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数字信息资源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民族大学生在使用行为上的差异.[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定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用户使用数字信息资源行为意愿模型并对此进行了结构方程路径分析,由以民族为分组变量对汉族大学生和蒙古族大学生两个群体...  相似文献   

2.
万君  张媛 《情报探索》2022,(4):39-44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变量对导航软件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为导航软件的优化提供方向.[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并且结合理性行为理论,根据导航软件的特点构建研究模型,以使用过导航软件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并采用Spss和Amo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操作界面简洁度、语音包资源、推荐度、成本风险和用户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用户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提升用户的健康行为意愿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方法/过程]基于用户感知视角,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了用户量化自我持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虚拟社区用户集体意愿研究.[方法/过程]结合在线问答社区特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先后利用SPSS 23.0和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认为,虚拟社区感、社会资本均对在线问答社区用户集体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在线互动、线下互动除了直接对在线问答社区用户集体意愿产生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为电商直播平台的运营提供参考,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服务质量.[方法/过程]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以淘宝直播平台为例,构建了研究大学生使用电商直播平台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剖析.[结果/结论]用户从众心理、信任、商家信誉和交互性对电商直播平台用户的使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医疗健康情境下的数字鸿沟问题,分析健康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健康数字鸿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用户内部情境和用户外部情境两个维度构建健康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用户内部情境的心理感知、理解认知和信息适应,用户外部情境的个体特征、物理空间和社会支持影响用户跨越...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旨在从用户视角入手探究微信视频号的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期望确认理论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等为依据,构建研究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与过往文献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验证所获得的402份有效数据.[结果/结论]感知趣味性和相对优势是用户满意度的解释因素,且通过满意度促进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8.
曹振祥  储节旺 《情报杂志》2023,(11):199-207
[研究目的]数字素养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公众的核心素养,为移动设备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和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研究方法]从理论层面探讨移动设备用户数字素养对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路径,并基于实际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影响效应和传导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移动设备用户的数字素养显著促进了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和行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且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在数字素养影响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和行为间起传导作用,感知威胁的传导作用则不显著;提升移动设备用户的数字素养水平能够缩小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用户将信息安全保护意愿转化为保护行为;通过更换自变量测度方式及替换估计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9.
明均仁  张俊 《现代情报》2018,38(12):48-56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影响过程,了解移动图书馆潜在用户与真实用户间的转变过程,对于图书馆改进、完善以及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提升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使用量与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面向武汉市高校师生,构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Anylogic 8软件,通过控制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反复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推广效率、主体影响因子、接触率、接受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移动图书馆在系统特征、界面特征等7个特征上的不足对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探讨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学术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ECM)和PPM模型,构建了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搜集30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对学术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此同时,感知娱乐、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期望确认,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此外,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UGC社区用户信息发布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Keep社区为研究对象,结合TAM技术接受模型、现有研究成果及Keep实际情况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假设模型,借助SPSS24.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结论]Keep社区用户信息发布行为受人际交往、用户、环境影响和形象经营因子显著正向影响,平台...  相似文献   

12.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孟猛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18,38(1):5-18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移动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洞察用户真正兴趣和心理需求,培养用户习惯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文整合扩展的ECM-ISC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及习惯,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234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并对研究假设和调节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持续使用意愿和习惯直接影响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之间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使用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及自我功效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度对使用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感知关系性和感知胜任性正向显著影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满意度正向影响显著,满意度对习惯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移动社交媒体(微信)运营商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证分析确认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小程序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如下:1)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预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对短视频用户隐私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短视频用户隐私披露的行为特征,帮助平台加强用户信息管理、优化服务策略。[方法/过程]以隐私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短视频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以代表性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心理需求满足对短视频用户隐私披露产生的正向影响最大,其次是利益回馈;感知风险对用户隐私披露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远  张磊  张敏 《现代情报》2019,39(6):38-47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信息内容特征对移动医疗APP用户推荐行为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提炼出对运营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方法。[方法/过程]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口碑营销经典理论的相关因素,构建出"中心信息内容特征——自我推荐"以及"边缘信息内容特征——从众推荐"两条作用路径,并聚焦感知需求的调节作用提出假设并构建研究模型。实证研究采用"日志追踪实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来自移动医疗APP用户的288份数据,利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正向影响自我推荐意愿;APP认知声誉、医生认知声誉、医院认知声誉正向影响从众推荐意愿;感知需求正向调节自我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而从众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为了厘清ChatGPT用户的认知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提高ChatGPT用户的使用体验,促进ChatGPT的本土化,有效化解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和公众带来的负面风险。[方法/过程]文章以ChatGPT用户使用意愿为研究主题,借鉴扎根理论研究范式,通过对23份访谈资料编码分析的方式,构建了ChatGPT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分析和探讨ChatGPT用户的行为特点和作用规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扎根理论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用户使用意愿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同时也证实主体因素、技术因素、信息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ChatGPT用户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与其他信息系统用户相比,ChatGPT用户的风险感知特别是职业风险感知尤为明显。结合上述分析,从人机和谐和社会稳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夯实ChatGPT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应当注意防范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职业风险和技术风险,加强技术伦理道德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为社区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促进产品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华为产品定义社区的用户为样本,通过爬取用户行为数据、设计指标来对社区用户进行自动聚类,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模型分析,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知识共享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该社区用户可以划分为专业贡献型和积极社交型用户;用户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揭示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信息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改进组织信息安全管理效果.[方法/过程]构建理论假设模型,采用问卷方法收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跨层次检验.[结果/结论]发现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各个维度影响程度具有差异;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