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史学发达的国家,但对史学发展史的研究,迄今仍较薄弱,特别是近现代史学史研究方面的论著更是寥寥无几,近几年史学界重视中国史学史研究,先后出版了尹达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白寿彝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和仓修良、魏得良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等专著,但大都围绕在古代史学史部分。因此,开展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研究更显得迫切而又艰巨。最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吴泽教授主编,袁英光、桂遵义教授编著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洋洋数十万言,可谓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史的开创之作。中国近代社会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八十年的风风雨雨激荡起各种思潮,在史学领域有着充  相似文献   

2.
魏源(1794-1857)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反侵略的爱国主义者,被誉为中国近代"改革开放之父"。他著作等身,2004年岳麓书社出版的《魏源全集》,计20册,共1100余万字,其学术理论,涉及到政治、经济、经学、哲学、文献学、文学、史学、语  相似文献   

3.
1962年2月19日至26日,根据教育部指示,上海市高教局在衡山宾馆召开"外国史学史"与"近代现代资产阶级史学流派资料选辑"讨论会。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师院等9个高校的20余位学者与会。周谷城主持会议,翦伯赞到会发言。上海档案馆藏有此次会议档案(档案号:B243-2-951)。包括《文科教材编选工作汇报(27)——"外国史学史"与"近代现代资产阶级史学流派资料选辑"讨论会情况》《编写外国史学史的任务安排》《翦伯赞同志在"外国史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以及《近现代资产阶级史学流派资料选辑"选目"》等。其中,《翦伯赞同志在"外国史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的部分内容,张传玺、张怡青、张海青据1962年4月10日《文科教材编选工作、通讯》第11期所刊载的记录稿摘要编辑、校订,以"在《外国史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为题,收录于《翦伯赞全集》第5卷《历史问题论丛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兹选辑公布,期冀为学界了解建国初期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史学史论集》上册读后,感到有如下几点特色: 一、开拓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弥补了近代史学史研究的空白。从1840—1949年这短短的百年左右时间里,中国史学的发展变化也象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一样,处于最激烈时期。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封建社会二千多年内所经历的变革。在这百年左右时  相似文献   

5.
谈中国近代史学的演变,总绕不开梁启超,尤其是他的《新史学》,对传统史学所带来的震荡效应,至今余波荡漾。吾国史学在经历近代百年的变化,此一吸收与反思的过程中,究竟所谓“新史学”的观念带给中国近现代史学何种面貌?又产生了何种影响?这是值得吾侪深思的大哉问!梁启超及近代史学的前辈们,无论直接或间接引进欧美、日本的近代史学方法与观念,其目的均在借异域之学改造旧史,以达其所谓之“新”。然而,在新、旧二分法下,往往是以西方史律衡绳吾国旧史,如此关照下,旧史仿佛“镜中之妖”,史家本人于镜中观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旧史,绝非传统史学的原貌。梁启超的学术思想素以多变著称,其史学的变化深受时代环境及知识来源的影响。本文非全面性检视梁启超史学的研究,反聚焦在其“新史学”倡议下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如采进化主义观点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对史学定义的游移与多变性以及向传统史学的复归等议题。梁启超史学的诸议题,提供我们对现代中国史学的多元想象。  相似文献   

6.
如何批判、继承和发扬传统史学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必须面对的一大任务。朱希祖对刘知几《史通》的研究和理论借鉴便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在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其对《史通》有关史书体裁体例和史官史馆等论述尤多资取。朱氏不仅有沿袭成说之处,也有以新释旧的探索,从中可见传统史学在近代西学冲击之下,虽丧失了主流地位,但仍保持着血脉延续。深入考察这一范例,不但有助于认识现代史家朱希祖的治史特征,还可从中体察传统史学在近代史学转轨中的价值和近代史学的知识演进状况。  相似文献   

7.
论《册府元龟》的史学价值胡养儒本文就《册府元龟》的内容、体例、作用及其在中国古代史中的文献价值,作些探讨。一宋真宗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因此想编一部大书与他父亲媲美,故在他即位的第八年,不但有诏修《历代君臣事迹》之举,还为该书规定了汇辑...  相似文献   

8.
中学高中历史教材有《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近代现代史》(下)、《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共五册,教学内容多,时间性、逻辑性强,如复习方法不当,势必直接影响文科综合考试成绩,本人试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谈起,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9.
《伊米德史》是近代新疆维吾尔族著名的学者毛拉木沙·赛拉米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著作。作为一部处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民族学者的私人著述,尽管此书的文学色彩较为浓厚,但《伊米德史》仍有严格的史学体裁,完备的史学体例,作者对史料(无论是文献史料抑或口述资料)也作了较严谨的考订。  相似文献   

