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8)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直接支撑着食品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多项重要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达成度评价是专业工程认证的核心内涵之一,是课程设置目标在现有教学体系下达成与否的判定依据,评价结果会反馈与之对应的教学活动的质量优劣,也为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方向。本文建立了《食品理化检验实验》的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评价该课程运行两年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该课程改进的方向与措施,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合理评价和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王丽娟  叶华 《科技风》2023,(31):130-132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以学习产出为目标,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持续改进各教学环节。因此,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是OBE教育理念的关键。文章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在电气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专业工程认证,分解课程目标,明确毕业要求;通过分析两者间的支撑关系,优化了基于OBE的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细化了课程质量评价方法与教学持续改进方案,提出了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可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中的关键环节,是评判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而课程目标是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紧密支撑。文章通过建立毕业要求指标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可以有效进行《通信电路》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得到更加科学、客观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要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专业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起指导作用。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自评价报告中发现的问题,结合2015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以"PDCA"循环理论为指导,详细介绍了本科生毕业要求达成度改进成果,制定了新的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明确各门课程对其指标点的支撑要求,实施持续跟踪改进,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改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晓燕  张靖 《科技风》2023,(4):135-137
课程评价体系是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ACBSP专业认证理念,分析了“技术经济学”课程评价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未对标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设计无法支撑能力目标实现、课程评价无法检验能力目标达成度,建议自上而下地从构建课程—培养目标支撑矩阵、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制定能力评价量表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确保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顺利通过ACBSP国际商科专业认证。  相似文献   

6.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后续课程的学习。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从课程建设涉及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对"汽车构造"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在《汽车构造》课程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直接关系到对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掌握的能力和水平,也是关系到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千方百计做好《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工作。汽车行业的特点是发展快、涉及领域广,因此《汽车构造》课程要紧随行业的发展,以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目前,《汽车构造》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22)
《测井仪器原理》课程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测井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对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本次《测井仪器原理》课程改革旨在充实师资队伍、修正课程教学目标和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7)
为更科学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特点,提出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提出思政要求;提出结构式、润物无声式和新闻式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结合工程认证教学目标达成度,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学勇 《大众科技》2021,23(6):91-93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抓手,是师范类专业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也是师范类专业认证中考查的重点.文章以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的《常微分方程》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为例,探究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科学性强、简洁、明了,可以推广到其他师范类专业相关课程,为...  相似文献   

11.
《工程热力学》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理解并掌握这个重点和难点是学好热力学及后续课程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讲好热力学第二定律,使学生掌握其本质和内涵及熟练应用显得很重要。本文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疑难点,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研究提高"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方法 :采用推进式教学方法、经典例题深化剖析、合理优化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法、布置探索型作业等,既有教学思路和方法的改革,又增加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实践,收到了较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机械基础》是技工学校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但其内容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并结合校内实际,通过合适的教学改革——利用现有的学校资源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对《机械基础》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让学生感觉到《机械基础》是一门很实用、很有趣的课程,并为汽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18)
汽车维修工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一门限选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艺过程,从学生基础、认识、主动性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等方面分析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和相应的教学环节,探讨教学水平提高的措施,以汽车可靠性为本课程教学主线,找出汽车故障检测规律,把复杂问题简化并赋予趣味性,并寓教于思政,不仅可提高教学质量,且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土壤地理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课程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对沈阳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壤地理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科研体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壤地理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改革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骑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因此,探讨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姜静娴 《科技风》2023,(15):121-123
“化工热力学”是化工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概念严谨抽象、数学公式纷繁复杂的特点,对“教”与“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化工热力学”教学实践经验,本文指出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详细阐述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机制三方面出发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桓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91-291,282
《机械基础》作为机械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产品设计能力的主要课程。本文分析探讨了《机械基础》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作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通过把握教学的量与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并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修磊 《科技风》2022,(11):112-114
针对少学时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逆向教学模式.根据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少学时工程制图课程学习目标;以学生为"顾客"分析学生专业背景与学习目标的差距以及达到目标的证据;制定全面且合理的目标证据教学评价方法;根据达成目标证据及教学评价的需要设计少学时工程制图的教学活动,实现了少学时工程制图课程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