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与管理的关系颇为微妙。本来,教育(育人)、教学与管理是三位一体的。但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三者产生了分离的可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被分离、甚至相互冲突。在教学理论,过去我们一般也因此将教学与管理视作分离度较大的两个环节、两桩事情,认为它们各有各的职能。然而,过于强调它们各自的职能,却给教师造成了两者各施其政的观念。这样,既束缚了“教学”——如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内容讲授;又贬低了“管理”——如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维持纪律。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观的趋势。本期“视点”,我们从“教师工作方式的改进”、“‘新知识观’带来的变革”、“听课、评课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学与管理的关系颇为微妙。本来,教育(育人)、教学与管理是三位一体的。但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三者产生了分离的可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被分离、甚至相互冲突。在教学理论,过去我们一般也因此将教学与管理视作分离度较大的两个环节、两桩事情,认为它们各有各的职能。然而,过于强调它们各自的职能,却给教师造成了两者各施其政的观念。这样,既束缚了"教学"--如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内容讲授;又贬低了"管理"--如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维持纪律。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观的趋势。本期"视点",我们从"教师工作方式的改进"、"'新知识观'带来的变革"、"听课、评课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管理的关系颇为微妙。本来,教育(育人)、教学与管理是三位一体的。但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三者产生了分离的可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被分离、甚至相互冲突。在教学理论,过去我们一般也因此将教学与管理视作分离度较大的两个环节、两桩事情,认为它们各有各的职能。然而,过于强调它们各自的职能,却给教师造成了两者各施其政的观念。这样,既束缚了"教学"--如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内容讲授;又贬低了"管理"--如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维持纪律。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观的趋势。本期"视点",我们从"教师工作方式的改进"、"'新知识观'带来的变革"、"听课、评课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学与管理的关系颇为微妙。本来,教育(育人)、教学与管理是三位一体的。但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三者产生了分离的可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被分离、甚至相互冲突。在教学理论,过去我们一般也因此将教学与管理视作分离度较大的两个环节、两桩事情,认为它们各有各的职能。然而,过于强调它们各自的职能,却给教师造成了两者各施其政的观念。这样,既束缚了"教学"--如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内容讲授;又贬低了"管理"--如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维持纪律。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观的趋势。本期"视点",我们从"教师工作方式的改进"、"'新知识观'带来的变革"、"听课、评课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学与管理的关系颇为微妙。本来,教育(育人)、教学与管理是三位一体的。但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条件下,三者产生了分离的可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被分离、甚至相互冲突。在教学理论,过去我们一般也因此将教学与管理视作分离度较大的两个环节、两桩事情,认为它们各有各的职能。然而,过于强调它们各自的职能,却给教师造成了两者各施其政的观念。这样,既束缚了"教学"--如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内容讲授;又贬低了"管理"--如许多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维持纪律。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观的趋势。本期"视点",我们从"教师工作方式的改进"、"'新知识观'带来的变革"、"听课、评课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管理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学场所,同时也是文明修身之地。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课堂教学管理研究中出现的以教师学生书本为中心“三中心”弊端、管理方式僵化、“以考代管”教学与管理脱节、管理意识淡薄等现象,课堂教学管理开始了新的探索:改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践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树立管理就是教育、就是发展的意识,教会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将儒家德育理念导入课堂教学管理,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的隐性管理,坚持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课堂教学管理走本土化、信息化、国际化道路,鼓励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积极参与,师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顾泠沅教授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着两大“落差”,即: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设计的“落差”,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如何缩小“落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实现新课程目标?我们在构建贴近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创造适合学生需求的课堂教学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阳 《中学理科》2007,(11):64-65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教师教学活动的5个系统(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中,监控系统是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教师监控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反思性教学”的有效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教师教学活动的5个系统(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中,监控系统是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教师监控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的。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一定的策略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使师生协调一致地从事各种教学活动。这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一个积极的多维动态过程,其主旨是充分调动课堂中每一个因素(主体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个性行为纳入课堂教学行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的。一、课堂教学管理要树立新观念、新思想。  相似文献   

11.
章存林 《中学文科》2009,(15):30-30
课堂教学是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许多一线的政治教师也日益感到困惑:如何既要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又不能只教不导,搞那种放任自流的低效率的“放牧式”的教学。怎样才能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完善各教学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好在只是一种“怪现象”,还未形成“流行病”)——课前,教师力求将自己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灌进”某种“权威”的教学模式(不如说是“模具”)中,教师本着这种“做工”精细的课堂教学模式,预设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每一句话,由此整合而成的教案已经是臻于完美、“天衣无缝”;课上,教师努力营造自己“想象”无比美好的教学情境,在启发学生时或是旁敲侧击,或是单刀直入,这样“软硬兼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回答出教师想要的问题,而唯恐教学环节和学生有任何的“节外生枝”现象。对于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更是如此。而这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一堂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表现得很明显,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水平恰恰应该表现在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作出及时判断与处理。学生的困惑、疑问与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成点。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激发、相互交流中,消除困惑、解决疑问、满足需要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得进步和成长的过程,电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刘国正先生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这种“活”的境界在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确实时时可见。笔者认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  相似文献   

14.
论课堂教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是同生共轨的。但它们又不能彼此包容,不能相互替代。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实践范畴。课堂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时空教学概念。课堂教学管理的本质特征在于使课堂教学有序化,规范化。它的模式构建,必须立足于班级,实行教、研、管统一,内外可逆因素同治,有教师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师的观念、角色与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形式也逐渐由“知识课堂”、“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但综观新课程改革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也觉得,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或由于教师视野和能力的局限,还由于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在纠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应对与解决,也将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弊端一样会使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原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并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单元——课堂教学活动来体现和落实。然而反思当前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许多无效、失效和误区。本课题着重探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评价,并突出对评价形式和手段有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巴西著名教学学者弗莱累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而提问,就是教学对话的关键。新课程实施以来,提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透视时下的音乐课堂教学,教师低效乃至无效提问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  相似文献   

18.
谈谈课堂教学优劣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评价和改进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课堂教学形态,怎样鉴别课堂教学的优劣,许多教师感到心中没“谱”。这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砰课方案中,“标准”的提出部分脱离了“课堂教学”,且“标准”设置过多过细,重叠严重,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思路;另一方面是日前提出的一些“主动学习”、“主体发展”标准又显得偏激而不够全面系统,不切教学评价实际。众所周知:一堂好课的形成,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组织是关键,教学效果是根本。所以,笔者认为:要鉴别课堂教学的优劣,不妨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其“标准”的确定。亦采取“继承与发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陆志高 《西藏教育》2012,(10):15-16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协调、整合、重组、理顺和调整好课堂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保证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得以顺利达成,它属于学校管理的微观层次。课堂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权变的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小学英语教师没有准确地把握课改和课标的本质,简单地认为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课堂,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平实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陈旧的,没有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课堂。这种肤浅的认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新课改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发展”。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马荣花老师的课正是循序渐进地把学生由“不知”引向“知”,由“能知”引向“能用”,从而把新课程的理念扎实地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