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萧红的代表作,是一部描绘东北小镇呼兰河的自传体小说。本文尝试从文艺美学分析批评视角,首先说明萧红的童年记忆和《呼兰河传》的创作心理,解读文本中的生与死,并说明读后感悟。  相似文献   

2.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暗含着浓浓的思乡情节,审视了国民性,展现了自己别样的乡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丹纳的"三要素"理论为我们研究萧红及其作品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本文侧重于从种族因素的后天特性、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民俗、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等角度来分析萧红的《呼兰河传》。  相似文献   

3.
南航 《文化交流》2008,(5):14-16
浙江瑞安于2000年举行"孙诒让研究国际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学者许嘉璐亲临会议,中国训诂会会长及各个国家的一大批学者也纷纷赶赴瑞安与会.这让人想起孙诒让当年逝世时,从日本到北京、从上海到浙江纷纷举行悼念的情景,凭吊者达8000之众,章太炎为他写了传,末代状元张謇为他写墓表,<清史稿>有他的传记.……  相似文献   

4.
梁释慧皎的<高僧传>是南朝为数众多的僧传中最为著名的一种著作.在二百多位高僧的传记中,<高僧传>记载有关于钟山上定林寺的史料,其中有上定林寺的营建过程,有定林寺的高僧名流,也有定林寺的经藏和佛牙等珍贵物品.从<高僧传>的有关史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定林寺,及与刘勰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健 《文化交流》2008,(2):47-50
白岩松1968年8月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陲小城.8岁那年,做教师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母亲用柔弱的双肩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含辛茹苦地把他和哥哥拉扯成人.1985年,白岩松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属的<中国广播报>担任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6.
《呼兰河传》是萧红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长恨歌》则是王安忆的代表作品,这两部作品典型地体现了各自时代的女性意识。以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为主要探讨核心,对其体现出的思维独立和意识独立进行比较,由此得出这两部小说在生命意识和现代意识两方面各有侧重的结论,这对于当代女性的生存现实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易>成书于周文王时代,相传是由周文王和他的弟弟周公旦相继完成.而<易经系传>是孔子读<易经>的心得笔记.-本将近3000年的古书,-个2500年前古人写的读书笔记,对我们今天有何指导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巴赫(1685~1750)的作品集巴洛克风格之大成,是巴洛克艺术的顶峰,但是他的作品并不为他所在的时代所接受,一直到他去世后才逐渐被发现和挖掘,并被尊称为"复调音乐大师"及"欧洲音乐之父".<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大型器乐作品,它富于独创性的对比绚丽多彩,复调技法华丽、高超,旋律活跃、宏伟,文章通过对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分析,探究了其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萃     
《文化交流》2008,(12):64-65
于凤至为张学良购豪宅1991年5月.在于凤至去世一年多以后,张学良获准到美国探亲。女儿张闾瑛和女婿陶鹏飞陪着张学良去看  相似文献   

10.
"使秦"是韩非政治活动中很重要的方面,前人多认为韩非生平中仅一次出使秦国--也就是他客死秦国之行.这种看法是值得讨论的.综合<本传>以及<史记>、<战国策>、<韩非子>等材料,可以考证出韩非曾两度出使秦国.第一次在公元前237年,李斯说秦王"先取韩以恐他国",秦王使其谋虑下韩之策,韩王安深以为患,于是派韩非使秦以图"存韩";第二次在公元前233年,即<本传>所载"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入秦后与秦廷重臣李斯、姚贾等有过激烈的斗争,终遇害.韩非两次使秦的目的都是为了救亡图存,这一点对于理解其爱国思想与人格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