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城市创新发展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为了找准以何种规模的城市为下一阶段创新政策的着力点,有必要总结前一阶段城市创新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利用1995-2018年的城市数据定量研究我国城市创新规模的分布特征和结构特征,有利于了解城市创新规模的演变规律,掌握其内在机制。三参数齐夫模型与城市创新规模数据较好的拟合效果说明我国城市创新规模的分布在总体上符合齐夫定律。城市创新规模分布的规模指数呈上升趋势,显示不同规模城市的创新规模生长出现差异化,且这种差异逐渐扩大。城市创新规模等级结构模型的拟合情况说明我国城市创新规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而齐夫模型平移指数的变化和等级结构模型的拟合情况说明,虽然我国城市创新规模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类型等级结构,但是长期来看,我国城市创新规模等级结构具有扁平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区域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彦光  刘明华 《科技通报》1998,14(6):395-400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模型出发 ,通过数学变换 ,揭示了城市规模分布的 Zipf指数的分维性质和地理意义 ,提出了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 q-函数以及求解最佳规模分布维数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际煤炭资源流动的集中程度与位序-规模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宇  赵媛 《资源科学》2013,35(12):2474-2480
本文首先运用基尼系数研究我国1985-2010年省际煤炭资源流动集中程度的变化,结论显示:1985-2010年我国煤炭资源的输出和输入都稍有分散,但煤炭输出相对于输入较集中,从各个年份上看,这与我国煤炭资源生产区和消费区分布不平衡的情形是一致的。然后,运用齐夫定律,进一步探讨其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结论显示:各时点煤炭资源流动的位序-规模分布均满足齐夫法则。煤炭资源输出的均衡程度略有增大,规模分布形态是单分形,齐夫参数q值始终大于1且逐年减小,说明煤炭资源输出体系整体规模差异正在减小,规模分布逐渐均衡,无标度区向西北部地区移动。煤炭资源输入的均衡程度也略有增大,但规模分布形态由双分形演化为单分形,之后,q值逐渐减小,表明高位序节点发展缓慢,中低位序节点较为发育,规模分布逐渐均衡,无标度区向东南地区移动。这种变化主要与各地煤矿煤炭资源情况、煤炭流通体制、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企业规模分布刻画了一个经济体或一个产业整体企业成长状态及其动态演进过程,反映了该经济体或该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产业组织演进的特征事实。基于1998—2007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相关数据,同时采用对数正态分布、Zipf分布、SCL、FSS等4种分布函数拟合并检验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分布状况。结果表明:SCL、FSS分布函数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规模分布拟合的效果比Zipf分布函数拟合的效果要好,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最好;数据还显示,2005—2007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规模分布渐进趋向稳定状态。考虑到不同规模的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性,对大、中、小型企业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分布更趋向对数正态分布,而大型企业更偏离对数正态分布。通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分布的拟合及检验,可以为理解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产业组织演进的特征,为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规模结构方面的现状与特征,提出了未来城市群规模优化发展的构想与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选取影响城市综合规模的几项因子:人口规模因子,城市用地面积因子,经济规模因子,基础设施规模因子,财政规模因子,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因子法构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对宜宾市城市综合规模进行测算和分析,同时对其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一些探索。结论显示,除人口规模以外,其他因素影响宜宾城市综合规模的程度差别不大;宜宾市是典型的“首位型”等级结构体系;大多数县域都属于中低水平规模的层次,城市的规模分布呈典型的“菱形”,即中间大(多)两头小(少),但属于低水平的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对齐普夫分布曲线进行拟合。该方法对齐普夫定律的词谱分布,利用KS检验的方法得到在双对数坐标下拟合度最优的直线。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相比,该方法拟合结果更为准确。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3组中英文语料实验发现,英文较好地符合齐普夫定律,中文并不太符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洛特卡定律对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我国数字图书馆论文与作者数量关系的洛特卡定律,以该定律为基础揭示出了数字图书馆论文—作者的数量分布,尤其是高产作者与论文数量分布规律,指出了高产、核心作者的不足,指明了我国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宇  魏若菡 《科研管理》2018,39(6):112-121
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并不是产业获得持续创新动力实现创新升级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大企业作为产业创新源的讨论中引入了企业规模质量的概念,将我国产业创新升级普遍存在的低产业化、大而不强和传统产业升级问题抽象为企业规模阈值问题,并将三种规模阈值的突破作为企业规模质量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大企业对产业创新升级引领作用的多个关系假设,以来自国家级和部分省市的201份创新型企业样本,验证了企业规模质量对产业创新升级的直接作用、协同创新的不完全中介作用,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大企业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确立了规模阈值突破作为研究产业创新源问题的新视角,得出了大企业规模质量对产业创新升级引领作用的内在机制,并就突破规模阈值的产业升级阶段性,以及大企业引领产业创新升级的二元性特征进行了延伸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模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呢?文章采用世行企业微观数据(2012)探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对微观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的企业特征、城市特征、行业特征等因素后,城市人口规模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倾向、企业创新支出和企业创新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稳健性检验支...  相似文献   

11.