10.
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理性的魅力 ,举其重要者如 :一是关于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理论。二是对史学史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 ,如史学遗产、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发展过程、史学的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史学史对于历史教育的意义、探索中国史学发展规律、史学与经学及子学的关系、怎样看待史学史的古今论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问题等。三是发展史学史研究的设想 ,如研究兄弟民族史学史 ,进而把中国史学史写成全民族的史学史 ;进一步研究、撰写外国的史学史 ,如国别的、地区的史学史 ;编写出实用的教材 ,编写史学史丛书 ,编辑《中国史学论著选》,撰写全书6册的《中国史学史》等 ,都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黄宗羲,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开阔,既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又兼含天文学、地理学、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浙江古籍出版社在前人编篡、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搜集其撰述,辨订版本,考定文字,加以标点分段,汇编《黄宗羲全集》。《全集》分十二册出版,大体按著作性质编排:第一册收黄氏哲学、经学及政治思想方面著作;第二册收历史、地理方面著作;第三册至第八册收《宋元学案》、《明  相似文献   

12.
近代史学类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引领了史学发展潮流,在近代中国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史地学报》作为近代中国较早创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在推动史学研究中历史观念、史学价值观念、选题指向的转变以及逐步建立近代史学学术成果的表述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在邓小平的谈话、报告和文章有诸多论述。这些论述大多已收录在三卷本的《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文选》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点:第一,它是邓小平一生实践、经验、理论和智慧的结晶,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一份文献资料;第二,它蕴含丰富的历史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风采     
王晓秋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和中外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近代中日启示录》(曾获第二届全国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文化由复苏而踏上繁荣.在史学界里,史学史的研究,成绩十分显著.不但有了专门刊物《史学史研究》,而且出了一批史学史的专著和类书.目前,史学史的研究,我国实居世界领先地位.今趁拙作《中国古代史学史略》即将问世之际,就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抒管见,敬请史学界同志教正. (一) 什么是中国史学史?它的任务是什么?它应当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一些学者,尤其是解放前的学者,把史部目录学或者历史文献学当成中国史学史,以致在他们的著作中,中国史学史就成了中国古代史籍介绍,现在坊间可以购到的台湾学者李宗侗《中国史学史》就是如此.即使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史学前辈金毓黻先生所撰《中国史学史》,也不免如此,充其量只是中国古代史学编撰史.  相似文献   

16.
《伊米德史》是近代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学者、诗人毛拉·木萨撰写的一部史书.它是研究1864-1877年新疆维吾尔族、回族农民起义期间的重要的历史资料,在维吾尔史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通过《伊米德史》对毛拉·木萨的史学思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1951年建校时汇集了吕思勉、吴泽、李平心、戴家祥、陈旭麓等一批享誉学界的著名教授。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史学史进入首批博士点行列,1986年中国近现代史获批博士点,199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现有在岗教师37人,含19位教授,11位副教授。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等研究方向。目前,本学科形成了既发扬传统优势、又具有当代意识和前瞻性的学科体系和研究群体。其中,汉唐社会史研究,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近代政治与外交史研究,近现代知识分子与思想  相似文献   

18.
人物介绍     
柳诒征( 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学术成就他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先驱、开创人.他编写的《历代史略》,是最早的一部近代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国商业史》是最早的中国商业史专著.《中国教育史》是第一部中国教育史著作.1923年完成的《中国文化史》,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他是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国学导师.他创办《学衡》、《国风》、《史地学报》等学刊,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昌明、发扬.他是现代儒学宗师.他认为: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皆史也,皆载前人之经验而表示其得失以为未经验者之先导也;另一面,中国史学通贯儒学,儒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核心.他发表论著,对孔教正本清源,指出了儒学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儒家之根本精神,为解决今世人生问题之要义”,“在现代科学昌明的物质状态下”,以孔教拯救现代社会,“不至以物质生活问题之纠纷,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此吾侪对於全人类之一大责任也”.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受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委托,以教育部《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历史专业本(专)科教学计划》为依据,编写了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历史专业本(专)科两套有关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和选读、史学概论)的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历史教学大纲)。三年来,在教育部  相似文献   

20.
刘望龄教授穷十载爬梳之苦,研治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得38万余言,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以下简称《黑血》)。这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性报刊史事长编,是我国区域性新闻史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料丰富,尉为大观近代湖北报刊史在近代中国报刊史上有着极其突出的地位。从1989年西太后复政的上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