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代华是川渝地区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儿童诗坛实力诗人,他的儿童诗集《纸船》和《让我们远行》是对儿童生活的多方面折射和对儿童想象世界的感悟,同时还表现了少男少女对生存环境的关注,表达了少年儿童意识中的现代因子。  相似文献   

2.
3.
4.
曾荻得过全国性大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的钟代华,作为诗人的感悟是真挚和细致的。这部诗集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当代少年蓬勃鲜活而色彩斑驳的世界。他写出少年的是与肉、歌与笑、情与泪,写出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思考、渴望与探求;揭示出他们内心微妙幽深而多彩多色的情愫,使少年朋友看得心跳,读得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5.
【导读】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也是世界性的伟大作家。歌德一生勤勉写作,除了诗歌、戏剧和小说,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代表作有著名诗剧《浮士德》,文艺言论《歌德谈话录》,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性作品《诗与真》等。  相似文献   

6.
李肇星是一位面对豪强知道自己骨干硬度的外交官,他的诗无一不是来自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青春中国》表现了他浓得化不开的家国之思和记忆与反思的哲辨之光。  相似文献   

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歁我,读书是最有意义的事。童年的读书之乐;少年的读书之思,青年的读书之悟;壮年的读书之得;  相似文献   

8.
《少年》     
你又想起某个夏天 热闹海岸线 记忆中的那个少年 骄傲的宣言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青春电影进入怀旧的文化生产和营销青春的阶段,呈现出模式化的审美特点。《少年的你》采用跨类型的创作方式,将青春、成长叙事置于社会语境中,选取尖锐的现实题材并展开,打破怀旧滤镜,在反怀旧话语中解决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聚焦青少年的精神成长,纠正了怀旧青春电影中“成长落空”的问题,实现了成长叙事的新变奏,并且细腻谨慎地在人物形象中注入了对校园霸凌的理解,为青春电影走出同质化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对《沉沦》与《青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故事结构、主题、人物形象、手法和风格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并揭示出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的原因,使得这两部作品得到更好地理解,对探索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快乐阅读》2010,(4):2-3
流星般美好的少年是稚气未脱的罗密欧,灿烂地炫耀一下,便迷倒了膜拜他们的女孩——那些成长中的朱丽叶。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诗四首     
林蓝 《少年月刊》2010,(1):47-47
难题 难题是一只蚕茧 将我困在里面 我学蚕儿  相似文献   

13.
子尤,1990年生于北京,身高1米84。由小学到初中,一路快乐而美好。4岁听故事,5岁说相声,6岁看卓别林电影,7岁开始试文笔,8岁转向写作。2005年由上海儿童出版社出版作品集《谁的青春有我狂》,成为畅销书。2004年,在北大附中上初二时,被查出患有罕见的恶性纵膈肿瘤。在家养病期间,每日笔耕不辍。  相似文献   

14.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有些老师将“月亮地下”解释为“月亮底下”。这是不对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我有个感觉,李白是青春的!他的个性正符合青春的特质。不管他正翩翩少年,还是垂垂老矣,在我心里,都是青春李白!试看他的《将进酒》。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威尔弗雷德&;#183;欧文代表作《厄运青春的颂歌》在语音、修辞和意境三方面的文本分析,揭示了该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7.
廖铁 《当代教育论坛》2007,(11):159-160
新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恰同学少年》一书,以毛泽东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1913-1918)的求学生活为主线,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上好语文课,教师必须具备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只有科学地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亲身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价值,才能把课上得精彩出众。找趣事感受稀奇建构形象师:朋友在一块总有说不完的话,就请你们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你能从闰土和我的对话当中读出哪些有意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电影《致青春》是一部以青春爱情与青春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通过爱情故事的艺术化再现,为观众再造了一个乌托邦的青春美梦,以感性缅怀青春;通过青春群体的成人化观照,让现世中的人类群体深省自身生存状态,以理性审视青春,从而辩证阐释出青春的残酷特质,以此实现导演"致青春"即是"告别青春、走出青春"的意识形态书写。  相似文献   

20.
张镇权 《小学语文》2010,(11):51-52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此文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1921年,鲁迅写作所用语汇的书面形式,与现代汉语语汇的书面形式不完全相同,有些话还比较深奥。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师生会对文中一些内容提出疑问,有些问题在教参中又找不到答案。笔者根据平时所阅的一些资料,对文中几处疑点进行辨析,供同行参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