高斌 《现代情报》2012,32(2):85-90
本文利用LISA Plus与Lit&Info Science收集1975-2002年间,OPAC文献6 309篇,进行书目计量学的分析,并且用布莱德福定律和布莱德福-齐夫定律的图解来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基于区域创新的视角分析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区域创新环境的现实基础以及问题,提出实施对策,既有利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也丰富了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探究中国高铁产业成功实现技术引进并高质量完成技术赶超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构建"知识和技术-行为主体和网络-制度"三维度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高铁产业的技术引进、积累和赶超是各行为人和网络与制度、环境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一方面,在行为人和网络中,政府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首先原铁道部实施了积极有为的产业政策,在技术引进之初就积累起了相当大的政策优势;其次,科技部牵头建立的高铁产学研体系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也为高铁技术的顺利"落地"提供了舞台。而另一方面,即制度和环境层面,中国较低的征地成本、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也为高铁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科技中心计划看集成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保明 《中国软科学》2002,(12):100-103,99
本文针对技术层面的集成创新,提出了广义集成创新的概念,即一种集“研究开发、人才教育、知识转移“为一体的创新模式。作者在以美国科技中心计划为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了该计划的历史沿革、主要特点之后指出,在推动科技发展的模式中,最高级的、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是“制度创新型“的模式,而不是那种认为只要增加科技经费就能推动科技发展的“资源投入型“。在科技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的环境中,技术创新型的发展模式恐怕也不是绩效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会城市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梁竞  张力小 《资源科学》2009,31(12):2086-2092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0个省会城市(拉萨缺数据)的城市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典型城市能源消费的规模、结构与效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性明显,消费规模大体上呈现出总量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人均消费量西部却明显偏高的空间格局;煤炭仍然是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特别是在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而电力、石油等优质能源则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北方发达城市使用较多;能源使用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效率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地区。城市能源消费的这种空间差异性使分区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实行有差异化的区域能源管理政策将是降低节能减排成本、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以及城市能源系统有效性建设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2006-2018年中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研究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人口流动的增加显著推动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人口流动可以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影响城市创新能力.从异质性结果看,人口流动对城市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包含专利价值信息的创新指数表征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扩大贸易开放水平有利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在样本期内,贸易开放水平每上升1个标准差,城市创新能力将增加0.0541个标准差左右。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贸易开放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可以通过升级产业结构的“数量”“质量”和“合理化”3个维度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经济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贸易开放能够有效通过产业结构3个维度的升级来提升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而在经济落后地区上述机制均不成立。最后,考虑模型内生性和经济变量滞后效应,采用滞后解释变量、增加控制变量和删减特殊样本等实证策略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研究结论高度稳健。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贸易开放和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认识以及深入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鉴于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监管与欧洲气候法律政策的立法模式都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且我国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初衷与《欧洲气候法》提出的最终目的 相近,从立法模式、监测、评价、报告和施策进展评估等方面讨论《欧洲气候法》的立法亮点,主要体现在其有远大的立法目标且立法重心突出,确立欧盟委员会的评...  相似文献   

19.
崔丹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83-1795
文章从专利—产业创新链角度分析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各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特性。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呈现环京津连片分布状态,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向心分布状态。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中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绝大多数距离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较远,且这些城市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三大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差别化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