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设计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工业设计的教育教学等内容却相对落后。本文分析了工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特征的变化──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工业社会条件下的教育特征正在逐步转变为信息社会所要求的教育特征。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教育特征的转变已经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教育从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从单向性转变为双向性、从继承性转变为创新性、从职前性转变为终身性、从统一性转变为个性化、从专门性转变为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工业文明落幕,后工业文明来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迎来的又一次巨变转折。社会嬗变催生新的社会需求,需要新生代人类承担新的发展使命。开放教育只有前瞻性地把握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轨迹,才能应对时代巨变所提出的要求。社会转型期,开放教育必须重新定义教师角色,推进教学范式转型,吸纳新的学习方式,重塑开放教育教学体系,才能迎接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社会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并在工业社会得到发展和完善。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 ,而今天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它的特点是个性化 ,多样化。这就要求改革目前教育中的统一性、封闭性 ,实施个性化教育。所谓个性化教育 ,就是要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并根据社会对其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进行教育 ,使之得到发展。教育个性化运动已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兴起 ,并将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 ,是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 ,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现代化及其基本特征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水平,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大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工业国家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并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现代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自本世纪中叶,人类社会迈向信息时代,新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科研》2002,(Z1):31-32
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这个"后工业社会"将会给教育提出什么要求?21世纪的人们该怎样更多、更好地学习知识,或者说是掌握信息呢?现在有两条思路:  相似文献   

7.
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去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在采猎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前期 ,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混沌不分 ;在农业社会后期 ,道德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并处于主导地位 ,而科技教育还没有发展起来 ,因此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 ;在工业社会 ,科技教育获得很大发展并占据主要地位 ,而道德教育的地位逐渐下降 ,结果在西方出现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荒凉时期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人们要求同时加强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并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 ,这是这两种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当下社会形势与设计教育的现状,使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视.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要求的创新工业设计人才是近期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理念,与工业设计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接,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了探索.对如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的优秀人才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与日益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要求构成了种种矛盾,其中突出的表现是,社会需求的超前与高职教育的滞后、人才需求个性化与培养模式程式化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提倡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提倡规划自我,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这世纪之交的时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新的科技知识的急剧增加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它迫切需要人们更新教育观念,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11.
略论开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知识的老化和更新日趋加速,社会对教育适应其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教育观,更新教育思想,改革办学模式,建立新的教育机制;同时,由于信息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新教育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开放教育正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提出的,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办学体制的新模式,而且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如果说320多年前的夸美纽斯创立关于学校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理论是适应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开放教育则是适应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可以毫不夸张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这一社会转型期,体育教育的目标应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手段,促进身体发展,最终达到促进高职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文章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转变基本现状,找出转型期对高职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并根据新要求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定位目标、优化师资队伍、改革体育教材和注重人生发展多个层面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关注人的品德素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人本的社会,高科技要求以人为本,要求人文精神的复兴。“美德素质是人才的首要素质”将成为后工业社会人才观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赵珏 《职业技术》2009,(6):66-66
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产生于近代工业社会,但思想的实质已经超越了近代的教育思想,他把现实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认为教育应着眼于人的生存活动的需要,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注基础教育,赋予基础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是时代对人的发展和中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巳跨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性和变动性大大加强,社会对工业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工业设计人才应该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善于创新的能力和较高的人素质。只有素质型的设计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正由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主体性。这一现象和信息的发达,以及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特点。现代社会的这些特点必将引起客观的教育需求,进而引起教师教育的变革。这是社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必然反映,也是人类生活方式主体化提出的要求,更是信息时代教师工作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伍峙霖 《考试周刊》2011,(69):202-203
随着中国工业时代的到来,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均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强调重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兴专业培养模式,其中家用电器设计课程在工业设计教育中占据主导位置,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家电产品实现了机械化到信息化工业的转变,家电产品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业产品。为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于家电产品的不断人性化的要求,家电设计必须从教育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大众化和工业现代化的产物,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教育发展水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欲望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升级对人才层次的质量要求及人才评价标准、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对应的发展阶段,实施动态性定位。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社会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在工业社会得到发展和完善。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今天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它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求改革目前教育中的统一性、封闭性,实施个性化教育。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社会对其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教育个性化运动已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兴起,并将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是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创造性人才。创造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课堂教学目前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个性化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怎样在课堂上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者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1.现代教育及其基本特征。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劳动者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于是,各国实施义务教育,并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现代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生产力越发达越要求国民受较高水平的教育,因此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本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迈向信息时代,教育现代化具有下列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