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近20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基于杯芳烃的分子平台特性,可以合成各类杯芳烃衍生物.为理解杯芳烃的结构和分子识别行为的关系和起源,为合成更为有效的杯芳烃受体,本文仅就杯[4]芳烃的构象控制和分子识别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
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近20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由于杯芳烃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为更深入全面地理解杯芳烃的结构、选择性的关系和起源,为合成更为有效的杯芳烃受体,本文仅就杯芳烃母体、上下缘修饰杯芳烃和阴阳离子、中性有机分子的配位作用的热力学行为及应用的相关技术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对叔丁基杯芳烃合成及性能研究的综合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叔丁基杯芳烃的合成和性质研究设计为本科生综合实验。用对叔丁基苯酚和37%的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和对叔丁基杯[8]芳烃,并对三种产物进行了结构检测,还比较了三种杯芳烃对铜离子萃取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杯[6]芳烃六乙酸乙酯与多乙烯多胺进行氨解反应,合成了系列酰胺型杯[6]芳烃聚合物,它们对软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其吸附能力与聚合物中杯芳烃的含量成正比,在吸附过程中杯芳烃单元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泡式准乳化液膜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三磷酸腺苷(ATP)的传输影响,并对其传输规律及传输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杯芳烃是由苯酚和甲醛在酚羟基邻位缩合而成的一类大环化合物.因为它是由多个苯环构成的芳香族分子,且分子形状酷似希腊圣杯,由此得名杯芳烃.杯芳烃的命名习惯上写成“杯[n]芳烃”.n为苯酚环的个数.例如对位由特丁基取代的环状四聚体写成“对特丁基杯[4]芳烃”.如果取代基较复杂时,可根据Chemical Abstract方式,按图1中的编号进行命名.如上述化合物可命名为“5,11,17,23—四特丁  相似文献   

7.
扼要介绍了超分子化学的起源,评述了杯芳烃的研究进展,包括杯芳烃的由来、性质、合成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乙酰异丙胺基取代和丁基取代杯[4]芳烃聚硅氧烷固定相的合成.按此合成路线得到的杯芳烃衍生物产率高,约为60%.  相似文献   

9.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能选择性地与某些分子、阳离子、阴离子发生分子识别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开拓的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手性识别性能,预期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各种杯芳烃在模拟酶催化、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功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选用难分离的位置异构体对所制备的杯[4]芳烃聚硅氧烷固定相色谱柱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含有杯芳烃衍生物的混合固定相,对多数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化合物均有良好的选择和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来环糊精、冠醚以及杯芳烃等大环化合物固定相的研究概况.杯芳烃作为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化合物,由于其空穴大小和构象人为可调,可能成为有效分离有特殊选择性、耐高温、特别对高碳异构体如高沸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难分离异构体的固定相.  相似文献   

12.
以杯[4]芳烃三甲醚和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5-对硝基苯基偶氮基-25,26,27-三甲氧基-28-羟基杯[4]芳烃,通过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别对对叔丁基杯[n]芳烃(n=4,6,8)及其衍生物在ODS柱(Nova-pak C18,3.9×150 mm,4μm)上的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时叔丁基苯酚和对叔丁基杯[4]、[6]、[8]芳烃在流动相为乙腈:乙酸乙酯:冰乙酸(84:15.9:0.1)的条件下及苯酚与杯[4]、[6]芳烃在以乙腈为流动相的条件下均可达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4.
将四种杯芳烃衍生物,即分别含乙酰异丙胺基和丁基的杯芳烃衍生物与OV—1701的混涂固定相(C[4]A:OV—1701和C[4]B:OV—1701),及其聚硅氧烷(PSO—C[4]A和PSO—C[4]B)制备成毛细管拄,对其相变温度进行测定,并对色谱拄的热稳定性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聚硅氧烷化的杯芳烃衍生物相变温度较高,分别为137℃和122℃,热稳定性较好,可在高温下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杯[4]芳烃衍生物A与Ce(Ⅲ)的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在λ=250nm产生一个新的紫外吸收峰,同时Ce(Ⅲ)可产生λex,max=254 nm,λem,max=361 nm的自身荧光.而杯[4]芳烃A在一定条件下能淬灭其荧光,可见杯[4]芳烃衍生物A在稀土分离与提取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国际上在杯芳烃类化合物合成的新进展,评述了一锅合成法,分步合成法和碎片合成等反应和制法。  相似文献   

17.
杯[4]芳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考现有文献对合成路线加以改进和优化,以较高产率地得到杯[4]芳烃,并用红外光谱数据和热分析数据对目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1.注意比较一组概念,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①同系物必符合同一通式;②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③同系物化学式一定不同;④同系物组成元素相同;⑤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⑥同系物之间式量相差14的整数倍。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毛细管柱的制备基础上,对几种杯[4]芳烃固定相(PSO—C[4]A、PSO—C[4]B、PSO—CYCL—C[4]A和PSO—TBU—CYCL—C[4]A及与OV—1701混涂的柱子C[4]A—OV—1701、C[4]B—OV—1701)的柱效、麦氏常数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柱效;连有极性基团—CONH—呈中等极性,丁基取代的杯[4]芳烃聚硅氧烷极性偏弱。  相似文献   

20.
对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同系物”概念进行重新定义,指出同系物应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其一:同系物应该具有相似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其二:同系物之间应该相差至少一个基本结构单元.同时对同系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同系物不仅在有机化合物中出现,而且可出现于无机化合物中.建议在教学中以新的定义、准确地引入同系物概念,避免学生的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