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正当竞争法律责任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正当竞争法律责任制度在各国立法体例中表现不一,如何理解其由单一的民事责任向多种法律责任向多种法律责任形式的转化和发展,如何理解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体例和我国《刑法》对不正当竞争的刑事制裁规定,是当前司法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对此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适用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樊守成 《华章》2007,(10):60
我国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市场经济中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模式有其可取之处,也发挥了其对于市场经济的重大作用;但是这种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于其自身存在的各种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提出重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责任模式:坚持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为主,同时民事责任优先;刑事责任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复杂的法律责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民事责任有重要地位。实现法定民事责任的主要途径是民事诉讼。作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应注意不正当竞争案的特点,通过支持起诉,适用诉讼代表人制度,全面追究不正当行为人的民事责任,以充分实现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案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基本原则、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反不正当竞争法》设定的民事责任,是该法法律责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1)该法规定的民事责任是侵权民事责任即损害赔偿责任;(2)专条规定民事责任,涵盖该法规定的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3)同一法条规定了申请司法救济的途径;(4)规定了侵权人赔偿额计算的特殊方法。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是:通畅民事责任实现的行政途径;注意贯彻“支持起诉原则”。研究民事责任的实现,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该法的规定中却将保护的主体局限于经营者,并且没有为消费者直接主张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实为一大遗憾。在实践当中,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会导致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权益受损,消费者在这些行为中也成为了受害者。国外诸多国家已经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直接规定了禁止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我国亦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与残酷,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愈演愈烈,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规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本文分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商业秘密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至今仍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对反不正当竞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但并不能改变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经济法的法律属性,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对知识产权起到附加保护的作用.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出台的《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法条》,提出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附加保护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9.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至今仍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对反不正当竞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但并不能改变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经济法的法律属性,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对知识产权起到附加保护的作用。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出台的《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法条》,提出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附加保护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波兰于1993年通过了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取代1926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确立了经营者、消费者、公众三重保护的宗旨,设置了一般条款,规制了几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了颇具特色的制裁和诉讼程序。该法规定的保护目的、某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民事责任和民事救济途径给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责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采取非法的竞争手段,可能一时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但它却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非法竞争行为破坏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我国无论是统一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地方的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则都对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在此法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问题,从中进行思考,并设法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存在较大不足,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势,在《反垄断法》出台的背景下,对其修改势在必行。参考国际和国内地方立法,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注意四个方面问题:1.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对象的问题;2.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的扩张问题;3.不正当竞争行为与限制竞争(垄断)行为的区分问题;4.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问题。可以将我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为:一切不具有独占地位的市场活动参与者,违背公认的商业伦理道德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妨碍公平竞争、扭曲竞争,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损害消费者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要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包括竞争力在内的国家利益.反不正当竞争法要确立保护竞争原则、竞争正当性原则、主动干预和早期监控预防原则、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原则.同时要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兜底条款等立法技术方面,从法律责任体系、执法主体、执法手段、司法救济等法律责任方面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4.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它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建立统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了法律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作相应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相似文献   

15.
笔者试图从法理学及立法原则的角度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探讨并认为该法部分条款存在着立法上的缺限。其有关条款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发生矛盾。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法条竞合并导致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的矛盾。与《行政诉讼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对行政机关参予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缺乏相应的司法制裁条款,以行政监督代替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6.
商标反向假冒是一种特殊的假冒行为,它不仅侵害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也侵害消费的权益。更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的可构成犯罪。我国《商标法》将该行为定性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失妥当;《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未将其列入不正当竞争行为;《刑法》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但该罪并未包含反向假冒这种行为。因此,这些法律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行各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了概括性的规定,但在旅游实践中涉及旅行社之间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通过分析旅行社间的不正当竞争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强化政府对旅行社业的引导,规范旅游竞争市场,杜绝旅行社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使旅行社之间开展有序的良性竞争,创造更好的旅游法制环境,从而保证我国旅游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经营者的数量、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程度急剧增加,各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随之出现。对于不能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中的有名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来进行规制的无名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只能根据本法的一般条款来进行认定。然而,一般条款是一把"双刃剑",适用不当容易导致不确定性和随意扩张性。因此,有必要将网络环境下《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要件化,从而平衡一般条款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制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互联网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进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产权保护看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知识产权包括版权、邻接权、与发明有关的权利、科学发现权、标记权、反不正当竞争权、商业秘密权等等。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权是知识产权人的一项重要权利,然而遗憾的是,我国1993年匆匆出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却因种种原因并未能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人的这一权利,致使许多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往往发生法律适用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市场混淆行为中“购买者”问题的研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和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忽视市场混淆行为中“购买者”问题的原因出发,探讨了认定市场混淆行为时如何理解和把握“购买者”误认的问题,并从“购买者”的角度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条具体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