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格宇  陈旭  韦韬 《科研管理》2024,(1):172-180
作为世界级非遗的云锦,如何在保护基础上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意义非凡,其文创产品品牌化设计的水平尤为关键。本文采用文化创意和品牌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针对云锦文创产品的功能、结构、形状、色彩、材质与工艺等特点,着重探讨了云锦文创产品品牌所蕴含的云锦文化象征性、产品价值感知及其消费者购买意愿等创新要素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了以技术感、艺术感和文化附加值三元融合创新策略为调节变量、品牌象征性和产品价值感知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为应变量的云锦文创产品品牌化设计三元融合创新策略模型,并实证了该模型对云锦文创产品品牌价值的增强效应;进一步从云锦文化价值元素融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提升云锦文创产品品牌辐射能力出发,形成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云锦文创产品品牌化设计三元融合创新策略实施步骤。研究结论丰富了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化设计的相关理论,也为云锦文创品牌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1.形态自然设计1.1形态自然设计定义所谓自然形态仿生设计,是指设计师以自然物的形态为参照,提取其典型特征,形成意象并应用于产品造型设计中,这类自然设计就称为形态自然设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迅速。本项目通过分析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文化,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参观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运用总结得到的"EICP"设计方法,对森林博物馆进行了元素提取、意蕴体会、创意表现,设计了森博文创LOGO、代表性纹理、IP形象、一系列文创产品,以及线上销售平台的界面,由此,通过文创的销售,将森博文化更加广泛地宣传出去。  相似文献   

4.
在"非遗+文创"融合背景下的今天,现代网络成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我们通过对无锡惠山泥人当地文化的调研、提取和再设计,打造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创衍生品。同时,通过"溯阁"APP的设计与应用来搭建"非遗"和文化产品的桥梁,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5.
<正>在文创产品繁盛发展的今天,我们周围环绕着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与产品结合,形成了纷繁多样的设计面貌和景象。文创已经成为各旅游城市、各名胜古迹的重要产业,文创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多的是它代表的文化,文化使产品具有更多的附加值,并且通过文化的赋能使文创带动旅游文化的发展。近年来的故宫文化、敦煌文化在国内文创设计与营销中起到了引领作用,逐步出现了淘宝天猫等店铺,通过线上的形式进行售卖与推广,使大家的视线从线下逐步转移到线上。  相似文献   

6.
如何结合时代发展加紧优秀文创产品的创制,这是当下博物馆文创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无疑为相关文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作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充分结合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文创产品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发扬与传承民族文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就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未来发展问题展开探析,以营销渠道的优化角度展开分析,致力于服务今后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4)
高校文创产品的开发对于高校影响力的推广,以及在加强校内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方面有着重大的促进推动作用。本文将"文化基因"概念融入高校文创产品开发,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文化基因提取-文化基因树的建立-文化元素筛选-文化基因融合的高校文化产品设计方法,并以河北农业大学的文创产品开发为例进行设计实践,为国内高校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对室内空间灯光的设计要求也相应提高,大众更加注重光的人文氛围的审美诉求.注重空间中人的参与和体验.室内灯光造型的考虑,需要在美学规律的指导下,围绕人的使用进行,将光源、灯具、照明方式与室内空间及构件的体量形状及用途性质统筹考虑.在灯光的形态构成方面,可以通过平面图形或立体形态的构成规律,建立灯光的秩序和节奏,使整个空间具有良好的视觉造型效果.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了综述。在分析扬州地区非遗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简要说明构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特色库的意义及其定位,进而探讨扬州工艺美术专题特色库的建库标准、技术实施方案、内容框架设计、内容建设及发布,以及特色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后期维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海泉 《大众科技》2016,(3):142-144
彩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西优秀戏曲,曾经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其传承和发展陷入了困境。"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对传统行业的产品、市场、用户进行深度整合并重构传统商业形态和业态。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彩调传承与发展的新出路,构建"互联网+彩调"的新型传承与发展模式对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狗一直是人类的好朋友。狗通常被称为"最忠实的朋友",人们因为喜爱狗,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肖狗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狗文化在民俗学或是象征学中通过寓言故事、传说等都得到了传承。在产品造型艺术设计中,以狗为造型的产品也不计其数,但如何与生肖文化相结合,通过创新与应用,做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南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置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与其他旅游产品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潘璐 《百科知识》2021,(30):23-24
