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学术界通常是把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作相互对立的理解,本文在对本体论的含义作初步分析后。结合自己对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理解,认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之中。当本体在“本原”意义上使用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当本体在“本质”意义上使用时,作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本体追问根植于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人的形而上学本性,是任何哲学形态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合理模式为实践本体论,是本体自身历史演化的结果,是对物质本体论的超越。它是对属人世界进行本体的产物,克服了传统本体论的封闭性和思辨性。它的确立对人类确立安身立命的最高准则,对确保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久的逻辑自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物质”是极其广大的,理性才能把握,因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理性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范围则是较小,提感性哲学,当我们谈实践时,我们的认识范围就缩小了。缩小了的范围一般就是感性能够感觉到的。理性本体是关于事物起源解决自然和社会根本矛盾的东西,因而是更重要的本体。但感性本体作为认识的起点也是不能丢的,舍此我们对事物就会毫无认识。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实践唯物主义,或者是把它看做是超越唯心和唯物的实践哲学,物质范畴都是不可回避的.对物质范畴的规定实际上是以浓缩的形式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只有把实践引入物质观,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创生物质观.  相似文献   

5.
于波 《考试周刊》2014,(9):26-27
对本体论的追问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本体论进行了批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本体论是什么,也是当今哲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而只能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扬”的本体论意义。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的实践概念有很多不足甚至自相矛盾之处。彰显实践的同一性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的各种局限性,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的某些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海燕 《文教资料》2010,(35):111-113
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斯大林式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存在着简单化、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并塑造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转向实现了从"本体论向存在论"、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从"结构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影响了道德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基础上的现代德育观在内容、目的、过程、功能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于波 《考试周刊》2014,(10):28-2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本体论,以及有什么样的本体论的问题,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其中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成为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热点,而其是否存在本体论则是这个热点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文章概括分析了现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的三种观点,在肯定其有本体论的存在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几种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0.
哲学家在探讨本原论问题时,从一开始就与美学本体论问题纠结在一起.西方哲学与美学本体论的错位经历了古代的历史遮蔽与混淆、近代的历史游离与困惑、现代的历史反思与还原三个时期.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错位就在于唯心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美学的遮蔽,在于将美学的感性存在第一性误解为哲学的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与美学基本问题及其本体论的交错;审美的“感性存在”就是哲学的唯物存在;美学的“唯心主义”(精神实体)就是哲学的“唯物主义”(感性存在).极端的唯名论属于美学范畴,极端的唯实论属于哲学范畴,而温和的唯名论与温和的唯实论及其调和论使得哲学与美学进一步混淆.在整个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复式历程中,哲学学科在研究辩证思维规律而在美学的对象中为自己寻找丰富的材料时,或美学在考查原始经验而把思想和意识带回到它们的起源上去时,往往越俎代庖——成为“哲学帝国主义”或“美学帝国主义”,从而造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美学的历史错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建立哲学体系需要经历追溯和建构两个环节。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所能追溯到的整个世界的最后的基础是实践,所以实践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最终的解释原则。在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建构中,应当把实践范畴作为起点,把物质范畴作为终点,因为只有从实践范畴出发,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才能最后把物质范畴阐释清楚。但是,用实践范畴阐释物质范畴,并不意味着物质是从实践中派生出来的。逻辑的先后与时间的先后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的主题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并确认实践是人本身感性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存在的深刻基础,确认实践是人的本体活动或活动本身,人通过实践创造了人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把主体即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他们明确地宣称他们的新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且这一哲学的任务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确立了生产劳动的实践观,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本体论,从而实现了对以往传统本体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通过他的实践本体论揭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质及其在历史和认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找到了实体世界和理念世界;物质本体和思想本体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真正突破和变革了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二元本体观念,把传统哲学的二元本体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笔认为,是客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实现了对精神世界的真正来源即客体的界定,进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创立了科学的客体本体论。只有作出这样的确认,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并使这一理论在开放性、生活化中得到振兴。  相似文献   

14.
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 ,当这一基础受到攻击、非难时 ,维护、加固这一本体论基础 ,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的理论任务之一。这一基础在过去曾不断地受到攻击、非难 ,马克思主义者曾同这些理论斗争过。在新世纪中 ,这一斗争不会停止 ,我们还必须准备在这一战线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哲学本体论的历史命运,指出传统哲学本体论已经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没有独立的哲学本体论,但它科学地回答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提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实践本体论否定一般唯物主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局限于历史观,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重视实践,给实践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科学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就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而不在它们之上或之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论认为,人类世界的本体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它不是恒定的、预成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自然界、社会和人就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生成的。生存论的实践本体论内蕴着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以联系和发展为总特征的辩证法理论的本体论基础就在于人的生活实践之中。辩证法既不是单纯的主观辩证法,也不是单纯的客观辩证法,而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事物的存在形式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我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现象通过感觉就能感到,本质作为认识对象是极其广大的,而感性的范围则是比较小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物质"是极其广大的.理性才能把握,因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理性哲学.而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范围则是较小的,是感性哲学.当我们谈实践时,我们的认识范围就缩小了,缩小了的范围一般就是感性能够感到的.理性本体作为认识的一极是关于事物起源发展的东西,因而是更重要的本体,但感性本体作为认识的起点也是不能丢的,舍此我们对事物就会毫无认识.割裂感性与理性的联系会陷入唯心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导致了一些问题,走向了误区。实践思维方式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方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品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基础和核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定为实践唯物主义,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革命性,极大的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空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实践论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但对于实践论是属于"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还是属于马克思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历来还存在争议.文章试从毛泽东实践论中对实践的阐述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特点,以及实践本体论的荒谬三个方面来论述实践论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