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翠君  任立昭 《大众科技》2005,(10):143-144
铜鼓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与之相邻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铜鼓是这些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与融合形成的共同设计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2.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处于同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群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共同特点和相似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模式。社区文化属于广义的"大文化"。  相似文献   

3.
薛军 《内江科技》2007,28(11):105-105,131
传统民族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石,艺术设计是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它是改变我们的生活、丰富文化内涵、进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艺术设计活动是人类对文化、人类自身、自然的抽取与再创造,是对复杂的交往关系及动态结构的抽象,是将文化提升到哲学理念的一种表达方式,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群众文化,并不断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使人有了语言,有了意识,有了创造工具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最初的艺术"。从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看,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初级阶段上的群众文化。在这一时期,宗教祭祀活动开始盛行,随之出现了所谓能够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和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的精神与物质的层面可以从建筑设计中表达出来,而建筑设计需要通过文化来让人理解意义所在。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在本民族的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现代主流生活的推进,促使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同化,使得各民族独有的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断层,并有逐渐消亡的趋势。民族文化该如何延续与传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如何使民族文化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建筑设计民族的思想,以民族的特征被大家熟知与传播,可以将建筑设计作为民族文化延续和传承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有人认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可在交往过程中仍免不了碰撞.介绍了日本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以期读者对日本文化有所认识,减少文化交流中的一些碰撞.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是民族所有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并在代际相传中凝聚、浓缩,是国家向心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认同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融合,最终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促进社会对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载体,而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理应成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8.
叶顺煌 《学会》2004,(12):12-15
文化是产生于人类、依附于人类、作用于人类的魂魄,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且对经济和政府产生重要的反作用。文化表现为人类与自然交往中习得的经验、技术与科学,表现为人伦交往中形成的习俗、习惯和制度,表现为交往媒介传达的知识、价值和意  相似文献   

9.
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多元化的人文环境,共同衍生出云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云南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如何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多元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云南民族文化与环境保护的联系;从云南本土特色出发,从民族文化着手,寻求更加适合于云南的环境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和文化交往,有必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更深入研究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将会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一大障碍。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习俗与禁忌,会有助于与俄罗斯人交往,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11.
李金英 《科教文汇》2009,(21):249-249
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和文化交往.有必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更深入研究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将会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一大障碍。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习俗与禁忌,会有助于与俄罗斯人交往,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央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并于其后进一步完善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做出的新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式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两次做出了新的论述,总书记分别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现状,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在青海推进和落实过程中,青海民族文化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提出了提升青海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发展对策,实现青海民族文化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从民族文化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进光  刘静 《科教文汇》2008,(36):255-255
民族文化深厚内涵的养料孕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着点,浅论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中形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并讨论民族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产生于人类、依附于人类、作用于人类的魂魄,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且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要的反作用。文化表现为人类与自然交往中习得的经验、技术与科学,表现为人伦交往中形成的习俗、习惯和制度,表现为交往媒介传达的知识、价值和意义等,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具备无法比拟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余蓝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19-220
不同文化并存为中外学生交往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外学生交往从微观层面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与融合,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国际型大学必须将多元文化纳入到教育的视野,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全球意识,在对不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弘扬,赋予学生一种文化意识、文化特征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7.
《西藏科技》2014,(7):F0003-F0003
正2014年6月30日上午,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一行在武汉理工大学与该校领导及专家共同举办了"西藏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讨会暨西藏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冯楚建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双方经过几年的紧密合作,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下,两地共建西藏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利用现代技术有力保护、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西藏民族传统文化,遵照陈全国书记和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为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的倡导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并迅速成为我国一项新兴的教育实践和文化传承活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民族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必将对儿童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通过阐释"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对儿童民族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进而分析其在留守儿童文化教育传承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总结出有利于促进苗族留守儿童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蛇"作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母题,在世界文化中反复出现,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同的阐释,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代表的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恨"文化是韩国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民族文化,恨是韩国人表达内心无比愤怒郁闷的特殊情绪。韩国"恨"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特色文化,是对其本民族发展具有独特助力的因素之一,也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