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梦觉 《科技风》2023,(25):120-123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Linux操作系统”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传统教学方法已不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新工科人才需求的要求。作者通过自身工作实例,论证了高校任课教师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从教学设计、授课实施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同时,结合Linux技术工作岗位特点,按照新工科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这项工作也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玲 《科技风》2022,(19):136-138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由于高职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使得这门基础课的教学难度较大,在国家比较重视高职教学并强调新工科的教育理念背景下,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比较重要的工作,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构力学”是工科类院校多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逻辑性强,解题方法技巧性高。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新的工程问题不断涌现,为“结构力学”课程建设提出新的挑战。“结构力学”课程建设面临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标更新及学生学习被动等难题。如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结构力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结构力学”课程特点及课程现状,探索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构力学”课程应紧跟科技前沿,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因材施教,强化课内外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元化质量评价,提升“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强 《科技风》2023,(16):139-141
新工科专业是培养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复合型人才的主阵地。分析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新特点与新要求,阐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分别就新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面临的挑战进行说明。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及“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以期培养出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并具备宽阔视野以及良好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杨艳  毛瑞勇  王萍 《知识窗》2023,(12):117-119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链条的重要环节。在新工科和“双碳”背景下,我国高校需要大力培育能经济运用低碳技术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的专业特色,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旭鹏  刘付勇  方雪欣 《科技风》2022,(16):123-126
为了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和要求为背景,结合当下教学现状并参照教学目标,提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知识点拆分项目任务,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保证全过程均可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职业素质。同时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探索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策略和措施,提高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许江枫  白志民  周熠  闵鑫 《科技风》2023,(35):135-137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人才培养需要,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科学范式教育现状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业矿物与岩石”课程特点,对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资源建设等课程要素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课程以新工科理念、教育心理学理念、课程思政协同为先行,优化课程内容,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案,建设立体化“学材”资源,为高质量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谢国梁 《科技风》2023,(20):145-147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实现“三全育人”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地质”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使土木工程类专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对“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添加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覃建波  韦丽兰 《科技风》2023,(17):134-136
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人才的视角出发,在“新工科”这一时代背景下,本文根据当前电气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虚拟实验室建设、共建实践基地及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力图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电气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28)
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工科建设,面临着许多新任务,而数学是工科的基础,数学分析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使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背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数学分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建设等措施,为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韩广  丰奇成 《科教文汇》2024,(2):99-102
在新工科背景下,浮选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浮选课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主要讲授浮选的作用原理和工业应用,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矿物加工行业工作的创新型人才。该文针对教学内容多而泛、实践不足、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对浮选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旨在使改革后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18)
高校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而工科教学效果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为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探讨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期能达到紧扣新工科发展的内涵要求,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慧伟 《科技风》2023,(12):141-143
“Java开发”课程作为应用型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工程教育,培养时代发展所需工科人才的核心专业课,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针对新形势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在对该课程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考核方式提出改革措施以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杜守航 《科技风》2023,(14):102-104
新工科建设是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随着测绘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测量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测绘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新工科建设及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当前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设计测量学教学改革方案,以切实培养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煤矿供电”是一门具体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是电气专业知识在煤矿行业的实践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煤矿企业培养具有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的专门人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的电力网络将发生深刻变化,对电力系统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从创新和实践方面提出“煤矿供电”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电力系统从业人员,以满足“双碳”目标下煤矿电力系统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韩云霞  王伟露 《科技风》2024,(9):111-113
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为了提高“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新商科教育理念,引入案例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团队项目推动学生参与等改革策略。本文以YZ大学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教改策略对于提高“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影响,经验和启示对其他高校“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王驰  张雨豪  耿直 《科教文汇》2023,(24):118-121
随着新工科时代的到来,电工学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文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电工学课程的交叉融合渗透,以智慧城市为例,阐述环境工程与电工学课程的内在联系。针对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设计,强化实践教学并引入新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型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引入课堂等教学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这些教学手段将促进电工学教育的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环境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张斌  刘建萍  林小丹  杨丙辉 《科技风》2023,(12):147-149
针对目前“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课程目标及重点不突出、课程部分理论及实验环节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的现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由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该课程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基本满足新工科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南疆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