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羌塘自然保护区面积辽阔、自然环境恶劣、生物多样性复杂,对该区域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羌塘地区生态环境特点,确定了环境评价指标及指标量化标准,建立了羌塘地区生态环境等级,得出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改善大丛泉河流域的水质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打造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建设优美湿地生态环境为基本目标,将湿地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实现人水和谐;通过对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河岸植被恢复,美化水环境,实现回归自然;打造水清岸绿、鸟语花香,集区域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教育和市民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湿地区域。  相似文献   

3.
对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加强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西藏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确保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依据现有的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科考资料和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游客及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使用沿路踏查的方法来辅助调查保护区山地植被类型随海拔垂直分布的情况,全面考察了社区居民生产活动、旅游、教学实习与科学考察等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内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来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数量减少。根据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今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宋晓阳  申文明  万华伟  侯鹏  林刚 《资源科学》2016,38(8):1434-1442
动物的生境是动物生活环境因子的综合,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藏羚羊是一种濒危动物,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增加严重破坏了藏羚羊的生境,藏羚羊生境适宜性的评价对藏羚羊生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藏羚羊生境需求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构建了藏羚羊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结构、海拔、坡度、水源、人类活动和道路),基于2013年和2014年的国产GF-1遥感卫星影像,提取了生境要素(生态系统结构、水源、人类活动和道路),最后结合DEM数据对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分析了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藏羚羊最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海拔为4100~5200m的草地区域,距水源500~2000m,且远离人类活动和道路;2014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生境适宜区和较适宜区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14.78%,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相比2013年,适宜区、较适宜区的面积分别增加了161.00km2、60.82km2,总体生境质量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景观变迁是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生境碎片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动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湿地景观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对敏感的反应,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为了认识环境自然景观变迁所引起的栖息地丧失和土地动物多样性间的矛盾关系,文章阐述了不同环境景观变迁对土地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力图通过发现不同生境类型中土壤动物在景观尺度上的分布规律性,对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提出新思路,进一步充实了湿地景观生态类型的科研内涵。  相似文献   

7.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以保持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需求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心愿。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以保持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需求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心愿。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的目标主要应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确保生态安全和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的生态建设目标远比增加耕地的目标重要。转变传统的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型现代土地整理发展,有效推进全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基础。转基因生物是强势生物,其对生物的诸多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基因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对传统物种的威胁和单一转基因生物种植或饲养的危险。“和而不同”为我们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哲学依据。我们应该重视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创造城市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北半干旱地区中卫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利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自然环境保护同步的原则,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逯军锋 《科技风》2013,(3):235-236
五鹿山是以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和白皮松、辽东栎为主的天然次生林而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选择生物典型性、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和人为干扰等6项指标,运用指标赋分,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分析可得,自然保护区典型性较强、自然性基本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稀有性很强、人为干扰一般、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中型自然保护区、面积适宜,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关键工具。“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专题改造和完善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数据库、全国自然保护区电子分布图、中国生态旅游数据库、中国生物多样性多元化数据库、生物安全文献数据库;建立了基于Internet的Internet和Web服务器;采用ASP、ADO、SQL、ODBC、Web、GIS技术,实现了数据库与Web服务器的动态连接,建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区数据查询和统计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全国自然保护区Web GIS查询工具、中国生态旅游信息查询工具、中国生物多样性元数据查询和录入工具、生物安全文献查询工具;实现上网共享信息600余M,其中数据103M,数据全部集中共享;完成了生物技术改性活体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风险评估技术准则、风险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承栽能力之内,以保持生态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需求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心愿。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镱锂  吴雪  祁威  李士成  摆万奇 《资源科学》2015,37(7):1455-1464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分布为主、保护类型多样为特点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体系;4经过50余年的生态建设,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濒危物种西藏马鹿被重新发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及典型保护区内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华鑫 《资源科学》1994,16(2):74-78
天津蓟县八仙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与功能徐华鑫(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300074)张启良,张聪(天津蓟县八仙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301900)1前言八仙山自然保护区,1984年1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是天然次失落叶阔叶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背景和由来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并具有国际意义的关键地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25个热点地区之一,全省面积仅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却拥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的50%以上,是国家战略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云南省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61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36%,保存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的80%以上,是保护和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和平台。然而,在云南已经建立的161个各级自然保护区中,已经开展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的仅约四分之一,可见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的价值意义以及任务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满都海公因昆虫多样性及生活习性调查研究,了解该区昆虫物种数量及种类构成,进而有目的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物因子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突现.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维持着十分脆弱的生态平衡.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导致其它许多物种和遗传信息的灭绝和丧失.本文通过论述国内外及云南省生态屏障丧失的原因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指出人类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屏障,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全方位系统保护。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纳入国家的顶层设计,相关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措施,我国重要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得到明显提升。此外,通过缔结多项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定,以及倡议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举措,我国完成了从重要参与者向积极贡献者的履约角色转变。然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加强的问题,如:资金投入机制单一,数据整合程度不够,对海洋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投入不足,以及追求数量目标而忽视生态系统结构和完整性等。未来,应转变保护策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公约间协同增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环境污染治理等相结合;从追求数量目标转为提升质量,加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库和野外台站建设力度,加强外来入侵生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搭建大数据平台,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共享和深度挖掘,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