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探究——以城市河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识到了城市河流水体污染的严重性,分析了城市河流污染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简要从整体上对城市河流治理进行述说,主要对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进行阐述,以便对不同城市河流水污染状况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促进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黄河、长江、珠江、淮河、辽河、松花江等我国主要河流的污染现状,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关于河流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和成果。通过对我国主要河流的污染现状、污染危害、污染成因、污染治理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叙述,深入思考我国河流污染现状,意识到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紧迫与必要性,并指出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的积极意义,通过运用相关的经济管理办法,针对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特点,探讨性地提出完善水污染治理的法规体系、强化水污染防治规划、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等手段,旨为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楠  方群  李琳 《中国科技信息》2023,(14):140-142
<正>水污染防治是河湖长制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在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时要充分考虑“污染在水中,问题在岸上,解决在基层”的特点,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加强河湖水环境的长效监管。由于重点水域的重要性及特殊性,针对重点水域,特别是水质不稳定的水域对其进行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工作显得迫在眉睫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河湖长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及深化落实,完成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任务,不仅仅需要行政管理手段和考核体系,同时也需要积极地综合各领域专业技术手段,以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支撑并保障日常工作任务的开展和监督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现状,深入分析"水质达标"考核的不确定性,提出改善河湖水质的根本措施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从河流纳污容量核定、入河污染物总量限额配置、入河污染物总量监测验证与管理应用三方面阐释如何实现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并提出共享信息促进长江大保护协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发展新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017年3月,黄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黄冈市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个方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长制工作,切实加强河湖库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水域生态健康。摸清河流管理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此为基础编制黄冈市城区长河"一河一策"方案。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使得围绕城市的河流以及湖泊受到大面积持续污染。怎样抑制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深度恶化以及水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治理污染水体的实用性方法(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和自然净化法等),以期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年在工业生产水治理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支持,但在社会经济和时代进步的影响下,工业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甚至给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也带来了严重危害,我国工业生产水污染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基于对当下工业生产水污染实施监测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现代科学管理水污染的规划方向,进一步分析了针对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具体监测处理方案,以期未来能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共同维护我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黄河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然条件复杂、河情特殊、治理难度大。本文在分析黄河的基本 情况和黄河研究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黄河研究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是:未来黄河 流域的水沙形势;维持黄河河流生命所需要的水沙条件;黄河水沙运动的数值模拟和试验模 拟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了水污染对我们人类身体健康以及农业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危害,对我国现阶段河流、城市、农村的水污染提出了一些治理方面的办法,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珍惜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 概述 城市森林,是城市化进程增快,造成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加剧而引发的一种城市绿化新概念。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周边的山林,城市街道林带、林网,连接城市的交通干线、河流、水域两岸林带,公园、名胜区风景林,住宅小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3-564
国家重大水专项“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针对巢湖东部水源区水质改善,研发与集成了周边污染源的系统控制、不同类型人湖河流水质改善及其河流生境修复以及多项湖内水质改善技术,取得了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达到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南阳河属于农垦九三管理局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近些年洪水泛滥严重。本文对该条河流的设计洪水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下一步防洪治理提供水文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几大水域的流域污染问题更是严重,加强流域水污染治理成为改善我国水污染现状的重点。多年来,我国一直对流域水污染进行治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治理方面并未取得显著的成果,我国流域水污染状况仍在持续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为有效治理流域水污染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把握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体的N、P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2010年8月在武进港及直湖港水域,监测了9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研究表明,武进港、直湖港水域TN污染严重,水质严重超标,且全属于劣V类水质;TP污染严重,水质均在V类水以上,说明武进港和直湖港属于氮磷污染严重。武进港、直湖港水域中DTN占TN90%以上,DTN为主要污染物,TP以PP为主要污染物质。水域DTN中主要以NO产N为主要污染物质,研究区域水质中NO3-N浓度占DTN的64%。入湖河流溶解性氮的大量输入,将成为引发太湖水体生态系统灾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5,(8):108-109
河湖水系作为海绵城市的蓄水体,同时也是纳污主体,水污染已成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死结,河湖治理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河湖治理的必要性,介绍了河湖治理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河湖黑臭原因分析,提出对策并阐述应用实例。通过河道曝气+生物膜原位净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河湖黑臭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污染研究是我国控制水体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基础理论、监测预警、治理修复三方面介绍了中科院水污染研究的现状,特别是近年来在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河流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保护、饮用水保障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中科院水污染防治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马军旗  乐章 《资源科学》2021,43(11):2277-2288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本文使用2007—2018年全国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且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呈现出显著的长期治污效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制度激励效应,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③从空间角度而言,与黄河流域中上游城市相比,生态补偿政策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治理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据此,从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重视中上游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建立多元主体联防联治水污染治理体系等角度提出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内河治理对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周边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LX河流域的综合整治为例,探讨了城市内河综合治理的方法,对排污能力计算、河道断面设计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LX河的整治为周边环境的改善、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且本研究将为今后相似河流的整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领导督办制和环保问责制,衍生出了一中新的关于河流污染的管理制度——河长制,河长制不光符合我国的法律政策,而且从全新的思路出发,切实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的问题。河长制具有一河一策、责任明确的特点,而其最重要一点,便是刚性问责。河长制的好处在于实行一票否决制,实行财政补助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采用差异化绩效考评,一旦水环境考核不合格,直接问责"河长"。在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能够快速找到源头并制止,而且采用先进的治理观念,有效的减少了治理成本。文中分析了河长制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意义,并进一步对河长制在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实践策略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中小河流不仅占河流总数的大部分,且以错综复杂的态势分布在祖国的各个区域。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给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综合中小河流分布的现状和特点,水利工作者要能够通过合理选择岸线布置,明确岸线防洪标准;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巩固河道护岸生态;维护河道水域环境,提高民众护水意识等措施,做好新生态形势下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