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发展新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017年3月,黄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黄冈市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个方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长制工作,切实加强河湖库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水域生态健康。摸清河流管理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此为基础编制黄冈市城区长河"一河一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卢进步 《科协论坛》2014,(11):11-13
位于湖北省境内的四湖流域区位优势独特,水利资源丰富,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四湖流域自形成以来,水利工程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之中,由于规划建设任务尚未完成,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同时河湖水体污染重,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四湖流域在湖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水问题,全力做好水文章。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寻求生态文明与科技发展的协同走向,发挥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至为关键。阐述了科技生态化的提出背景,对科技生态化的必然性、重要内容以及其实现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与科技发展的协同走向。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以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为最高价值准则,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相契合.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生态化,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快速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公众参与逐渐成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关键性因素。以湖北省5个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的1379份调研问卷为研究样本,基于公众个体行为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环境、制度、认知3个层面划分了居民水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其具体影响程度和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态环境状况、政府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水生态文明认知对居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6、0.34、0.90;就目前公众参与意愿而言,水生态环境状况和政府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远不及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重要;在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和加强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同时,当前公众参与的政策焦点应转变到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
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和"消灭Ⅴ类水"是推进五水共治的重要举措,深甽镇是宁海县首批"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乡镇,以治水倒逼乡镇建设进度,以乡镇综合发展促进治水成效,创建了全民动员合力治水、整合提升智力治水、小微流域源头治水、区域整治全面治水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基础上,亟须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文章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治理与科技扶贫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石漠化治理及其成效,总结了将生态治理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形成的"环境移民-易地扶贫-生态衍生产业培育-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科技扶贫体系,剖析了当前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建议:统筹区域整体性治理,推进植被景观恢复,发展可持续生态衍生产业,提升生态治理与社区融合发展的协同性;建立重要生态空间分区、分类管控政策,以实现科技扶贫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融合;提升区域"造血"功能,服务于脱贫地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8.
2018年6月底,河长制在中国已经全面建立。拉萨市委、政府真抓实干,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出台配套8项配套制度,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实现"见河长""见成效"。拉萨市河长制的全面建立,标定了区域水治理的新方位,夯实了辖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助推了水生态永续发展,河湖水生态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水利部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黄河流域下游为例,在构建黄河水资源高效管理体系、水工程坚实保障体系、水生态统筹开发体系、水管理法制透明体系、水文化教化育人体系等方面开展探索研究,以期更好推进黄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湖四圈"中的一个重要圈层,是低污染水强化净化的重要水域,也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 针对湖荡湿地面积锐减、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衰退、污染物拦截与净化能力下降的现状,"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ZX07101-007),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形成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研发集成了河湖相联复杂水系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的成套技术和城市景观湖泊西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并以滆湖和西湖为典型区域开展了工程示范,推进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的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1.
在论述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是生态文化的基本要求,而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从多个层面为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提供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这种关联中把握并推进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变革。  相似文献   

12.
《科协论坛》2014,(11):5-8
<正>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以"湖泊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针对我国湖泊水体污染、功能退化的局面,以及在湖泊保护、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出了"关于加强湖泊生态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各方专家也畅所欲言各展宏论,积极为湖泊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级工程师李天淳通过对江苏省主要湖泊过去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指出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依赖的特性,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认为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要措施,必须从改变技术创新的原则、警惕当下面临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危机着手,朝着更加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方向,以政府主导、提升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观念、培育生态化技术创新人才为路径,并建立起以营造氛围、建立生态工业园等载体、以处罚机制倒逼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曹莉莉 《今日科苑》2007,(16):31-31
健康、安全的生态城市是充满活力的,提高活力水平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河湖治理与城市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才能统筹解决河湖治理开发中的各种问题,坚持治理开发和管理保护并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流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谊 《大众科技》2012,(7):125-127
生态景观水系工程是集生态、景观、区域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因此调配好水体是决定生态水系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解决好生态水系的引水来源和出水的出路、保持水体平衡以及水体净化三大要素,正是生态水系良性运转的核心之处。这样,方可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水域。文章对景观水资源的处理和利用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十堰市的区位功能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十堰市以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对在"十三五"科技规划中如何科学谋划以科技创新支撑十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之一。它所追求的是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文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和环境的保护,也关系到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当前,成都正处于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根据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差别化地进行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又从新的历史高度出发,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即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经过文献阅读和整理,梳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研究成果,厘清相关的研究内容、现状以及不足,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实现路径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治建设研究三个方面搜集整理资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工业文明使科技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巫魅到祛魅的演变。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科技理性支配下,工业文明的科技价值观、方法论乃至实践过程都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必然导致科技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视域下,应对科技理性、价值观、方法论和实践过程进行全面反思,推动科技形态的生态化转型,发展并促成一种"亲自然"的生态化科技还魅于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