来看,无论是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还是在西方的学术背景下,两者间的关系既呈现出划然可分的边界,又往往互相含摄、彼此纠缠。自从历史学被划入科学的范畴后,史学和文学之间的问题就尖锐起来。本来是孪生兄弟的史学和文学,如今却在争论何者更早出现,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里,我主要以中国的史学与文学为探讨对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言人类学既研究语言现象本身又关注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和人类社会.作为语言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不仅仅是语音表达体系,更是文化资源、社会实践和承载历史记忆的符号.由邓晓华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言、族群与演化——语言人类学的传统与超越》收录了诸多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论文,为我国的语言人类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和研...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导研究范式与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比较,来探索中国本土营销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向。当前营销研究所采用的主导研究范式是实证研究范式,基于数据调查与分析,试图运用计量模型来揭示营销现象中的变量关系;而人类学研究范式则关注营销现象中的各种“田野”,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多元的思路来阐释其中蕴含的意义。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与缺点,但从与中国文化的对接角度来看,至少在本土研究的初期,中国营销学人应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尤其是人文主义范式,深植在丰富的本土营销实践沃土中去构建稳固的理论基础,由此扎实推进中国本土营销科学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6.
北京自然博物馆张承志研究员,积年有成地创立了“理论保藏学”这一全新的理论体系,这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基础应用理论学科。保藏学理论具有学科多对象化和对象多学科化特征。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选择。张老没有能力组织群体性跨学科研究团队,而是只身单影,天马行空。  相似文献   

7.
马海娟 《内江科技》2008,29(1):50-51
本文通过多元系统理论来研究外国翻译文学与我国本土文学的共生及融合的现象,研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五四运动前后翻译文学如何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并对本国本土文学产生影响,系统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8.
模型方法,是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来揭示原型(被模拟对象)的形态、结构、特质。相似性原理是模型方法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似性。数学模型,可以横向移借到文学研究中来。以数学模型和文学原型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式、定理、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文学告别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狂飙突进和九十年代初期的平淡寂寞,当网络时代悄然来临,当文学与网络发生了碰撞,文学和网络就再也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了,就再也"牵扯不清"了。网络以其庞大的包容性,为人类创造了另一个生存空间,思想、精神的生存空间。网络对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网络的出现能否推进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在这篇文章里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朱彤 《情报杂志》1992,11(2):64-68
情报文学创作应根植于“情报生活”之中,要善于运用“文学”语言去塑造情报人物的立体形象,反映情报生活,来教育群众。并提出了建立“情报文学学”的新课题。对情报文学学的学科性质、概念、研究对象、任务、范畴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音乐与宗教、文学、美术、数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来揭示音乐——这一特殊艺术学科的特征。并试图通过在音乐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比较中把握音乐的特殊性,以及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探索出掌握这一学科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吕晓赞  王晖  周萍 《科研管理》2019,40(4):1-13
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对比分析了2009-2016年中美大数据研究论文的跨学科性发展态势,研究内容包括跨学科性(Rao-Stirling Index)测度、核心学科分布以及跨学科性与引用影响的关系,并应用VOSviewer将两国的学科分布进行了可视化呈现。结果显示,尽管中美两国论文的跨学科性都在逐年增强,研究期间美国论文的跨学科性始终高于中国。美国的大数据研究参考的学科数量更多,且学科分布更均衡,涉及的主要学科包括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国的大数据研究涉及学科较少,主要集中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涉及的学科数量与被引百分位显著相关,美国论文的跨学科性与引用影响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中国论文的这种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由于学科分化而产生的关于“人的形象”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本主义思潮,进而谈到关于“完整人”的问题,而这些对于在设计中人的地位关系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既通过人类学中人本主义来更加深刻地来认识设计中的人本主义,使设计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音乐与宗教、文学、美术、数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来揭示音乐--这一特殊艺术学科的特征.并试图通过在音乐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比较中把握音乐的特殊性,以及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探索出掌握这一学科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文学”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滥觞于美国继而在中国兴起的一种学术运动,“文学中的法律”是“法律与文学”运动最重要的分支。“文学中的法律”以文学文本作为样本或者平台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法律问题,这就在研究者与社会现实之间设置了一个“媒介”(文学作品),“发现作品”和“解读作品”就成为研究者必经的两个环节。“文学中的法律”的研究对弘扬法的价值、普及法的知识、改进法学教学、加强法律修辞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学进入美国医学院的课程体系始于1960-70年代的医学人文运动,其结果是产生了"文学与医学"这一"学科"。在最初的三十年,文学与医学一直在寻求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却始终徘徊在医学教育的边缘。2001年卡伦创造了"叙事医学"一词,才使文学与医学真正在医学教育及实践中扎下根来。本文主要旨在探究文学与医学的发生发展史,及其转向叙事医学的过程和缘由。  相似文献   

17.
情报和文学横跨科学和艺术两大领域,人们对自然、社会各种现象的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以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的抽象形式来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和特征谓之为科学。文学则是通过绚丽多姿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的描绘,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生活图景,以形象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是一种语言艺术。人们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8.
<正>1两大概念:市场和市场失灵能源对人类历史、文明以及社会制度都有重要影响。能源历史变迁与相关技术创新对人类技术进步和文明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能源经济学研究本身具有跨学科性。为了制定一个合适的学科框架,需要从能源研究的重要概念出发来描述相关学科。对非经济学家来说,描述能源经济学并非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由于学科分化而产生的关于“人的形象“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本主义思潮,进而谈到关于“完整人”的问题,而这些对于在设计中人的地位关系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既通过人类学中人本主义来更加深刻地来认识设计中的人本主义,使设计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20.
程光 《现代情报》2009,29(6):216-218
海外华文文学近1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近30年以来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繁荣,使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然成型。相较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国内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搜集工作略显滞后,至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海外华文文学资料收藏单位。文章从历史和现状分析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并据此提出搜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5个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