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增长点,高校文创产品既继承了校园文化,又起着传播品牌文化的作用,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优势所在.高校文化创意产品是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结构技术、材料工艺、创意设计与校园文化资源,创造出实用、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的产品.然而,与世界著名院校相比,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很薄弱,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创新和经营策略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大环境下如何整合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分析了高校文创产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现状,尝试提出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并对高校文创产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创产品的开发在近几年的博物馆相关领域中可以说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各省市博物馆及各样式博物馆也都层出不穷地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创概念和文创产品,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广大公众的深切喜爱。2018年全国科普场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讨会在重庆的召开以及2018年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在福建省福州市的盛大开幕,更是将各省市及各特色博物馆的文创概念与文创产品做了更好的集中推出与展示。文章结合笔者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参与的部分展教宣传活动,就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方式等进行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广西马山县文化三宝是在长期历史社会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精神文化与传统技艺。振兴传扬传统技艺,保持乡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乡村振兴之本、民族发展之魂。而现如今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紧凑,年轻群众的观念日异月殊,日渐淡忘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传承,仅仅依赖传统的传播方式,导致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7)
本文主要从文化营城的理念出发,探讨如何将在地文化活化并合理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尤其在新城新区建设开发的大步伐中如何将"文化"传承和演绎在城市的空间形态中,从而使城市的文脉在新城得以识别、记忆、延续。文章以厦门集美新城建设开发中已建、在建和待建的景观、建筑、道路和公共空间等项目为例,探讨厦门市集美新城在依托本土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嘉庚"特色的新城文化空间形态上的成功经验,具体从厦门集美新城的物质空间形态和非物质空间形态两个方面探讨在地文化如何在新城的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导入,旨在为新城的快速崛起、聚集人气和未来发展梳理有效路径和做出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17.
视觉符号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征,传承着人类艺术繁衍的脉络。动画艺术作为一种时尚艺术,兴于现代,但却起于原始。在技术上,动画艺术经历着现代文化的洗礼,但在形象造型上却欠缺着一定的艺术底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国动画片,无论在题材内容的思想性还是在视觉造型的艺术性方面,都需要挖掘传统的视觉文化。视觉符号艺术在动画造型中起到了从内涵到形式的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18.
榆林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借助科技创新手段设计生产销售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创产品,使该红色文化资源能在新的时期得以更好保护和展示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总结榆林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目前榆林红色文创产品营销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运用4V理论去解决其面临的营销问题,即从产品创新设计到定价及渠道的选择强调差异化,通过增强产品的功能性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切实所需,通过打造品牌完善服务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社群营销、话题营销来引发消费者共鸣,从而提升产品辨识度与品牌影响力促进其销售。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15)
瓦当艺术作为六朝这一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凝聚着六朝文化深厚的积淀,具有多重的人文内涵,彰显着金陵地域特色,是一份宝贵的文物资料。其中,六朝瓦当类型主要有莲花纹,人面纹,兽面纹,云纹,反映了六朝时期艺术特色。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是体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兴产业,高校艺术课程也开始重视并强调融入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特征。笔者在前期的课程实践中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六朝瓦当图案为元素应用到文创设计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与创作,在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同时为更好的传承并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一典型的工业产品——连杆送料机构的设计与快速成型过程进行阐述,着重分析该产品从产品调研、产品设计到具体实施三方面的工艺过程。根据该工业产品的使用要求确定产品应该具备的功能,构思出产品的工作原理、运动方式、结构形状等内容,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具体的产品,并采用3D打印技术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实物。证实了工业产品要经过"设计——评估——再设计"的反复迭代,涉及产品造型和功能结构设计两方面,其价值主要集中于形态本身所实现的某些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