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9)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经济和产业和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项目引入智能制造中"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探索智能制造等新工科研究生的"全培养周期"模式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法和措施,具体从三个方面来开展:新工科研究生全培养周期体系的构建;工程实践与创新基础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探索实践,项目提出的研究生全培养周期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其他新工科专业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建会  许树学 《科技风》2023,(16):54-56
“新工科”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高校要积极地推动新工科教育和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在“新工科”项目建设中,应当融入“三创”理念,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建设。  相似文献   

3.
电气类专业是一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工科类专业,传统的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需求,现在企业需要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现在高校都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本论文主要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能力素质、坚持大类培养,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双创能力进行阐述新工科背景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希望为研究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婷 《科技风》2021,(1):142-143
社会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迅猛发展,为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2017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全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培养高端创新的专业人才.本篇文章分析了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对策提出了几点...  相似文献   

5.
王广原  吴王平  江鹏  潘海军  王琦 《科技风》2023,(34):112-114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工业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但目前3D打印课程的教学体系尚未完善,难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本文根据新工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思政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3D打印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路,积极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的能力,为智能制造专业培养出3D打印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兴产业的诞生,对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工科应运而生,"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为高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新工科建设中,培养人才追求创新的思维禀赋、自拓展的知识结构、设计思维及技术理解力和领导力,是其核心和内涵。如何改变教学理念,成为高校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梦觉 《科技风》2023,(25):120-123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Linux操作系统”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传统教学方法已不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新工科人才需求的要求。作者通过自身工作实例,论证了高校任课教师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从教学设计、授课实施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同时,结合Linux技术工作岗位特点,按照新工科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这项工作也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打破了单一的培养模式,正朝向学科交叉、理论指导实践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发展。本文以新生研讨课教学为例,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光学测量领域应用的研讨课程教学方法,阐述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标准等内容。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这种方法也为新生研讨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结构力学”是工科类院校多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逻辑性强,解题方法技巧性高。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新的工程问题不断涌现,为“结构力学”课程建设提出新的挑战。“结构力学”课程建设面临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标更新及学生学习被动等难题。如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结构力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结构力学”课程特点及课程现状,探索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构力学”课程应紧跟科技前沿,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因材施教,强化课内外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元化质量评价,提升“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于跨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设定、师资水平的要求、教育资源的获取等方面均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老工科背景下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间的差异分析,探索了跨学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以期为高校跨学科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新工科的建设是高校教育内涵提升与社会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三创"能力培养是完善新工科人才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因此,本研究从高校"三创"育人的理念与价值、学生主体、课程与师资梯队建设、育人环境塑造、平台搭建、评价体系建设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思考,探索新工科教育与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与融合,能够对高校新工科教育内涵不断丰富,以及我国产业提升发展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28)
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工科建设,面临着许多新任务,而数学是工科的基础,数学分析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使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背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数学分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建设等措施,为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理念入手,转变传统机械行业人才培养模型。从人才培养举措切入,脚踏实地对智能制造新型人才培养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制造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式。夯实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构建出符合现代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化,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环保产业的人才,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环保产业需要具有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的“文武双全”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此,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深化实践实习、融合学科竞赛、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力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三创教育工作为例,开展三创教育与学生应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推动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主要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创理念融合等方面,旨在为推动并落实三创教育、建立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三创”教育工作为例,开展“三创”教育与学生应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推动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主要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创”理念融合等方面,旨在为推动并落实“三创”教育、建立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快速增长,社会急需大量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机器人学科作为一门新工科,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摸索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工科的内涵和发展要求。因此,本文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分析了当前机器人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项目和教学经验,为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