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语言与化的概念以及中西化在词汇和化交际方面对成人外语教学的影响。倡导在成人教学中导入目的语化的必要性,旨在更深层上了解中西化的差异,提高成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乃至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因中西化的差异,在问候语、民情、风俗、姓名顺序,称谓以及非语言行为等方面,中西方的表达各有特色,如果不了解中西方化差异,就无法进行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本就英语学习中进行背景化教育的重要性、中西化差异以及背景化教育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英语学习中语言背景化差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红色在中西方化中都是基本颜色。由于人类化共性的作用,在中西化中,红色所代表的意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以及地域的差异,红色在中西化中所表达的化心理和象征意义又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本就红色在中西方化中所反映的化内涵作一简单比较,以期在跨化交际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差异和英语课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西化在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差异的比较,举例说明怎样利用学生对异化的兴趣,进行英语课堂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言研究与化研究的结合,语言学家意识到了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化的是分不开的。中西方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英语教学必须同时注重对中西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不同历史命运及文化潜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及不同的历史命运,折射出了各自的特定化背景因素的差异,反映了出中西化特别是制度化和观念化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化差异,指出化差异给翻译造成的种种困难和失误。克服这些困难和失误是翻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认为翻译应当在全盘理解中西化差异的基础上,考虑译的及译读的需求与能力,来决定化的取向。  相似文献   

9.
在外语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授化,只有引导学生认识东西化的差异,摈弃本民族化的偏见,才能进行化移情。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化差异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中西化差异亦有人研究,但本论及的是一个特定范围的中西方化差异,即中国目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那一部分(含整个中国大陆及海南岛等)与西方之间的化差异,这是一个目前尚未引起注意的问题,因此本立意较新,不拾人牙慧,作以几个生动的,确凿的例子揭示这种差异的存在,指出在英语教学中研究这种差异的意义,并根据作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举例说明了由于中西化差异而导致的跨化交际的失败,从而揭示了在跨化交际中只有相互间提高跨化差异的意识,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消除跨化交际的误解,达到有效的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化的一面镜子,词汇作为意义的载体,是语言中最能体现化的部分。无论是公开的化还是隐蔽的化都会在词汇上留下痕迹。笔试图通过英汉词汇的对比,揭示英汉词汇在显性化和隐性化两层面所反映的中西化差异,旨在为跨越化障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中西化的特点和差异,通过化与品牌的关系以及化在品牌运作中的作用,比较了中西品牌。强调在西方品牌大规模向中国进军时,打造中国民族化品牌,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30年代的“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论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5年1月,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化建设宣言》,引起本位化派和西化派的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对中国实情的分析、对中西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化出路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与此同时,在西化派内部围绕全盘西化问题也有激烈争论。与五四前后的东西化论战比较,30年代的这场化论战对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化与西方化以及西化与现代化等问题的认识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视角看英汉习语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差异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习语作为语言艺术的精华沉淀了大量的化因素,是语言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它犹如一面反光镜,无时不折射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西化底蕴。弄清习语的化内涵,有助于在言语交际中表达得体,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中西化在激烈的冲撞和交融之后,最终发展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化,为中国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化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和中西化的进一步对话,化发展的前景令人关注。社会主义化的大众性要求化具有指导核心、内在精神价值、化人责任以及一定水平的化大众。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胡适和梁漱溟的中西化观有相同或相通之处:他们都认为中国传统化有缺陷,因而必须进行革新,对传统化都有肯定有否定。同时,他们在如何评估西方化、如何革新中国化的问题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他们对中西化冲突问题的探索既有种种缺憾,也不乏真知灼见。研究和比较胡适、梁漱溟的中西化观之长短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必须了解两种化,深刻理解两种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不仅在语言意义上等值,而且在化意义上贴切、对等。本从地域化、习俗化、历史化和宗教化等方面,阐释了因中西化差异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一些棘手难症的种种表现,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运用对比的方法,以丰富的广告实例,从哲学观念、思维模式、化心理和道德观念四种视角讨论了中西化对中西广告语言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论证了中西广告语言对中西化的具体反映。章试图说明,反映中西化的中西广告语言易被中西受众所接受,可促使广告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0.
浅析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西化差异是影响翻译的主要原因,并从化的角度简述了中西化差异所集中表现的四个方面,提出了在翻译过程中处理化差异的三种手段,以此来提高可译度,使跨国化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